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湖北省孝昌县按照"政府支持、社会参与、村级主导、自助互助"的思路,大力推进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建设,2013年共建设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82个,实现了农村养老服务覆盖30%的目标。系统化谋划。县委、县政府统筹推进社会养老服务工作,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做到了"三纳入"和"三到位","三纳入"即工作目标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工作任务纳入全县年度目标综合考核,"三到位"即县、乡、村领导机构  相似文献   

2.
陈涛 《社会福利》2013,(9):18-20
化德的互助幸福院是个创举,它较好地解决了贫困地区居家养老的难题。既圆了基于国情的农村养老中国梦,又为经济和社会统筹发展奠定了竖实的后盾。互助幸福院在改变中国农村传统居家养老模式的同时,带来三个明显的变化:提升了老人们的幸福指数;解决了外出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初步做到了农村和城市享受公共资源的均等化,对集约生产和生活要素,构建新农村作用大。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出现,做到了"政府省心、老人舒心、儿女放心",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为有效缓解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西宁市城北区立足区情,积极探索,采取"村级主办、互助服务、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模式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2014年将建成13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已投入运行晋家湾村、陶北村、严小村3个农村互助幸福院,为农村老年人特别是留守、孤寡、高龄老人创造一个相互帮助、相互关照、消除孤独的环境,做到农村老年人"进院不离家、离家不离村",使子女安心、政府放心、老人开心,从而促进农  相似文献   

4.
河北:力推互助幸福院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和李立国部长在河北调研考察农村社会养老工作时的讲话精神,河北省民政厅下发了(《河北省民政厅关于大力推进农村社会养老“幸福工程”的意见》,决定在全省广泛开展农村社会养老“幸福工程”活动,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全省农村互助幸福院实现基本覆盖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城镇化进程.许多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能力有限、农民家庭收入较少等原因,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上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更多的问题.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从本地实际出发,统筹规划,整体布局,提出了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的思路,为贫困地区化解社会养老矛盾开辟了一种新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社会福利》2013,(8):34-35
以政府引导为主线稳步推进制定方案,试点推广。2012年8月,山西省印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农村日间照料养老服务工作试点的通知》(晋民发[2012]75号),就照料中心建设的原则、步骤及资金筹措、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坚持低标准、可持续、广覆盖的方针,遵循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日间照料中心试点建设,并安排200万省本级公益金配套部本级公益金予以支持。通过一年试点,目前全省11个市已有32个县区累计建成农村日间  相似文献   

7.
王黎 《社会福利》2013,(11):24-24
【新政出台】 2013年10月9日,山西省民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全省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晋民发[2013]61号,以下简称《通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立足实际、创新思路,从调整优化农村牧区生产力布局切入,结合扶贫共建、生态移民等工程,统筹解决社会化养老难题,探索出了"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帮互助"的农村养老新模式,促进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十二五"以来,通过总结化德县推进人口转移、建设互助幸福院,实行"集中居住、分户生活、自我管理、互助服务"养老模式的创新试点经验,乌兰察布市确立了"收缩转移、集约发展"的农村牧区工作总方针和"三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浙江省常山县民政局不断加强社会养老工作探索,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业务指导作用的同时,通过整合资源、争取上级部门政策扶持,开拓了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的新局面。其一,建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目前该县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专业服务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党员志愿者和居民志愿者)。社区共建单位也纷纷通过"党员进社区"服务和"三进三到"等活动载体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常帮扶、志愿活动。其二,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统筹地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5181890"服务热线"合二为一",充分发挥热线接收信息快、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新疆克州积极实施“金秋工程”,加快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及县(市)社区闩间照料中心的项目建设和农村互助幸福院项目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快全州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城乡需要机构养老的老年人群提供了较好的养老服务场所。  相似文献   

