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仡佬族人认为万物有灵,崇拜多神,祭之可得福,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具有其民族特色的祭祀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仡佬族的祭祀文化产生了变异,我们试就该民族的祭祀文化作一梳理,并对其传承与变异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在殷商时期,就在务川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仡佬文化,其丧葬文化独具特色。本文以务川仡佬族的丧葬习俗和墓葬形式为考察对象,探析务川仡佬族丧葬习俗的文化内涵,以增强仡佬族宗族和族际间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德宏州延绵不绝的群山间,常能看到藏于林中山腰处的栋栋竹舍,其不仅体现出独特的民族建筑工艺,同时也展现了景颇族的民居建筑中蕴含着悠久深刻的历史文化。文章阐述了景颇族的民居的建筑概况,以及蕴含于建筑中的习俗,展示出景颇族的文化传承、精神寄托以及浓厚的民族艺术。通过分析景颇族民居建筑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与生态理念,旨在加深对景颇族民居建筑礼仪习俗研究,弘扬景颇族文化特色,传承民族文化价值,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凝聚民族力量。  相似文献   

4.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是云南民族文化十分典型的内容之一,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对其文化内涵的传承,是云南建设"文化强省"的必由之路。本文以保护传承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为主要内容,介绍了其建筑特色及保护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云南省民族文化宫项目,希望能够为我省民族传统民居在发展中得到保护与传承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干栏式民居、鼓楼、风雨桥等建筑为代表的物质性文化,以营造技术、装饰工艺、居住方式为载体的行为性文化和以建筑仪式、居住信仰、习俗及审美情趣等观念性文化构成的建筑文化体系,是壮侗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因地制宜、富于创造、不断积累而形成的,是壮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壮侗民族的智慧与创造精神,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本文以多维的视野,对壮侗民族建筑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进行揭示。  相似文献   

6.
朝鲜族的民居建筑文化,是该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积淀,其建筑空间形式在不同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条件下的演变与发展,显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明清以来,外来文化对羌族聚居区域的影响日益加强,形成了羌族传统的宗教建筑勒色与汉族儒教、佛教、道教建筑宫观庙宇比肩林立的文化景象,也形成了不同的宗教建筑之间的文化对话.对话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坚守,也是对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的认同,汉族儒释道的思想文化对羌族勒色崇拜的建筑形式、释比仪式、神灵形象、语言符号等都产生了影响,使其具有多元融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仡佬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贵州十七个世居的古老民族之一。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不包括未恢复仡佬族民族成分的)现有58.9万余人。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族的发祥地。现在的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居住在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和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等4个地区,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居住在贵州省的占仡佬族民族总人口97%以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恩施州各县市掀起特色民居建设热潮,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美丽乡村试点中,一处处新建和改造的民族民居特色鲜明,这些凸显恩施州地域风格的建筑形式,已成为展示恩施地域建筑文化的新看点。然而,对于特色民居如何融入恩施传统建筑元素符号、传统建筑文化该不该淡去等问题的讨论也随之而来。为此,本文将从恩施州传统建筑的存在价值、文化意义及传承发展,探究特色民居运用传统建筑元素的方式及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汶川县龙溪乡羌族民居建筑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对该地区羌族民居建筑中所反映出的建筑文化、建筑的外观及内部空间布局设计等内容进行研究。通过国内外多领域、多角度的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与民居建筑创作成果,以及传统民居建筑设计实践案例,为羌族民居建筑的建筑文化和建筑创作的认知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和较全面的时空视野。在概念辨析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叠加法对羌族建筑文化进行层层分析,从建筑文化传承的角度重新剖析实体构成元素,并勾画出羌族民居建筑文化重构的策略。调查分析羌族新的民族属性和对空间的新的诉求,将CAS理论与羌族建筑文化因素相结合进行解析,并以该理论为指导,对龙溪乡羌族建筑文化因素做出了新的解释,提出了建筑文化传承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作为建筑文化形态特征的布依族民居,如同贵州其它少数民族民居一样,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进程而发展。它的风姿,展示和映照着布依族人民改造自然、创建家园的勇敢精神;也体现了勤劳与审美智慧的创造成果。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发展文化、建筑及艺术,都有着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的一些民俗研究中,对仡佬族的文化有一定的说明和介绍。比如说《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府志》中,对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历史、人文、等方面进行了说明与介绍。还有在一些学术论文中也对仡佬族的一些文化进行了阐述。但我个人认为这些对一个有着悠久而丰富的文化传统的民族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务川人玩的东西很多,它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棋就是一种务川人们智慧的结晶。务川的棋和其它棋不一样,它的名字为五步棋。它的存在使仡佬民族在劳动之余性情得到愉悦,智力得到开发。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些东西越来越边缘化。对此我将介绍仡佬棋文化的基本形式及特征。棋作为仡佬人民的精神文化产物,它承载了仡佬民族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棋文化进行研究和发掘,揭示仡佬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棋这样一种精神产物对仡佬民族智力的塑造以及对仡佬民族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的一些民俗研究中,对仡佬族的文化有一定的说明和介绍.比如说《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府志》中,对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历史、人文、等方面进行了说明与介绍.还有在一些学术论文中也对仡佬族的一些文化进行了阐述.但我个人认为这些对一个有着悠久而丰富的文化传统的民族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务川人玩的东西很多,它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棋就是一种务川人们智慧的结晶.务川的棋和其它棋不一样,它的名字为五步棋.它的存在使仡佬民族在劳动之余性情得到愉悦,智力得到开发.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些东西越来越边缘化.对此我将介绍仡佬棋文化的基本形式及特征.棋作为仡佬人民的精神文化产物,它承载了仡佬民族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棋文化进行研究和发掘,揭示仡佬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棋这样一种精神产物对仡佬民族智力的塑造以及对仡佬民族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关注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旅游是指游客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民族传统文化是指少数民族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创造的物质、行为、精神和制度。它包括物质形态的民族遗存遗迹、民居建筑、服饰、饮食、生产生活用具及工艺品;包括行为形态的民族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及宗教仪式;包括精神形态的民族精神理念、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和宗教信仰;还包括制度形态的宗教制度、宗族制度、道德及约定俗成的规范等。民族地区的旅游,凭借这些文化资源进行的开发,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事实表明,旅游开发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给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民…  相似文献   

