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玉田泥塑传承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是河北省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泥塑是一种将泥土作为捏塑对象,经过彩绘后供儿童当乐器把玩的泥埙,俗称泥人。它造型简洁、古朴艳丽,源于民间,乡土气息浓郁,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深受各地人们的喜爱。2008年,玉田泥塑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20年11月王辉被命名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塑(玉田泥塑代表性传承人。以口述史的形式从传承人的个人经历,泥塑源缘,泥塑制作工艺、过程、特点,以及创作经历和对玉田泥塑的保护、传承、创新、推广几个方面对传承人进行了采访并记录和整理。  相似文献   

2.
陕西凤翔泥塑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无穷的艺术魅力。为了使凤翔泥塑艺术更好地发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角度研究凤翔泥塑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模式。设计构建凤翔泥塑艺术资源库,探讨凤翔泥塑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创新与应用,强调将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手段结合,深化数字艺术设计的本土特色及其文化和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3.
泥塑属于元艺术,其始源性决定了它是人类艺术最古老的品种之一.泥塑不仅记录了民俗生活,而且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艺术表达空间.泥塑艺术因地域性和传承的稳定性,体现了民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经验.维护泥塑的文化差异性和审美世界的多样性,成为当代中国泥塑艺术生存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竹篮泥塑非遗艺术是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的特色民艺,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本土市场的不断开 放而遭受了外来工业产品的冲击。竹篮泥塑手工艺品因生产周期长、产量低、易损耗、受众少而逐渐 在市场中被边缘化,陷入濒临灭绝的困境。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扶持发展政策的不断出台 和各地文化部门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保护和发展非遗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文化热点,其中结合大众 生活需要的相关文创产品设计制作已成为主流发展方向。从符号学的视角对竹篮泥塑进行双向研究, 提取和引用其文化符号设计文创产品,利用竹篮泥塑艺术“非遗 IP”的效应开发衍生价值,在国潮兴起、 文旅融合背景下将其打造成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与市场消费走向共进退,是一种新的发展探索,也可 为当下国内非遗转型创新发展模式中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提供研究思路和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5.
凤翔与淮阳作为典型的北方泥塑艺术产地。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两地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泥塑艺术风格,各自固定的泥塑表现手法、厚重的文化底蕴、鲜明的艺术形态深受世人的赞誉。从制作工艺、泥塑造型、纹饰、色彩等方面进行对比剖析,总结两地泥塑特色,使之与现代艺术设计结合。并就民间泥塑艺术衍生品造型设计、泥塑动画角色设计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6.
关中西部泥塑艺术保护与产业开发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翔彩绘泥塑是陕西关中西部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品之一。它作为反映民众生存活动的艺术表现,反映着人们强烈的生存渴望。作为传承数百年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产业开发致富的一种有效途径。民俗产业化本身就内含着一种文化悖论,艺术与功利的二元对立使得保护与开发纠缠不清。泥塑艺术品要想产销两旺,它的开发、传承与保护必须联结一体,整合运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陕西民间艺术品——"凤翔泥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由来和存在的条件,从保护陕西民间艺术文化的角度出发,探索"凤翔泥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灿烂的吴地民间文化———苏南泥塑艺术 ,其反映在苏式古建筑殿庭垂脊上的各式泥塑意象图式 ,可谓无处不有、无处不在 ,而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向具丰富多采的民俗意蕴。从姑苏名园———狮子林古建殿庭垂脊泥塑图案民俗意蕴的剖析中不难发现 ,其“祈福求吉”的意象模式在众多的泥塑作品中贯串始终 ,成为最原始直观又自然稳定的文化特征之一。这无疑与历经二千五百年漫漫长夜 ,一直处于“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低生产力、低水平的社会生产、生活中 ,而又热切祈盼风调雨顺、富足安康的广大吴地民众的心俗观念和文化意蕴相符 ,这也正是历千年而不衰的苏南泥塑艺术得以世代绵延、传承至今的独特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的重要分支——嵊州泥塑,凭借其造型简洁、设色考究、生动传神、技法精炼等特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通过代表人宓风光的努力,使嵊州泥塑在借鉴姐妹艺术基础上,形成了不同于“泥人张”、“惠山泥人”而特有的“泥人宓”审美特征。本文基于宓风光泥塑作品的造型特点、设色技巧,同时举例分析动漫形象设计与民间泥塑造型的共同点,进而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更好地服务动漫创作。  相似文献   

10.
豫北浚县泥咕咕的艺术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下文化多元时期,作为传统文化重要传承工具的河南民间泥塑玩具——浚县泥咕咕,承栽着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从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入手,探讨泥咕咕的渊源、制作流程和艺术特色,是保护这一古老民间艺术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