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道德经》单音节形容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经》中的单音节形容词共有157个,其中单音节形容词作谓语(不带宾语)、单音节形容词作宾语、单音节形容词带宾语以及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是其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新闻标题与正文中的句子相比,一般都会显得更简短精练。新闻标题中最容易采用简约形式的成分依次是述语、状语、定语、主语、补语和宾语。其中,谓语部分采用简约形式的标题占大多数,其简约形式的类型主要有:采用词或短语的缩写形式、文言或方言替换、单音节形容词作谓语、指称性词语陈述化、词类转指、不及物动词直接带宾语、隐去介词、隐去趋向动词以及隐去宾语中心语等9种。标题成分采用简约形式会对汉语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推动汉语的"返祖"、促进新词的产生、使某些不及物动词可以直接带宾语等。  相似文献   

3.
大冶话里的状态形容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明 0.1 大冶地处鄂东南。按现在通行的说法,大冶话归属赣语。 0.2 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将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性质形容词包括单音节形容词和一般的双音节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主要包括:(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2)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3)“冰凉、通红”一类形容词;(4)带后缀的形容词。本文讨论状态形容词只限于后两种及其相类情况,前两种作为重叠式留待另文讨论。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语法对形容词语法特点的界定 ,在其能否带宾语的问题上进行研究 ,证明了形容词可以带宾语 ,并探究了形容词带宾语的条件及形式 ,指出这种语法现象属于形容词的一种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5.
对西周金文形容词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西周金文中形容词可以分布在定语、状语、谓语和补语的位置上。西周金文中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一般修饰单音节的中心语,双音节形容词一般修饰双音节中心语。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一般修饰单音节动词;复音节形容词可以位于句首作状语,也可以位于句中作状语,其语义指向都没有偏离所修饰的成分。西周金文中形容词一般单独作谓语,两个形容词联合作谓语是个别现象。而形容词作补语的只有一例,这说明西周金文中形容词作补语处在萌芽阶段,可以论断西周时期形容词的结构方式发生质变的同时,其语法功能也发生了质变。  相似文献   

6.
《孟子》“以”字用法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是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其语言比较接近当时的大众口语,所以,从汉语语法研究的角度来说,它对于研究先秦时期的语法现象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以《孟子》中全部“以”字用例为基本材料,对《孟子》中“以”字的用法作一定性定量的分析,试图描绘出《孟子》中“以”字用法的概貌.通过对《孟子》中“以”字用例的分析,作者对“以”字词类的发展脉络、连词“以”与介词“以”的划分标准以及介词“以”带宾语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和补语时用法的异同等易产生模糊看法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从对作主宾语的形容词的统计结果来看,能作主语的形容词一定可以用作宾语,但能作宾语的形容词大都不能用作主语,二者存在蕴含关系;形容词作主宾语以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为主,"是"字句是形容词作宾语句的典型句式;用作主宾语的形容词其内部结构以联合式为主,附加式最少;形容词作主宾语存在着阶段上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8.
河北师院孙钧锡编著的《文言基础知识》一书,在谈文言使动用法时,以“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说:“给形容词带上宾语,用如动词,但既不是使动,也不是意动。这是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急’本来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这里给它带上宾语‘臣’,‘急’用如动词。不过,‘急臣’既不是‘使臣急’(使动),也不是‘认为臣急’  相似文献   

9.
虽然大部分汉语方言中的单音节动词都普遍存在二次重叠现象,但综合比较语音、语义与语法功能三方面的特点,可以发现,它们其实是同形异构的三种形式:重叠后表示情状、用如状态形容词的VV1;表示动作反复多次,不能单独作谓语,后续成分必须出现的VV2;表示动作时短量小,能单独作谓语,也能带宾语的VV3。  相似文献   

