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实现了百万农奴彻底解放的西藏民主改革的伟大历史,决非历史上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即实现这种或那种资本主义发展结局的事件可以比拟的.西藏社会在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宏大背景下,实现从旧民主主义时代的反帝爱国斗争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这一历史特性具有不可逆转性.西藏民主改革的历史条件,民主改革的过程内容,民主改革的特点和经验.在一个较大的和更加特殊而复杂的区域性社会形态条件下,表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西藏民主改革所实现的人民彻底解放和开辟的崭新前景,充分验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的正确性并丰富了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大量的史实资料,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从六个方面分析了西藏民主改革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回顾西藏乡镇企业的发展历史,总结乡镇企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成就与启示,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西藏乡镇企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坚持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乡镇企业发展道路,推动西藏社会跨越式发展和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西藏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已经兴起并且迅速成长壮大。我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不仅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公共政策的执行主体、执行方式、执行监督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公民社会在影响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可以通过构建多中心公共政策执行网络实现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执行影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熊斯裕 《南方论刊》2008,(12):10-11
江泽民的政治民主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系统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理念,提出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取向和路径选择,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6.
民主改革是毛泽东民族思想在西藏的伟大实践,是妥善解决民族问题的创新与典范。毛泽东同志根据西藏的历史、地理、民族和宗教等特殊现实,以非凡的气度和智慧,采取和平改革的方针,顺利完成西藏民主改革,为西藏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毛泽东同志关于西藏革命道路的选择和一系列实践与理论创新,创造了处理民族事务的新模式,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奠定了基础,民主改革为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确立了崭新的起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西藏人权事业发展提供了保障。纵观西藏50年来人权事业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共和国成立后在西藏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西藏人权事业的发展和保障是十分正确和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8.
在西藏民主改革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农牧区进行民主改革的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从西藏实际出发,对西藏的寺庙也进行了创造性的民主改革,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寺庙民主改革的成功实践,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作为中国政治体制基本原则的两种代表理论及其指导下建立的基本政治体制,指出这是中国基层人大改革的现实约束条件,加强党的领导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是中国基层民主改革的基本方向。基层政府为了使加强人大作用和坚持党的领导二者能够兼容,采取了将政治问题技术化处理,并在群众路线这一传统的意识形态资源中为改革寻找合法性以及利用既有的体制资源等策略。与中国特殊的政治合法性基础相一致,实用性成为了当前中国基层人大改革的指导精神,现实中的治理难题促使基层政府具有改革的动力,但改革的决定权在中央政府。  相似文献   

10.
针对西方某些新闻传媒对西藏民主改革的曲解和抹黑宣传,本文特别选取西藏民主改革期间,中外记者足履西藏所进行的现场采访报道,试图再现这场社会变革的历史真相,用历史事实证明西藏民主改革的伟大价值。同时,初步揭示西藏对外传播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在美军占领期间,被迫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多方面的民主改革。这次改革消除了日本对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威胁,沉重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推动日本在政治上、经济上实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化,从而完成了明治维新以来资产阶级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对日本、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容低估的。  相似文献   

12.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在经济领域迅达实现了近代化,但是社会改革却明显滞后。近代日本的家族制度基本上继承了封建传统,在近代化过程中影响甚广。它在政治上助长了天皇专制主义,家族制度的延伸与扩大,导致日本特有的国家主义泛滥成灾,在经济上造成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畸形发展,是滋生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土壤。因此,对家族制度进行改革,是战后民主改革的重要任务。通过战后民主改革和新瓦法的制定,废除了封建家族制度,否定了“家”对个人的合法控制,使家庭逐渐向民主化转变,自幕府时代以来的封建家族制度迅速瓦解,从而痛苦而又艰难地完成了本来在明治维新时就应该完成的社会近代化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从1956年《西藏日报》正式创刊到1961年5月报社与新华社西藏分社合二为一,以及西藏人民广播事业初步建成,标志着西藏当代新闻传播业基本建立起自己的框架,完成了它的确立,表现出突出的政治地位、强烈的统战色彩、藏汉双璧的办报格局、形象化的传播方式和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优势诸方面特点,并对此后西藏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确凿的事实和认真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领会,阐论西藏的民主改革是从1951年开始,到1965年基本结束的.1951年“十七条协议”的签订,西藏的和平解放,封建农奴制的旧西藏,就已开始逐渐向着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道路转变,百万农奴就已开始逐渐地走上翻身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合作化虽是新中国渔业工作的既定方向,但具体政策却是在地方性试点中逐步调试形成的。在1953年中央大力推动合作化前,以广东潮汕地区为代表,若干沿海地区伴随渔区调研、渔业民主改革率先开展合作化工作。在援引土改经验遭遇困难后,地方政府逐渐形成了从分益与供销入手改革的新思路。在"先活后改"方针下,互助合作逐渐从供销向生产领域拓展。在增产方针与合作化体制的共同作用下,深海渔业成为优先发展的作业方式,技术、信息交流与统一组织生产带来了渔业大丰收。合作化政策形成过程及推动生产发展的机理,构成了共和国初期海洋治理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西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然而,以达赖为首的藏独分裂分子无视西藏文化繁荣发展的客观事实,鼓噪“西藏文化遭到灭绝”。西藏文化究竟是发展繁荣了,还是像达赖集团所宣称的遭到灭绝了,现在就以下几项事实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回顾藏族部落交换与买卖形成、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就藏族部落交换与买卖关系进行了剖析,旨在使人们对民主改革前藏族部落社会的交换和买卖制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9,(2):F0002-F0002
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3月28日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以地方立法形式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这是满足人民强烈愿望、顺应人民呼声、代表人民意志的重大决定,是我区各族人民的重大政治节日。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60年代,日本国内的主流社会思潮是和平主义。这一方面来自战后美国主导的民主改革对大众社会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日本国民本身也是战争的受害者,追求和平与民主是其自然诉求。  相似文献   

20.
南京国民政府十年时期的杭报娼妓书写,建构了苦难与放荡的双重娼妓形象.杭州政府的治娼行动缘于其铲除社会阴暗面、展现政权尊严的理念.同时,地方政权具体采取何种治娼模式,则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