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科学地把握民主的涵义,是进行民主建设的首要条件和理论前提。传统观点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态、一种国家形式。伴随着人们对民主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许多新的认识,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民主的涵义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我们认为,民主是一个多元的复合存在,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要对其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民主的涵义,作为对民主本质的概括,必须适合平解释全部民主现象。这是对民主涵义最基本的要求。然而民主是一种国家形态,一种国家…  相似文献   

2.
武玉林 《唐都学刊》2000,16(4):35-38
道德万能论与道德无用论代表两种对传统道德权威不同的审视结果;政治权威对道德领域的渗透,使道德权威变质为一种权威道德;政治权威树立道德权威的过程,抹杀了个人的理性精神;现时代道德权威的缺失,呼唤树立一种合理的新道德权威。这种道德权威应从人们普遍遵守的道德底线出发,注重培养人们的自由观念、民主意识、科学精神,遵循人道原则、公平原则、进取原则。  相似文献   

3.
韩玲梅 《社会》2002,(11):30-32
“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这几乎是每个人看到民主这个词后的第一反应。然而 ,人们这种普遍的理解大多侧重于政治层面 ,诸如近年来常见诸于媒体的“我国选举权扩大到农村基层组织”等。在这里 ,笔者要指出的是民主远比这些范围广 :它不仅是一种政治口号、一种意志集中过程的理想模式 ,一种自上而下权力的释放 ,更重要的是 ,民主的存在必须有社会基础 ,即让民主渗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形成一种生活习惯 ,从而赋予民主真正的实质性的内容 ,以使得更高、更广的民主在全社会范围内不至于停留在形式上 ,而使其真正成为理想的政治民主的基本动…  相似文献   

4.
张孝廷 《浙江学刊》2012,(1):218-222
依据框架理论,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究浙江基层民主兴盛创新的思想根源和特征。这些思想特征包括:功利主动型、功利动员型、公益主动型和公益动员型四种。主框架的形成以及五种框架联合方式,使四种思想类型的人们在不同地区的组合和排序存在差异,决定了各地区民主兴盛创新的路径和策略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对关于民主条件研究的学术理论进行不同程度地验证。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政治时代,自由与民主已经成为被普遍追求的理念和价值.然而,目前的全球治理体系并不符合民主的精神和原则.由于国家间权力的不均衡,民族国家之间形成了一种不平等的全球民主治理体系.虽然现阶段的全球民主具有某种缺陷,但它仍然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目标.立足于世界历史的视角,观察者能够更好地审视当前全球治理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半外围地区的全球制度创新、全球机构改革以及跨国社会运动的分析和反思,可以探讨建立民主、公正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6.
公民参与、群众参与与社区参与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杨敏 《社会》2005,25(5):78-95
社区参与一直被视作西方民主社会自治精神的基本体现,因而公民参与理论往往成为研究中国社区参与的理论范本。与社区这个概念总是蕴涵着人们对于温馨美好的共同体的想象一样,社区参与通常肩负着实现社区自治、促进民主政治发育的理想主义使命。然而,如果仅仅从公民参与的视角来观照中国城市社区参与的实践,不难发现理论构想与实践运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中国的城市社区参与仍然只是一种出于国家治理需要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社区参与具有很强的革命时期形成的国家动员、群众参与的传统色彩。因此,为了全面地理解和解释当前城市社区参与…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7,(12):48-52
协商民主在我国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或民主实践形式,更是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协商民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追求"最大公约数",体现集体主义基本原则。公民精神与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参与具有正相关关系,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形式下,有利于现代公民精神的培育。因此必须做到:强化公民参与,促进公民精神养成;营造"尚公重私"的良好政治文化环境;拓展协商民主空间场域,延展公民精神的培育领域;发挥网络协商民主新形式培育公民主体意识自觉。  相似文献   

8.
周霞 《探求》2013,(6):64-69
在阿马蒂亚·森看来,民主从来都被当作治理饥荒的最佳制度,从而使得人们有一种基本的伦理生活.但是,什么样的民主才能保证人们避免饥荒并过上好的伦理生活呢?也许西方意义上的民主制度,并非普遍性的选择.民主,永远是一种开放的观念和制度实践.  相似文献   

9.
国际关系民主化与全球新秩序:全球化视野下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秩序处于重建的过程中,全球化推动的国际关系民主化体现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价值观和秩序观。以民主价值和民主精神建构国际关系是必要的,也存在很大的困难,但必须对传统的民主理论做出必要的修正。考虑到国际关系的内在结构,世界主义民主可能是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一种可行的制度和结构。  相似文献   

10.
樊凡 《唐都学刊》2011,27(3):73-77
在当代政治哲学中,人们主要从以下两个维度来定义民主:一种是以公共利益为基本导向的民主理论;另一种民主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实质性的共同利益的消失和单一的群体性意志的不可能,民主不可能在以公共利益为基本导向的模式上建立起来,所以,它们认为"多元"和"竞争"才是民主的本质性特征。在这两种民主理论中,前者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压迫性的、独裁性的民主理论;而后者则往往被认为有着重陷霍布斯状态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内陆型文化与西方海洋型文化导致了它们与协商民主价值之间的融合与背离。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民众在政治体系中始终处于附属地位;西方政治思想则始终体现出政治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奉行人性善的理论;在西方则是人性本恶和趋利避害占主流地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积蓄了统一、尚同的思维惯式,而西方更崇尚竞争。协商民主价值原则在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构建,体现出中西方政治文化比较中的兼容并蓄特征。要通过构建协商主体的独立政治人格,保证政治参与的民主性,注重对公民公共理念的培养,增强政治体系的包容性,在公共理性基础上实现协商民主的合作功能。  相似文献   

