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隋开皇大业年间户口盛衰考实》(以下简称《考实》)一文中曾指出,史籍所称大业五年(609)“隋氏乏盛,极于此也”,是指隋代疆域之极盛,并非其户口之极盛;并论证了《隋书·地理志》(以下简称《隋志》)记载的各郡县数、户数为该郡初置时的数额。本文拟进一步考查隋代户口极盛时文帝末年的户口数量及其南北分布。  相似文献   

2.
当前音韵学界一般都认为《韵镜》是《切韵》系韵书所代表的隋代语音系统的音节表,由此也普遍认为《韵镜》的韵图表现了《切韵》音系每个小韵的隋代古读,因而所列之字无一同音。本文对《韵镜》一书和宋代音韵学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宋人还不可能象今人一样去构拟隋代古音,《韵镜》所列之字多有同音,它既表现了《切韵》的反切系统,又表现了宋代时音;《韵镜》实际上是宋人拼读《切韵》系韵书反切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3.
隋代是敦煌艺术的重要阶段,在短短30余年间开凿了约110个洞窟,许多洞窟的艺术风格来自中原。文章对隋代敦煌善喜、善藏两名僧人的资料进行考察,认为他们同属崇教寺僧人,《莫高窟记》所记栽的善喜曾建造讲堂,当属崇教寺的寺内建筑,可能建于开皇十三年。隋代崇教寺资料显示,隋代敦煌佛教与中原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今传《古文孝经孔传》出现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南北一统使《孝经》学打破了南北学和今古文的界限,走向折衷化;《孔传》对《管子》的征引,与隋文帝以《孝经》治天下的政治手段暗合,体现出《孝经》学的法家化;《孔传》将经文之"毁伤"特指为"刑伤",则契合了隋代以佛教立国的社会思潮,有宗教化的意味。《孔传》之真伪及成书年代虽仍不能确定,但通过刘炫疏解此传的《孝经述议》,可以探索《孔传》与隋代政治及学术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佛典里,千余年来题着马鸣所造、真谛所译的《大乘起信论》,是一部和隋唐佛学关系密切的书(隋唐时代的禅、天台、贤首等宗思想的结构及其发展,都受到《起信》的真心本觉说的影响),也是一部来历不明而面目模糊的书。它大约是在北周隋代之间(约公元577—588年)伪托马鸣所造而以译本的形式于北方出现的,但不久即有人对它的译者发生问题。隋代第一部众经目录即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编成的《法经录》,将它编入众论疑惑部,并附注语说:人云真谛译,勘真谛录无此论,故入疑。继而唐初(618顷),吉藏的入室弟子慧均著《四论玄义》,又对《起信》的作者提出异  相似文献   

6.
拙文《行军制度探源》已就北周行军制度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本文拟再对隋代的行军制度作一初步考察。 总的说,行军制度发展到隋代已经基本成熟定型,虽然隋炀帝时期曾将行军统帅易称甚至一度舍弃行军号,而其实质内容并无不同。它的成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军的组织制度趋于健全;二是礼仪制度趋于完备。组织制度趋于健全体现在:第一,以行军元帅或  相似文献   

7.
《北堂书钞》的成书时间,历来被认为是在隋代,虞世南任秘书郎之时。据《大唐新语》的记载及通过对隋唐秘书省制度、虞世南本人创作风格等的分析,可以认定此说不确,《北堂书钞》当成书于唐代,虞世南任秘书监之时。  相似文献   

8.
《隋书》卷29《地理志》金城郡金城县条小注云: 旧县曰子城,带金城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改县为金城,置金城郡。 这条史料说明,隋代金城郡治所的金城县是由子城县改名,子城是隋以前旧县,王仲荤先生已指出北周金城郡治子城。(注一)  相似文献   

9.
管仲故里,唯一可见的是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的记载。但颍上划属哪个国家,地处哪个方位,仅凭《史记》无从知晓。《左传》成公十六年载"诸侯迁于颍上"、《晋书·赵王伦齐王冏列传》载"泓乘胜至于颍上",文献中提到的这两个"颍上"均位于今河南许昌禹州至漯河临颍之间,管仲故里大概就在这一区域之内的颍水流经的某个地方。隋代在今安徽阜阳境内新置颍上县,与《史记》所载"颍上"不是同一个地方。隋代的颍上县,在汉代置慎县,春秋时为楚邑,是《左传》哀公十六年所载"吴人伐慎"的慎地,汉以前并不把这个地方称为"颍上"。明清一些学者认为管仲故里在隋置的颍上县,梁启超认为管仲故里在春秋齐国境内,均于史无考,不能相信。  相似文献   

10.
《金史》成书于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在宋、辽、金三史中“独为最善”。其各志尤以博洽详赅著称,惟《地理志》记载各府、州户数多未系年,使金朝人口研究失去依据,《续通考》及《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在引录其户数时,均未考订其年份。近年来,先后有学者提出元光二年、天兴三年及泰和七年三说,笔者认为其说均难成立.本文试加辨析,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1.
张沛 《晋阳学刊》2009,(6):26-31
《中说》是隋代大儒王通(文中子)现存的唯一著作。《中说》从王道论、教化论、圣贤论、经学论、中国论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文中”之义,其全书总要,亦王通学说之大略。王通以大中立言,为中国说法,是为一代大儒。  相似文献   