10.
在孙犁小说中,动词重叠形式作谓语(或作谓语中心,或作述语,或作连谓谓语的一个成分等),使用频率极高,覆盖面很大,几乎处处可见。可以说,特别喜欢运用动词重叠句,是孙犁小说语言的一大特色。 (一)动词重叠运用的形式在孙犁小说中,动词重叠运用的形式多种多样。 1、单音节动词重叠,有的带宾语,有的不带宾语。如: (1)它在匣子里住了一夜,一定很闷,我们叫它在地下跑跑吧。——《孙犁文集》 (一)第395页。  相似文献   

11.
和普通话的轻声不同,各方言轻声的表现形式或同或异,类型多样。根据决定轻声音节调值的不同因素,方言中的轻声可以分为四种情况:轻声调值受前重读音节单字调的影响,轻声调值由本音节的单字调决定,轻声调值跟二者都有关,轻声调值跟二者都无关。通过对方言轻声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求更全面地认识轻声,更规范地掌握和运用普通话的轻声。  相似文献   

12.
汉语词类超常活用有以下几种情形:名词超常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或副词,形容词超常活用为名词、动词或副词;数词先活用为形容词,再超常活用为动词;从主谓复合名词中析出动词,但其义与欲表达之义完全不同;从专有名词析出姓和从外来普通双音节单纯词析出音节组合,活用为专用称呼语;主要表现如下:复杂的概念化,改变形式和概念结构,不合语法,语义艰涩难懂,逻辑结构层次级差超过一;超常成因复杂,超常典型性级差显著。  相似文献   

13.
形容词紧缩句是指由形容词充当分句内谓语的紧缩句。《庄子》共有这类句子170句,只有10句不用关联词语,作为紧缩句句型标志的常用关联词语有“而、则、虽、故、乃、非”等。从语义类别来看,主要有假设、条件、承接、转折等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语法形态和语法功能两方面分析广州话形量词,其形态有"形+量"式和"形+量+形+量"式两种,它能和名词、副词、数词、结构助词组合,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相似文献   

15.
李调元是清代四川著名学者,其著作《逸孟子》一直未被学界所重视,此书的整理文献较少。经过对《续修四库全书》中《逸孟子》的整理,从作者、写作缘由、文章结构、文章内容等方面对《逸孟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借以发现其文学价值。运用对比的方法,将《逸孟子》中的文段与《孟子》一书中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对《逸孟子》的文本进行概述,并肯定了《孟母传》一章的文学价值。通过对《逸孟子》与《孟子外书》的关系分析,阐明了《逸孟子》在孟子逸文研究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形容词重叠式的语义变化特点及类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基式相比 ,形容词重叠式在语义变化上呈现出程度性、状态性、主观性等系列特点。形容词重叠式的类化主要表现在格式、意义和功能 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日语中的"形容词移动"现象根据动词的特点可以分为"变化动词句"和"功能动词句"两类。可以实现移动的形容词多局限于描述某物或某事的形态、色彩、程度等外在状态,这些形容词和它们所修饰的名词构成的词组,在句中充当主语或目的语成分。形容词实现移动后所产生的修饰关系为状态修饰关系或结果修饰关系。  相似文献   

18.
矮寨苗语四音格词的特征是:在语音上以重叠和二、四音节声调的搭配来体现韵律和谐;在结构上注重并列对称;在语义上突出概括、增量;在语法功能上多受限制,一般不带修饰语和宾语,也不做修饰语。矮寨苗语四音格词的形成机制主要遵循相似、对称、羡余、类推等原则。矮寨苗语四音格词受汉语的强烈影响,其特点和使用向与汉语趋同的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修饰动宾短语是程度副词非常特殊的一种句法功能。对1996年《人民日报》“很有0”语料的封闭性研究表明:O包含语素、词、短语三级语法单位,而“很有O”是“很有O”结构中最为典型的成员。“O词”主要由名词充当,少数情况下也可以是动词或形容词。“O词”的语义比较抽象,大约包含50种类型。“有O词”的整体功能与性质形容词相当。“很有O词”结构在句子中主要做谓语和定语,少数情况下可以做状语、补语和宾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