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客观要求与危机的重塑,使资本逻辑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互融,生态资本的形成正是资本逻辑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反映.生态资源的商品化是生态资源资本化的逻辑起点,生态资本在运动过程中具有资本运动的普遍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资本运动的不断扩张中,生态资本在生态资源不可逾越的硬性约束下会导致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不仅仅是经济危机,更是社会危机,生态资本逻辑的超越需要"否定之否定".  相似文献   

2.
西方生态伦理学将伦理对象扩展到自然界,强调自然权利、自然利益,为传统伦理学带来了一次重要变革。然而由于学说内在的一些逻辑困境,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常出现自相矛盾的问题。妥善解决"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厘清生态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准确界定特有的概念范畴,给出"是"与"应当"联系的正确推论等,是其化解自身逻辑困境的充要条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西方生态伦理学进行"东方转向",使中西生态文化交融,势在必行。在东西方生态伦理文化相互会通中要特别注意伦理的"民族性"与"时代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分支。西方国家生态治理在资本逻辑驱使下呈现人与自然异化、生态与资本对立、生产与消费不适应以及资本全球性扩张引发的世界性生态危机等困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出发,确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自然观、"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生态发展观、"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方法论、"构建良好生态环境普惠民生福祉"的生态价值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新时代,加强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以紧抓生态治理制度体系建设为关键,以依靠多元主体共治生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平等均衡的国际生态合作等为基本举措。  相似文献   

4.
在同义词的界定问题上,我们不赞同从逻辑范畴角度或自然范畴角度进行,同时也认为应当避免标准的多元,防止因看似的周全导致的语言范畴与自然范畴、逻辑范畴的混淆,主张从语言范畴角度给出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以美国为首的当代帝国主义的深刻分析和尖锐批判,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斯特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生态帝国主义的文章。他认为资本主义高度垄断最终必然导致生态帝国主义的出现。福斯特对生态帝国主义的反思与批判,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当代生态帝国主义的本质、保护我们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杨 《理论界》2013,(11):4-6
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为人类克服生态危机问题指明了方向.通过分析人、自然、社会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所遵循的资本逻辑原则是导致危机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预示着人类必将通过走生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最终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向.  相似文献   