12.
打开《乐府诗集》,会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在《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下共收了隋、唐五位作者的七首诗。而七首诗却采用了四种不同的形式。隋代杨广二首和诸葛颖一首是五言四句,唐代张子容二首是五言六句,张若虚一首是七言三十六句,温庭筠一首是七言二十句。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诗歌形式演变的一条规律。  相似文献   

13.
隋代均田令承上启下,在北朝隋唐时期均田制发展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是,传世文献中记载的极其简略,加之所载并非田令的原文,而是后世修撰者的概括和说明。《隋书·食货志》中属于均田令的内容仅二百余字,空缺遗漏非常严重。而且,对隋代的田令不分时期地总括在一起,内容穿插交织,条理前后不清,给今天的研究造成很大的困难。所以,很有必要对其进行补遗和分期。一、隋代均田令补遗近年来,对隋代田令补遗已有多处,如关于丁男和妇女受田、老小受田、宽狭乡之分,翁俊雄先生补之;关于府兵受田、士兵身死子不退田、省府州县皆给公廨田、取消妇人和奴婢受田,武建国先生补之。但尽管如此,隋代  相似文献   

14.
最近翻阅兰州地方史资料时,偶然在84年第5期的《兰州学刊》上,看到了刘国元,吕叔桐二同志合写的《隋代金城郡治地位考》一文(以下简称《地位考》).《地位考》据《周书》卷29《王杰传》:“王杰,金城直城人也……后从(孝武帝)西迂……出为河州刺史,朝廷以杰勋望俱重,故授以本州”一语,认为北魏孝武帝时期的河州金城郡领县中应有直城一县,《魏书·地形志》漏载,近而,《地位考》又因《水经注》中  相似文献   

15.
张小永  王晗 《兰州学刊》2010,(10):176-178
兵制度是我国中古时期重要的军事制度之一,对府兵的研究历来为治史者所重视,但隋代史料甚少,《隋书》还无兵志,这给研究隋代府兵制度带来困难,前贤便以考证隋府兵名目来扩展研究材料,但后世出土堪称宏富的墓志资料及一批虎符资料为继续扩展新材料提供了可能。文章在继承前贤研究基础上,着重搜检史籍、墓志资料对河南郡兵府的记载,共捡获河南郡14兵府,并对其进行系统归理与考证。  相似文献   

16.
王通生平著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通生平著述考陈启智隋代大儒文中子王通,由于《隋书》无传,《唐书》未补,传世著述《中说》涉及之史迹,复乏佐证,加之传写夺误,遂启后人无限之疑。自宋迄清,学者多认其书为伪,甚而疑及其人之存在。虽历有学者指出两《唐书》王绩、王勃、王质传并《经籍志》载及通...  相似文献   

17.
周奇  金滢坤 《人文杂志》2022,(5):129-140
隋代选举制度经历了一个前后转换的过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继承和发展了南北朝以来的察举制度,实行分科举人,创设了新的科目。在察举向科举制度演变的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秀才、明经等察举科目,在隋代开始向秀才、明经、孝廉等科举科目演变。新创的进士科是隋代政治变革的产物,与秀才、明经等一起构成隋代科举制形成中的重要一环。隋代察举特科在继续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等科目外还新设立数量可观的新科目,这些新科目也演变成制举科目。随着科举考试进用与投牒自进制度在隋代最终成型,隋代完成了察举向科举的转变。科举不是具体起源于某一科目创设,而是一个整体性的制度演进。  相似文献   

18.
傅玄(公元217——278),字休奕,北地泥阳(今甘肃宁县东南)人,是魏晋之际一位重要的作家。据《晋书》本传记载,傅玄一生“著述不废”,除撰有《傅子》一书外,“并文集百余卷行于世”。但是,由于频仍的战乱及其他种种原因,傅玄的作品保留下来的,却为数寥寥。在梁代,他的作品剩有五十卷,散失了一半;到隋代,《隋书·经籍志》载为十五卷,又散失了大半;再往后,《宋史·艺文志》记着一卷之数,尚不知为文为诗。只是由于唐宋人的书注类书的征引,明人张溥编《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述了清代蒙古族学者贡布嘉用藏文撰写的《汉区佛教源流》的史料来源,经过比较认为作者大量参考了汉文和藏文史料,汉文史料主要有《史记》、《汉书》、汉传佛教五大高僧传记、隋代的《众经目录》、元代的《至元法宝勘同总录》等,藏文史料有《如意宝树史》等。作者驾驭史料娴熟,对于汉地佛教发展历史表述线索清晰。本书是反映清代汉、藏、蒙三地学术交流的代表著作,对于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古史探微》一书,是李季平先生近十年来研究中国古代历史部分论文的结集,最近已由齐鲁书社出版。《探微》共收论文21篇,分魏晋、隋唐、明清三个部分,计23万余字。拜读《探微》给我留下的印象有三: 一、博洽。《探微》收入的论文上起魏晋,下至明清,上下千余年,时间跨度大。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有诸葛亮、李渊、李世民、王夫之、孔尚任:涉及的历史事件及问题有淝水之战、隋代社会阶级矛盾、大唐创业经过、唐代奴婢制度;涉及的历史典籍有《大唐创业起居注》、《读通鉴论》等,体现了作者宽广的研究视野和渊博的学识。二、专精。《探微》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