12.
张萍 《阅江学刊》2012,4(5):131-136
作为《孟子》一书的灵魂,性善论的影响至深至远。孟子的人性论建立在人的主体精神日益自觉、人们对人性的探讨日渐深入的基础之上,是对孔子的人性观念的发展。孟子认为,人的善性是一种先天的资质与倾向,通过心的感受与省思得以培养,通过本性来完成天的意志。性善论虽未能有效地行诸当世,却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政治,并为社会锻造出一个士人阶层,最终沉淀于儒家的基本品格之中。性善论还是士人阶层乌托邦精神的根底所在,作为士人价值观的核心,乌托邦精神体现为“道”对“势”的制衡,并在个体人格领域以审美自由的方式获得彰显。  相似文献   

13.
山林与社会     
渠敬东 《社会》2023,43(2):1-17
社会存于人世间,也存于人世外。任何一个文明体的存在,都需要拥有一种超越性的精神世界。中国文明始终以政统和道统的双重体系而发展,而山林文化系统则是承载道统的本体构造。这个理想的世界将一种恒久的精神力和神圣性注入人的心灵之中,成为了道统的依存之所。山林文化系统形成于魏晋隋唐时期。佛道二教对于士大夫内在精神的培植,创造性地将孔子思想中的隐逸观与老庄哲学中的自然观结合起来,中国文明由此进入了一个以诗文书画为载体而传承、守持和弘扬道统的时代。山林文化系统始终与人世间、王朝政治以及天下图景保持多重和多形态的互动。关于山林与社会的讨论,意在反思现代社会中人与世界的关联方式,给出另一种文明意义上的可能路向。  相似文献   

14.
唐代兴 《唐都学刊》2013,29(2):43-48
在社会转型发展的当代境遇中,以道德和美德为基本内容的伦理教育,要卓有成效地展开,首先应该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的互动平台,遵循人生奠基、生态整体、广博博爱和全面慈善等基本原则,整合实施伦理教育,引导人学会成就自己、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善待自然、敬畏生命、担当责任,既践行道德生活,又追求美德作为.  相似文献   

15.
在工业社会背景下,现代教育日益被功利化的社会目标绑架并显示出短暂性和单一化的弊端。尼采哲学中关于教育的思想从阐释教育的现代趋势入手,分析了“扩大规模”和“缩小内涵”所导致的教育短命的后果,提出教化的目标应当是使人学会反思性观察和个体性思考。他认为人应当依据自身的崇高精神品质和内心的召唤来提出真正的教育需要,教育的终极意义不在于得到丰厚的物质回报,而在于寻获个体的真实心性并“成为你自己。”  相似文献   

16.
陈国恩 《学习与探索》2002,9(4):110-115
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浸透了道家艺术精神。这体现在他的想像方式、自然观、命运观以及所展示的自然人性系统中 ,也包含在他的艺术观中三个极重要的范畴“童心”、“生命”和“神性”中。沈从文的道家观点 ,主要不是他潜心研究所得 ,而是他受大自然熏陶所涵养成的一种气质禀赋 ,从自然中悟得而应用于人事方面的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17.
"平等·参与·共享"是残疾人进入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的目标,对残疾人实行高等特殊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道主义精神、人的平等权利的体现。本文通过分析社会需要和残疾人权益与发展,探讨实行高等特殊教育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关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美的形成通过实践却对实践的功利性有一定程度的超越。生态美学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实践美学是在哲学美学中引入实践层面的思考,其投射到城市建设上就是:一座城市要有个性才是美。城市美的根源是多样的,但最终还是由城市中人的主体创造精神来决定。当代美学的救赎使命之一,就是通过“拆墙”来打破美学的“围城”,其在实践中体现为生态关学,这是哲学、伦理学和美学都背离了生态的原则之后尝试实现的一种美学回归。  相似文献   

19.
李秀鹏 《求是学刊》2016,(2):99-106
宪法发展的历史表明,人权可能在民主的名义下遭受到严重的侵害,多数决定的民主原则本身就隐含着对少数人权利的现实危害可能性。为了使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能切实享受到基本权利带来的利益,不仅要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基本权利,也要保护少数人的基本权利。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践行宪法宽容的精神。现代宪法所体现的宽容精神是少数人权利保障的伦理基础,宪法文本的规定是少数人权利保障的法制前提,而少数人权利保障则是法治国家实现宽容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张国旺 《社会》2016,36(6):32-54
李猛的《自然社会》是近年来汉语学界研究现代“政治”秩序的一部界碑式著作。此处所谓“政治”,既指向一般意义上的政治,更包括人性、道德、社会和法权等多种秩序。本文认为,《自然社会》的核心是对“个体”与“社会”之关系这一经典命题的深化,亦即孤独的现代个体所构成的共同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如何理解包括家庭、社会、道德和国家在内的多种共同生活形态的实质及其内在张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讨论以下几点:一是鲁滨逊式的孤独包含着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的可能;二是格劳秀斯、普芬道夫和霍布斯那里孤独个体的微妙差别对于理解现代人的心灵秩序不可或缺;三是霍布斯式的个体形象指向一种新的现代人拓展自身人性的可能;四是自然法秩序所塑造的人性为现代国家的确立提供了道德动力。因而,本文认为,现代精神的发展尚未穷尽自身,只有更充分地理解其内在的丰富性和开放性,我们才能更有信心地把握自身的处境和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