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棉业统制委员会(以下简称棉统会)成立于1933年10月16日,起初隶属于全国经济委员会,1937年7月直辖实业部,1938年2月撤销。其工作范围主要涵盖改进棉花产销、救济民族纺纱业、改良土布等三个方面。囿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抗战前棉统会在改进棉花产销事业方面的工作略作介绍和评价。 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对于南京政府的农业政策往往局限于宏观探讨,鲜有人从某一具体生产部门或经济机构人手加以剖析。因而,笔者的尝试或许能为人们从微观视角来重新考察南京政府的农业政策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清末商部--农工商部成立后,大力提倡棉业改良,制定和采取了一些较为现实的改良措施,使清末棉花生产无论在产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所提高.当时机器纺织业的兴起、市场需求的扩大、国际竞争的压力、清廷农业政策及改良棉业舆论,是推动棉业改良的前提条件.而在商部--农工商部主持下,棉业改良取得的可观成效,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机器纺织业的发展、棉产品商品化的提高及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居之芬在1995年第2期《党史文汇》上撰文说,在整个侵华战争中,日本对华北的经济侵略和掠夺,依其政策与实施情况之不同,大体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1935年7月至1937年7月全面统制和掠夺的准备;二、1937年7月至1939年12月强行“接管”与全面统制;三、1940年1月至1941年12月大规模的侵略性“开发”与掠夺;四、1941年12月至1942年6月围绕“大东亚经济共荣圈”的“西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为确保其军需民用资源,供应其本国、伪满及在华纺织业所需原料,特别重视华北的棉花生产与运销,大力推行植棉政策。不仅设立了专门的棉产指导奖励机构——华北棉产改进会,采取种种措施,力图增加棉花生产,而且注意调整棉花政策,以吸引农民种棉。但是,日军的入侵,日伪的暴政,严重破坏了华北农村的农业生产力;日商控制棉花市场,压低棉价,使农民种棉无利可图,纷纷弃棉种粮。因此,华北沦陷区的棉花生产锐减,远没恢复到七七事变前的水平。由于日伪对棉花实施输出许可制,由日军控制下的华北棉花协会统制华北棉花的流通,使七七事变前建立起来的棉花市场流通体系遭受严重破坏:天津和济南等终点市场失去多省份棉花来源,棉花交易中心的地位几乎丧失;上市棉花运输手段的变化,使得除山西省外的华北沦陷区出现了一些新的棉花集散中心;许多中国棉花商沦为日本洋行的附庸,一些经济机能丧失,而纷纷破产。棉花的商品化受到严重阻碍,华北农村经济濒临破产。  相似文献   

5.
张连国同志的25余万字的博士论文《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1917~1937)》,于2005年5月由红旗出版社出版了。该书通过对1917~1937年间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边缘化、保守化和不断分化的历史命运的论述,具体、历史地揭示了自由主义在中国的无根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研究的空白。关于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研究,学术界主要是单个人物传记性的研究,或者是个别地泛泛地对自由主义的研究,但在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角度,从对知识分子群体进行全面的横…  相似文献   

6.
日本在1917年2月前一直坚决反对中国参战;1917年2月起转而积极支持中国参战;1917年5月起态度有所反复,一度对中国参战持消极态度;1917年7月以后则再次积极支持中国参战.日本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中国的政治形势在不断变化,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改变态度对日本更为有利.日本对中国参战产生了较为复杂的影响,一方面推动了参战的实现,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参战的进程.中国参战对日本在华势力和权益的扩张也产生了较为复杂的影响,一方面为日本进一步对华扩张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日本对胶州湾租借地和胶济铁路的侵占.  相似文献   

7.
为推行服务于日本侵略战争的经济统制政策,伪满洲国政府在日本的操纵下,于1937年颁布《商工公会法》,将原有的中国商会和日本商工会议所统合为商工公会。为了配合伪满洲国经济统制政策的实施,伪满商工公会组织了对地方经济的调查活动,建立了以参事会为核心的物资统制配给体系,动员了包括儿童在内的伪满洲国群众服务于战时经营与代用品生产活动。在参与经济统制、处理伪满政府与工商业者关系的过程中,商工公会呈现出利用旧有的中国商会网络增强统制能力、以完善经济统制体制为目的的帮扶工商业者及侵蚀以中国商人为主的小工商业者利益的特点。文章通过对伪满商工公会的考察,揭示了其在伪满经济统制中服务于日伪当局经济控制和掠夺的本质,为探讨沦陷区工商业团体如何被日本利用于经济侵华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在挖掘史实的基础上,以典型期刊为例,对山西1937—1945年的抗战期刊进行拓展研究,并得出结论:从时间纵向上看,山西抗战局面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预热的过程,其中期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从空间横向上看,山西抗战期刊也应该包括山西人当时在山西境外办的抗战期刊。上述两方面与1937—1945年的山西抗战期刊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共同反映了山西抗战期刊的全貌。  相似文献   

9.
棉花需求主要包括轻纺用棉、絮棉、出口、储备和其它用棉部分.近年来原棉进出口基本保持平衡,絮棉及其它用棉也基本稳定,储备棉主要由产需节余来安排.因此,年度棉花供需是否平衡,主要看生产与轻纺用棉的情况怎样."七五"前期,由于轻纺工业发展快速,棉纱产量增加较多.1988年与1985年相比,棉纱产量增加100多万吨.1988年以来,我国棉纱生产基本稳定在460万吨左右.1990年,我国棉纱产量为462万吨(合2574万件),折合原棉为386万吨,絮棉及其它用棉约60万吨,全社会棉花总需求量约为450万吨.这一年我国棉花产量达到451万吨,棉花  相似文献   