15.
侗乡福桥     
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南部侗族古村落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百里侗文化长廊”。这里完整保存有古朴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侗族传统建筑更是异彩纷呈。干栏式吊脚楼民居、星罗棋布的侗族鼓楼、横跨溪河的福桥,无处不证明侗族是一个擅长建筑的古老民族。福桥建筑形式与浙江廊桥近似,当地人将这样的桥梁称为“福桥”、“花桥”、“风雨桥”。侗乡福桥@吴景文  相似文献   

16.
神灵信仰和仪式构成了文化的基本特质,也构成了社会形貌的象征展示方式。精神世界的神灵存在是现实世界中仪式举行的观念依据,祈求护佑的功利性意愿使得作为村落守护神的外来神并没有受到客观上的排斥,即便是既有的历史文化的冲突也被主观上包容或消解。本文通过对年都乎村村落山神信仰与村落民俗的民族志分析,探讨村落信仰与仪式、民俗空间与村落社会建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仡佬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太龙人熊棋就是仡佬民族文化中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民族的发源地,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务川仡佬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感受它内在和外在的文化蕴含.而太龙人熊棋就是仡佬民族文化中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我们通过这样的表现形式可体味它内在的美.文章将从仡佬太龙人熊棋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部所具有的文化特质的分析对仡佬民族意识进行一种高度的概括,从而对仡佬族有不同维度的认识.仡佬族是中华民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发掘仡佬文化内在优秀特质,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8.
和田阿以旺民居是南疆维吾尔族物质文化的代表,而其建筑艺术所展现的精神内容和文化价值则使其具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及政府部门没有认识到这类民居的价值,以至于对它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工作滞后。本文对阿以旺民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及性质作了初步的整理分析,认为阿以旺民居是可以媲美喀什高台民居的历史文化遗产,只要研究保护工作到位,就能在当地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发挥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仡佬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太龙人熊棋就是仡佬民族文化中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民族的发源地,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务川仡佬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感受它内在和外在的文化蕴含。而太龙人熊棋就是仡佬民族文化中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我们通过这样的表现形式可体味它内在的美。文章将从仡佬太龙人熊棋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部所具有的文化特质的分析对仡佬民族意识进行一种高度的概括,从而对仡佬族有不同维度的认识。仡佬族是中华民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发掘仡佬文化内在优秀特质,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0.
闽台历史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级工程师李秋香等人出版的《闽台传统居住建筑及习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是厦门市社会科学调研重大系列课题"闽台历史民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之一。作者在大量的田野调查中,重点对闽南特色民居建筑与居住习俗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