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试析张闻天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闻天在我党制定与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过程中,不仅发挥出了重要的领导作用,而且形成了丰富的统战思想。这与张闻天在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特色不无关系。这些特色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反对走极端,坚持两条战线斗争;联系国际形势观察和处理统战问题;注重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所有这些,对于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上层与下层统一战线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是事关抗日统战成败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张闻天不仅较早地关注到了上层统战,并把上层与下层统战作为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加以重视,而且对二者的辨证关系及其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基本原则作了可贵的探索.其卓越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张闻天同志运用马列主义统战理论,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结合国内外客观现实,反复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统战的观点,对丰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仅就张闻天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阶级斗争问题的探索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4.
张闻天系统论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思想,将党的统一战线策略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主持实现党的战略和策略转变的过程中,坚持民主的领导作风,凝聚了全党智慧,为全党正式转变和确立新的策略路线奠定了基础,拉开了历史转折的序幕。瓦窑堡会议通过了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的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正式把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定为全党策略路线,并提出了各项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5.
下层统一战线是2 0世纪初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策略思想,这一策略在中国革命初期曾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下层统一战线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转变。本文以福建事变为例,着重阐述中国共产党在福建事变期间初步认识到下层统一战线要结合上层统一战线策略进行转变,以及在福建事变失败后对下层统一战线策略的转变有更加明确的认识,从而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发展,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于张闻天抗日统战思想的形成过程,学术界多有研究,但结合十九路军来加以专门探讨还极其少见。集中考察了十九路军抗日反蒋活动对张闻天抗日统战思想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张闻天对十九路军抗日反蒋活动认识与态度的变化,从而揭示出张闻天统战思想由初期的萌芽,到不断向正确方面转变,最后达到升华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提出是有一个过程的,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后党召开的瓦窑堡会议,党在统一战线上经历了由“左倾”关门主义的下层统一战线到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逐步演变过程。影响党的政策转变的有三个重要因素。第一、“九一八”后,特别是华北事变后,日本对我国侵略的升级,民族危机的日益加  相似文献   

8.
西藏和平解放时期,对上层的统战工作是西藏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是在与亲帝势力作斗争的过程中开展对西藏上层的统战工作的,其统战工作的性质是反帝爱国统一战线。结合当时西藏地方特殊的形势,中央把西藏上层统战工作的地位定性为"压倒一切",是重中之重,群众工作只能服从于统战工作。中央对西藏上层统战工作的特点是"统战上层,影响下层",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统战实践,较好地协调了"统战上层"和"影响群众"之间的关系。这一时期党对西藏上层的统战工作成效显著,不仅争取到了上层的支持,完成了反帝的任务,而且还改善了军民关系,启发了下层群众的阶级觉悟,增进了下层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使西藏社会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为民主改革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革命的现实需要,朱德凭借其在旧军队中的声望和社会关系,大力从事统战实践,并对统战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中国革命只有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方能取得胜利的思想,上层统战与下层统战同时并重的思想,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思想,坚持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思想,为中共的统战实践和统战理论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一山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是上层统战与下层统战同步进行的,恰当地采取了以下层为基础、上层为重点,上下结合的原则。这是山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特点。山东的上层统战,主要争取山东国民党的当权者韩复榘、国民党派往山东的正规军及各行政区的当权者,使他们弃旧图新,走上团结御侮的道路,实现与共产党合作抗战。抗战前统治山东的军阀韩复榘奉行蒋介石的反共政策。但他不是蒋介石的嫡系,既不愿当蒋介石的驯服工具,也不愿当日本人的忠实奴仆,一心想当土皇帝,总想利用蒋、日矛盾,保全自己。1935年华北事变后,全国抗日形势的发展,推动着韩复榘向抗战阵营转变。1936年,中共中央就有联络山东韩复榘、绥远傅作义、山西阎锡山和北平宋哲元等共组北方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陈毅在全面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同时,也根据华中地区的实际情况,在理论与实践上对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尤其在具体统战方法上,陈毅有不少创新之处,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独创性包括:针对不同的统战对象,采用不同的统战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辩证看待问题、制定统战方法;坚持政治先行、军事后盾的原则,灵活运用先拉后打、打后再拉等统战手段;注重调查研究,采用问候、写信以及送礼等方法达到统战目的;顾大义不计小利,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重要作用:长征初期,抗日反蒋统战思想的实践减轻了红军长征的阻力和损失;长征中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推动了红军长征的胜利进军,红军长征的胜利进军为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实践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长征后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促进了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又为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实践构建了力量的基础,开辟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东北救亡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思想的影响和推动下,由东北爱国民主人士、流亡民众、东北军爱国官兵共同发起的抗日爱国运动。这场运动不仅以宣传抗日爱国、支援东北抗日、收复东北失地为宗旨,而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统战性质的救亡团体,直接参与和协助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促进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这场运动汇入全国抗战的洪流,为推动全面抗战,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东北救亡运动谱写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史、中国抗战史的光辉一页。  相似文献   

14.
中共白区工作的转变与张闻天的领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窑堡会议之后,作为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的策略路线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的中共整个白区(国统区)工作,亟待转变和恢复、发展。时为中共总的负责人张闻天(洛甫)直接主持、领导了这一规模巨大而又异常复杂的转变工程。对于张闻天在此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本文从北方局工作、南方国统区工作、白军工作以及白区工作理论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张闻天的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瓦窑堡会议到1937年夏,是中共的各项政策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中共关于国共合作策略思想的发展表现在:(1)进一步发展了“上层统战”与“下层统战”相结合的策略;(2)确立了“逼蒋抗日”的方针;(3)提出了“把敌军变友军”的策略;(4)改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为“民主共和国”;(5)调整一些具体政策;(6)提出“为三民主义而奋斗”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王明处于共产国际领导地位指导中共1933年最先提出反日统一战线策略和由下层统战向上层统战的转变。这对中共策略思想的改变产生了积极影响1931年10月,根据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安排,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王明到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尔后,他陆续当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执行委员、主席团委员、书记处书记兼东方部部长。作为共产国际领导成员的王明在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以所谓“熟悉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路线的新生力量来帮助和指导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7.
“9·18”事变后,中共提出组织反帝运动中的下层统一战线,当时蒋介石对日本侵略采取“逆来顺受”政策,所以中共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政策是抗日反蒋。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后,分析了蒋介石的抗日的可能,中共对国民党蒋介石又执行了逼蒋抗日的政策。卢沟桥事变爆发后,9月24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这时中共才完成了从抗日反蒋、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政策的转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过程中 ,高瞻远瞩地选取张学良、杨虎城作为统战工作的突破口 ,并紧紧围绕这一工作 ,灵活巧妙的运用统战策略 ,最终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 ,从而扭转了中国革命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19.
“左”倾路线与30年代初中共抗日统战政策孙仁宏自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意图已暴露无遗。在外来侵略面前,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地举起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大旗,并相应提出一系列政治主张,特别是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由于诸多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20.
建国后张闻天民主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张闻天在认真思考新中国的社会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共产党执政条件下如何实行民主的思想.此后,随着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积累和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许多教训的反思,张闻天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主问题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自己关于民主问题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