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战略意义上看,有助于推进文化强国的建设;从城市发展实际看,将加快城市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3条可行性路径:一是旧区改造,城市更新;二是资源开发,文化演绎;三是建立旗舰项目,实现综合运作。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融合特性将有效地促进产业的创新:传统产业融入文化创意可附加更多的文化内涵;产品设计融入文化创意可实现产品的价值创新;产品营销融入文化创意可拓展产品的市场;传统产业可运用创意思维实现产业创新;以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2.
民营小剧场在武汉初露萌芽,作为新兴发展的文化创意类产业,它有利于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也有益于丰富武汉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本文基于武汉民营小剧场在发展初期所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做了归纳分析,从内在层面与外在层面剖析了导致小剧场陷入僵局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传统文化的不断挖掘,北京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厚重的文化资源近年来日益相互融合,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一些新的业态,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并且这种融合正在逐步由自发走向自觉。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成长是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出现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分析创意产业融合成长所处宏观环境的变化及其对文化创意产业成长的影响,利用环境分析的PEST工具,从法律与政治、经济与信息、社会与人文以及技术与产业四个方面分析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成长所处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古镇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代表,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必然是实现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本文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与古镇旅游业的产业融合模式进行分析,以遂宁市安居区黄峨古镇为实证研究,对其古镇文化创意旅游的开发提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造成了影响,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如何推动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和谐互动,是学界当前重点关注的课题。立足于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分析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相互影响,探讨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可以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瓷都景德镇国营瓷厂众多,对陶瓷文化的发展和弘扬产生过卓越的贡献。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加上自身经营不善,景德镇瓷厂逐渐倒闭直至荒废。在创意文化产业的推动下,部分旧瓷厂经过改造后加以利用,但仅局限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模式。以景德镇宇宙瓷厂改造形成的"陶溪川"陶瓷文化产业园为例,分析了景德镇后工业景观再生的意义以及景德镇工业遗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工业遗址改造与景观再生的策略,以期为保护并延续景德镇工业遗产景观文化特色、促进后工业景观的多样性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快速城市化使得城市生态系统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亟待一个平衡。所以生态格局的构建对于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同时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文中以太原市城六区生态修复实践为例,通过生态特征与问题识别、生态敏感性分析以及生态干扰度分析,得出生态风险评价结果,阐述融合生态本底、生态过程构建生态格局从而划分生态空间控制线的技术路线与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丹 《科学发展》2013,(2):100-106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问题愈加突出。在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基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指出目前人才发展问题主要受认定机制、培养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长效生活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的影响,上海应重视人才问题,不断创新人才发展策略,加大政策创新突破力度,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其创意成果的转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推动城市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9.
霍秀媚 《城市观察》2009,3(3):140-147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广州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也是提高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广州城市文化品位、展示广州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需要。广州的文化创意产业有着较好的发展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广州还应强化区域文化中心的地位,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城市文化产业市场初步形成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文化产业空间集聚与发展的载体,其形成、发展和演化不仅是社会经济形态与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的直接体现,也是城市空间形象与功能重塑的重要动力来源.北京市朝阳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先行者,通过具体实践已形成规模可观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存在,"新移民"在文化上具有"山寨性"、"快餐性"、"开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既是他们"扎根城市生活"的生活写照,也显示了他们"永不言弃奋斗精神"之下潜伏着的集体张力。"新移民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再次点燃了城市的文化活力。"新移民文化"所拥有的现象特征与内生动力,显现出其所蕴含的城市革新力量与未来发展潜能。他们是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至关重要的一环,乃至成为整个中国未来现代化事业中值得信赖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上海流动人口在主要精神生活领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围绕实现好、保障好流动人口基本文化权益,满足流动人口基本文化需求,改善流动人口"文化民生"的基本目标,上海迫切需要厘清政府、用工企业和社区的职责,形成促进流动人口文化建设的合力,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流动人口文化工作机制,将流动人口文化服务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范畴。  相似文献   

13.
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具有明显的顺差,但是,从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进出口结构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出口的文化产品大部分为依赖我国廉价劳动力资源成本优势的"硬件产品",而属于内容创意产业的"软件产品"则比例不高。即便是实现贸易顺差的动画产业,其出口的大部分产品也仅集中于欧美以外的非主流市场。为强化上海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功能,促进我国"文化走出去",增加内容创意产品在出口中的比例,应从组织保障和促进重点建设两个方面来推动上海对外文化贸易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巴黎文化产业的现状、特征与发展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辉 《城市观察》2009,3(3):28-37
“文化产业”作为当前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城市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巴黎作为法国的历史、文化、经济中心,其“文化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转型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进入21世纪,巴黎“文化产业”的领域与空间也在不断变化与扩展。本文将试图对巴黎“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一梳理,以期对其“文化产业”的发展面貌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15.
胡耀邦同志在“文化大革命”后这个特殊的年代,对青年工作面临的基本问题,包括对“文化大革命”后青年的估价,青年工作拨乱反正的任务和基本方针,处理“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各种严重的青年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对当时的共青团组织怎样工作和团干部应有的精神状态与作风等,都有相关的系统论述。这是我党青年工作的一个典范。青年是社会变革中一支最敏感、最活跃也是很重要的力量,今天我们重温胡耀邦同志当时的指导思想,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百合网投放的一则"逼婚"广告遭到公开抵制,在社会上引起了关于"父母逼婚"现象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父母逼婚"现象的产生有文化层面的因素,也有制度层面的因素,是父母对子女婚姻的理想预期与现实中子女婚姻实践存在出入而出现的。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发现,"父母逼婚"现象不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代际之间关于婚姻问题的一种冲突,是一种"中国式的婚姻焦虑"。  相似文献   

17.
随着商业文化、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一直隐匿于私人领域深处的身体,开始了几乎无需遮掩的向公共话语空间展示的过程,成为当代审美文化场景中最为突出的主题意象之一。这一风潮成功地穿越了大学的围墙,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审美,形成了他们特定的趋向和特点。深入地分析当代大学生身体审美的生成背景、发展趋向和特点,从思想和实践层面对大学生加强引导,不断地提升大学生对时尚文化甄别能力和欣赏品位,这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潘孝军 《城市观察》2011,(6):173-180
由于中西方语言环境的不同,对“urbanization”一词缺乏有效的中译词,进而导致中国对“urbanization”的理解之争。对“urbanization”的“训诂”研究,探究其拉丁词源及英文相关词语的文化内涵,使我们得以全面认识这一概念,即:“urbanization”就是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社会联系由分散孤立式向集中密切式,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性别秩序是特定历史进程中关系网络的建构,它支配着男男女女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性别类型表征着文化对性别特征的调配或想象,它连带着复杂的权力关系与多变的身份认同。如果缺少这样的理论视野,就难以深刻理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女汉子"——从古代的"女侠"到现代的"铁姑娘"、"女特工",再到最近的"女屌丝"——何以生成及其多样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齐骥 《城市观察》2013,27(5):113-121
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文化产业规划旨在提供一种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和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层次的路径设计。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极是城市设计与文化产业规划中重要空间载体,它以文化产业中心区、文化产业集聚区和文化产业新城区等不同形态为空间组织方式,以"增长极理论"为基本工具,旨在通过倡导一种融纳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城市设计、区域开发的空间表达思想,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