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渡渡 《今日南国》2009,(8):58-58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通过“相亲”的方式结识、相恋并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与很多人的看法不同,“相亲”其实并不“老土”,在国外不少地方,“相亲”也依然是解决“个人问题”的一大途径,只不过外国人“相亲”的方式更加多样、更加有创意而已。  相似文献   

2.
一个周末,年轻漂亮的李菲被妈妈拽到了上海的人民公园。在这里,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年龄、身高、学历、工作、月薪、房产和户口变成了一张“小广告”,在广告栏里“待售”。这里就是白发相亲角,是以50后、60后的父母为主体的“交易市场”,他们的“商品”则是自己的儿女——70后、80后和90后。如今,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都有这样的公园相亲角。  相似文献   

3.
王平 《金陵瞭望》2010,(18):13-13
近日,火爆的电视相亲节目,在一片“抑制低俗”的呼声中。明显冷却下来。但拜金相亲在民间仍十分走热。一场在广州天河区一高档写字楼举行的为18位富豪选美的活动,有超过千名的单身女性参加海选。  相似文献   

4.
五一临近,许多单身男女又开始为是否回家而犹豫不决,假期自然想回家看看。可是一想到回到家里父母对自己个人问题的絮叨,好多人又有点退缩,用谁的话说:“我妈简直到了逼婚的程度,春节回去待了一个星期,相了10次亲……”一边是暂时不想结婚或因为没有真正中意的无法结婚。一边是父母日趋严重的“逼迫”。结与不结,已经成为诸多单身男女无法逃避的问题,因此,相亲也就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份内容,只是这在父母“逼迫”下的相亲最终是否能修成正果,也同样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21世纪》2010,(10):23-24
近来,各种相亲节目充斥电视荧屏,各种有关“剩女”的报道载满报端。放眼全球,其实并不只有中国有“剩女”问题,各国都有“剩女”大军。  相似文献   

6.
作为电视媒介与传统相亲的融合,电视相亲节目自出现在中国电视荧屏之上就一直备受关注。在经历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婚介为主的试水期以及新旧世纪交替以综艺娱乐为主的探索期之后,以2010年《非诚勿扰》为标志的繁荣期到来,一时间各种相亲节目充斥荧屏。热闹背后,电视相亲节目也需要从发展的历程中追寻,在比较中发现“同”与“不同”之处,并从同质化与特征化的比较中得出保持长久生命力和维持较高收视率的发展之路,即不仅要克服盲目同质化的问题,还需要不断提升节目质量,并坚守内蕴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7.
闪婚李开复     
邓希 《可乐》2010,(12):44-44
1982年6月,李开复念大三。他从美国回台湾过暑假,却不知道,这时家里所有人都在给他张罗相亲。 第一次相亲时,那个女孩无可奈何地告诉他:“其实,我已经有男朋友了,来相亲是被父母逼的,因为他们不喜欢我的男朋友。”回家后,他心想:相亲真是件无聊的事。  相似文献   

8.
王平 《金陵瞭望》2010,(19):13-13
近日。火爆的电视相亲节目,在一片“抑制低俗”的呼声中,明显冷却下来。但拜金相亲在民间仍十分走热。一场在广州天河区一高档写字楼举行的为18位富豪选美的活动。有超过千名的单身女性参加海选。  相似文献   

9.
申铭书 《社区》2012,(13):54-55
近几年,相亲持续高热,"相亲交友"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可这些"八卦"中,经常爆出一些"重磅炸弹",比如"20岁的90后找了60后的大叔""某某漂亮女孩非大款不嫁"等,挑战着我们的择偶观。2012年,对北京市民择偶观的一项调查显示,两性在择偶标准方面略有差异,女性更看重"个人能力",而男  相似文献   

10.
王莉 《今日南国》2009,(2):40-40
又至岁末。2009年7月毕业的应届大学生们都处于求职找工作的高峰期。临近毕业,与男生相比,许多有想法的女生不是忙着找工作,而是忙于推销自己,去婚介所、上网或相亲的人跑得比去人才市场还勤快。据了解,在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下,“男靠家,女靠嫁”成为了很多学生的共识。婚姻变成不少女生的另一条“退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开始在高校女生中抬头,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稳定收入成为她们择偶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庐陵婚嫁的礼仪程式有四个阶段:说亲,相亲,娶亲,回门。其中贯穿了周朝以来的“六礼”习俗。庐陵婚俗的礼仪程式体现了三个最基本的区域民俗特点:一是举乐,二是隆礼,三是尚物。这三大民俗特.拽的形成是缘于庐陵独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各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  相似文献   

12.
任贤齐做媒 相亲相来一段缘 韩雨芹1982年出生于安徽的一个普通家庭。个子高挑、长相甜美的她很顺利地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签约了张国立的影视公司。刚刚进入演艺圈的她虽然年轻,但表演天分十分突出,深得张国立的器重。  相似文献   

13.
一直对相亲这件事有抵触,觉得这种类似“拉郎配”的形式,要么枯燥单调。要么尴尬无聊,所以一直拒绝接受。直到那次被女友拉去陪她相亲后,我才知道我错了。  相似文献   

14.
她长得不那么美,有点儿胖,并且是不可克服的胖,试过各种减肥方法,结果从未达到骨感境界,却进了医院3次。过了27岁,相亲若干次,她的苦恼永远停留在“没有男朋友”,不是相处不好,不是准婆媳关系不好,不是劈腿,而是连男人都找不着。  相似文献   

15.
易明 《北京纪事》2011,(6):17-18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火,已经开始海外的“相亲”运作。据说节目开播后总共有30多位外国男女上镜,到了外面该如何了得?追求异性的欲望,发育正常的人都会有,电视做红娘,十几年前北京电视台就干过,可参与人没有话语权,形式也单一。  相似文献   

16.
刘若卉将适龄的男男女女们组织到一起,参观博物馆、举办读书会、开展辩论会。这些男女优雅的相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相亲。这种"智慧相亲",成功率颇高,也给刘若卉带来了财富。她说,相亲也要有品位……厌烦普通婚介,要做"智慧相亲"刘若卉是广州大学2007年的毕业生。毕业的时候,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已经出现。无奈之下,她进了一家规模颇大的婚  相似文献   

17.
“闪婚”、“闪离”的婚姻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洁 《社区》2008,(21):20-21
“闪婚”又“闪离”,幸福在哪里“80后”已经长大成人,忙着结婚、分手、复合,爱了、恨了、痛了、分了……“80后”“闪婚”的热乎气刚过,又开始忙着“闪离”。  相似文献   

18.
正道 《新天地》2017,(2):20-21
十多年来,江苏如东县的警嫂沈亚秋与丈夫孝敬着双方父母,还精心照顾着丈夫的伯父伯母以及丈夫前女友的父母. “不会丢下你们不管” 1997年春节后,在江苏如东县童店乡文化站工作的23岁姑娘沈亚秋经人介绍,和县交巡警大队民警张恒俊相亲.初次约会,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此后,两人约会频频,感情进展得很快.  相似文献   

19.
《珍珠鸟》(人教版第九册)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情景,揭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教学这课时,我有个满意的收获。在学生明白了爱是信赖产生的基础后,我要求他们用一对关联词将“爱”与“信赖”连成一句话。  相似文献   

20.
林衍 《百姓生活》2013,(2):13-14
相亲变成商业交易 攥着印有“机关鹊桥联谊”字样的入场券,25岁的袁妮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集体相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