7.
剩余价值一旦转化为资本,投入社会生产系统内部而使其得到增值,就会使整个经济系统不断扩张。这种资本扩张给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产生了深层危机,它引起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结构、资源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冲突,使资本无法扩张,形成“资本逻辑悖论”。科学发展观是实现这种价值复归的路径选择,是对资本扩张产生种种危机历史之谜的解答。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态探索,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态呈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理论和实践的三重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生态文明新形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历时性跃升,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生态建设的内生性承继,也是对西方国家生态殖民路径的批判性超越。从理论逻辑来看,生态文明新形态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思辨性继承,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生态理论建构。从实践逻辑来看,实现生态文明不仅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世界人民解决全球环境危机的共同目标。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赓续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定向,加强科技创新的内生驱动,以筑牢生态文明新形态构建的国内基础;另一方面要以全球生态经济建设、全球生态治理、全球生态正义等手段来推进生态文明新形态构建的国际基础,共同推进生态文明新形态构建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9.
"数字丝绸之路":应对西方数字帝国主义的中国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 《东南学术》2021,(4):56-65
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是基于人类整体利益而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这一倡议的实践能够有效破解西方数字帝国主义.从历史逻辑看,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积淀的合作共赢精神和中华民族和合基因的传承与发展,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对帝国主义的历史担当.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既是对列宁的帝国主义资本扩张批判理论、帝国主义垄断同盟批判理论和帝国主义生产垄断批判理论等的理论遵循,在实践中也能够促进南北国家共同繁荣发展、推动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正因其具有深厚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因此必然能够破解南北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失衡和发展差距日益加大等问题,进而有效应对西方数字帝国主义,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数字发展权益.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导致生态帝国主义的产生.生态帝国主义完全是旧帝国主义在当代的继续,它突出地表现在对境外资源的掠夺和境外民众的剥削上,它已造成严重的人与自然的对立现象和社会不公正问题,造成全球发展极不平衡状态.所以,抵制生态帝国主义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剩余价值一旦转化为资本,投入社会生产系统内部而使其得到增值,就会使整个经济系统不断扩张。这种资本扩张给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产生了深层危机,它引起了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结构、资源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一系列冲突,最终使资本无法扩张,形成"资本逻辑悖论"。克服这种危机的途径不是传统社会主义所提出的——消除资本,而是使资本扩张能够循环,使剩余价值回归人类自身,回归与人类生存发展相关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设中。而科学发展观就是实现这种价值复归的路径选择,就是对资本扩张产生种种危机历史之谜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
谈谭  叶江 《学术界》2023,(12):69-81
帝国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者分析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及其发展演变的重要理论框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帝国主义理论相应地经历了经典帝国主义、超级大国帝国主义、冷战后新帝国主义等理论类型的演进。三类帝国主义理论尽管解释力各有差别,但它们都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本质特征和全球性问题的根源——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本质上是一种被资本霸权控制的体系,而且这一体系违背了人类公共价值和公共精神,偏离了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公共性要求。因此,必须探索一种基于人类社会公共性且有助于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国际体系和共同体实践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维护人类社会共同体公共利益为基础、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以维护和增进共同体公共性为价值指引,旨在让资本增殖的逻辑服务于增进和实现共同体的公共性,在共商共建共享基础上构建一个多极、平衡、公正的全球秩序,由此实现公共性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美丽中国”何以可能?这是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首要理论问题.将这一理论议题置于资本逻辑的语境中进行审视,可以发现二者存在深刻的辩证关联:资本全球化及其生态后果是“美丽中国”命题得以凸显的基本历史语境与历史前提;资本自我扬弃所带来的生态逻辑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现实依据与动力支持,驾驭资本的生态逻辑是实现“美丽中国”的现实路径.辨析“美丽中国”与资本逻辑之间的耦合关系,有助于澄清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存在的“拒斥论”和“一致论”的片面认识,从而为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梁飞 《齐鲁学刊》2013,(3):81-85
经济理性在本质上是一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逻辑,经济理性虽然使人类克服了愚昧,摆脱了贫穷,但其并不能无限制的膨胀和使用。经济理性在本体论和存在论上都存在着限度。生态理性是将大自然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融为一体,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和谐的理性。经济理性超出了其合理性限度就会转化为非理性,带来负面效应。当代经济理性的不断扩张的非理性逻辑正大盛其行,因此必须扬弃经济理性,发展并实施生态理性,从而避免导致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胡霞 《社会科学家》2006,(Z1):304-305
周礼全是我国自然语言逻辑的开拓者,他于1995年提出了一个以意义、语境、隐涵、预设等范畴为骨干的语言逻辑体系.在这个语言逻辑体系中,语境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岚  陈敏  徐志远 《江汉论坛》2005,2(2):129-132
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作了尝试性探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起点范畴、中心范畴、中介范畴、成果范畴和终点范畴构成的立体动态结构。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人与自然之间的认识、价值和实践关系,建构了一套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逻辑体系。其世界观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性问题;价值观包含绿色发展、生态民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核心理念,勾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图景;方法论强调要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发展理念与制度建设、治标与治本、总体谋划与久久为功、重点突破与系统治理、自主贡献与共同行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戴维·哈维的新帝国主义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维·哈维是当代英美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他是运用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所主张和坚持的"内在关系的辩证法"来论证新帝国主义的.所以,按照哈维的新帝国主义理论,新帝国主义之"新"就在于它是由处于内在关系之中的领土逻辑与资本逻辑共同作用的产物,其核心和主要特征是剥夺性积累.应当说代替这种新帝国主义的仍然是社会主义,但反对新帝国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斗争必须将扩大再生产领域无产阶级的斗争与反抗剥夺性积累的斗争辩证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关于发展与现代化的理论大致可归纳为三种“发展”逻辑,即“经济增长逻辑”、“现代化逻辑”、“生态逻辑”。“经济增长逻辑”的矛盾在于,其客观上内蕴着愿景与现实、富裕与贫穷、发达与落后、渐进与跨越、解构与重建五个悖论;“现代化逻辑”缺乏对现代化本质和现代化过程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差异的分析,缺乏对绝对现代化与相对现代化辩证关系、辩证逻辑的揭示;以可持续发展为内核的“生态逻辑”,还没有真正摆脱人类中心化的影响,还没有达到“自然与人和谐”、共存共生共荣的境界。对“发展”逻辑的辨析,有助于人们在扬弃“经济增长逻辑”、“现代化逻辑”、“生态逻辑”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相统一,自然逻辑与人文逻辑、社会逻辑相统一的科学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20.
生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危机在生态领域的呈现,其根植于资本主义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之中.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生态侵略来获取生态利益和转移污染、生态危机,更是通过引发的生态问题来推行其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加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探求生态帝国主义的由来,分析生态帝国主义的本质,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指导抵御生态帝国主义的侵略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