10.
1931年日本走上了侵略战争和法西斯化的道路,军部是法西斯化的主要推动力量.由于军部中央领导人一再调动,内阁也频繁改组,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政治领导力量始终不稳定”.但是应该说,在不稳定之中又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其主要体现者是在陆军中握有实权的统制派.日本军部一向以陆军为主.进入30年代后,统制派日益成为陆军及其内外政策的支配者.因此,探讨统制派与法西斯化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及其主观意图,有助于进一步判明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方式和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岸信介的侵华思想主要是 :( 1)“满洲是日本的生命线” ,必须全力经营 ;( 2 )战争的胜利必须依赖战时的经济与社会统制 ;( 3)侵略中国无罪 ,共产主义是日本大敌。这可以从三个时期进行考察 :伪满洲国阶段 ( 1936年 10月— 1939年 10月 ) ,回国入阁阶段 ( 1939年 11月— 194 4年 6月 ) ,战后重返政界及组阁阶段 ( 194 9年 12月— 196 0年 7月 ) ,主要集中在直接参与侵华战争的 6年里。  相似文献   

12.
二战时期日本的经济统制几乎涵盖了国家工业的全部门类.自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的经济共同体范围不断扩大,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达到了巅峰.对于日本的经济统制而言,战争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而海运船舶业是保障战时统制经济正常运转的重要部门,日本的海运船舶规模因战时经济统制迅速增加,但其增幅始终无法弥补巨量的消耗.日本的战时经济几乎完全依赖本土之外的战略物资供给,船舶制造所需的铁砂、钢材、石油更是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运输船舶的损失直接导致日本战略物资供给能力的下降,而战略物资不足又导致运输船舶制造吨位始终无法满足运力需求.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日本战时经济的崩溃.  相似文献   

13.
(一)国际棉籽油价仍将坚挺:因今年全球棉花产量下跌,棉籽油供需矛盾突出,1994年全球棉油将求大于供,价格继续看坚.今年,美国市场上棉籽油价格居高不下,每磅售价达30—35美分。造成今年棉籽油价格上涨的因素是,1992年—1993年度美国棉花产量下降,产棉大国中国的棉籽油产量仅75.1万吨,下降了8.5万吨.有方面估计,今年1993年美国的棉花产量大约是1790万包,比1992年略增。(二)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透露,1994年国际市场上有7大类化工产品畅销。(1)造纸用化学品:主要  相似文献   

14.
<正>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联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共同抗日这一策略的演变和发展,史学界一般的看法是经历了“抗日反蒋”(1931年9月——1936年5月)、“逼蒋抗日”(1936年5月——1937年2月)、“联蒋抗日”(1937年2月——1937年9月)三个阶段。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在“抗日反蒋”阶段之后即开始了“联蒋抗日”阶段。提出“‘西安事变’以前和以后,党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我校中文系副教授王嘉良和杭州师院中文系副教授李标晶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于今年2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教材分为“绪论”和“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二个十年(1927—1937)”及“第三个十年(1937—1949)”上中下三编,每编各以一章阐述文学运  相似文献   

16.
日本经济法经历统制经济法、统制经济法向维护自由竞争秩序的现代经济法的转轨、以宏观调控法为主的现代经济法三个阶段,最终发展成为独特的经济法模式.这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后进性、集权型的政治体制、国家统治意识和统治法文化,以及日本对德国和美国经济法的继受有密切的关系.日本独具特色的经济法,具有重视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政府适当干预和参与国民经济及独特反垄断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棉花化学调控是在棉花生产过程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棉花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改善群体的光照条件,减少脱落,增加铃重、提早成熟、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生长调节剂在棉花上应用的要点:(1)浸种或喷洒棉苗:用1——1.5/万缩节安或1.5——2/万调节安溶液(1克缩节安或调节安加水10公斤即为1万)浸种10——12小时后播种。如果未用药剂浸种,为了棉苗发育健  相似文献   

18.
1912-1937年,随着国内外经济、科技交流的扩大,影响了山西的农业结构,推动了山西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向前发展.在农业科技改良实践方面,由于国内外经济交流的拓展,选种、育种技术的推广,许多农作物及畜牧品种被引进,对山西近代农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给现代山西农业打下基础,对现代山西农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铁矿业及与铁矿开采紧密相连的制铁业,因其在封建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历代统治者对于铁矿的开采及铁的生产基本上都采用了统制的政策。直至明中后期,对铁的统制才有所松动,由明初的官营为主转为民营的逐渐兴盛。清一代的矿政也经历了由禁到弛、由严到松的过程,直至近代铁业的兴起。基于铁器对国计民生的重要作用以及山西地区丰富的铁矿资源,对它的历史的考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集市贸易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统制贸易"政策落定阶段;(二)对自由贸易的几度探索阶段;(三)党的集市贸易政策大倒退阶段;(四)党的集市贸易政策大发展阶段.在整个探索过程中,我们党不断总结经验,终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集市贸易新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