11.
正为加快北京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切实解决首都百姓最迫切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2014年,北京市民政局连续出台加强养老服务业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创制了融合居家、社区和机构三种养老方式的养老照料中心建设新模式,旨在保持近年来的养老机构快速发展同时,激发和促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市场的快速形成与活跃繁荣。特别是在2014年8月13日,市民政局会同市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6 0岁以上老年人3 70.66万人,占总人口的14.8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农村牧区60岁以上老年人190.3万人,占农村牧区人口总数的18%,享受农村牧区低保的老年人有62万人,占农村牧区老年人的33%。针对求村牧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老年人口数量大、贫困面广、空巢化、高龄化日趋严重现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牧区养老工作,积极推进化德县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模式,坚持村集体经济投入为主,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支持.有效整合各部门投向农村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把互助幸福院办成了促进当地农民幸福指数提升,做好梦,做中国梦的幸福工程。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认真落实去年在河北召开的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农村幸福院的村级公益服务设施定位,坚持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立足于对现有闲置学校、厂房、村委会等设施的改造利用,探索出了"老年灶"、"依托中心村建设互助幸福院"等作法,有效破解了农村老年人、特别是孤寡、留守、高龄等困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难题。  相似文献   

14.
《社会福利》2011,(1):59-60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三门、路娇等地根据当地实际,建设了一批集居住、休闲、康复于一体的老年公寓,创造了台州农村养老新模式,已成为浙江省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亮点之一。这些农村老年公寓养老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变传统的家庭养老为集中居家养老,具体做法为:一般由村集体出钱兴建老年公寓,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在实践中,各地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农民职业分化建立了不同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和农民养老保障的资金筹集来源是制度构建面临的两大难题.从我国农民创造财富的机会和财富实现程度视角来思考制度建设,可以为我们破解难题提供有益的启示.由于政策因素造成了农民创造财富机会的缺失和养老资源积累普遍不足,中央政府在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过程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即针对农民创造财富的机会和财富实现程度来区分救济、福利、保险的性质,建立一个国家和农民直接对应、避免制度碎片化的统一框架.具体为:把农民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厘清国家在养老资金投入上的责任;根据农民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补助标准;不宜建立单独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对财富实现程度严重不足者,实行社会救助.  相似文献   

16.
【新政快递】 为破解农村养老服务难题,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2012年7月26日,甘肃省民政厅印发了《甘肃省民政厅关于建设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的意见》(甘民发[2012]86号),决定在全省推进互助老人幸福院建设,探索建立具有甘肃特色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来函刊登】 尊敬的李部长: 您好!首先,谨代表肥乡人民对您对我县民政事业特别是农村互助养老工作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您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市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们按照2月15日您在肥乡考察农村互助养老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3月11日河北省推进农村社会养老“幸福工程”现场会要求,确定了上半年50%的村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  相似文献   

18.
创新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合作医疗之后的第三大社保制度.实现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权益,创新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关键.应采取创新的对策为: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和按群体分层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程度,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实行多种机制优化组合,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立养老保障基金运营机构,促进农村养老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结合扶贫开发,建立民间的农村社会养老慈善机构,多渠道筹集社会养老慈善资金;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基础上,改革医疗模式,建立面向农村老年人的出厂价药品直送网络;开展适应老年人的轻体力生产活动,提高其收入水平,实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神养老";加快专业社会工作者及其组织机构的培养与建设,创建护理老人的养老保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颐康日间照料家园”是针对白天无去处的独居老人,条件不符合进养老机构养老,且又不符合政府送时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老年人开办的,近日,区民政局制定出台了《青岛市市北区颐康日间照料家园管理规定》。对日间照料家园进行了全面规范,建立了颐康日间照料家园运营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2011年5月20日,青原区第一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项目“炉下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新圩镇炉下村正式开工建设。为缓解孤寡老人、留守老人、残疾老人的生活照料困难问题,炉下村委会通过多方筹集资金20余万元,利用该村遗留下的一栋约500余平方米的老村部大楼,改造成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