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全球角度看,人类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不断挑战着人类及国际法,特别是国际法的分支——国际环境法。国际环境法在面对人类环境问题的挑战时,不断突破,在众多方面有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散到系统的发展。有关国际环境法发展的文献基本都是在描述这一发展历史,而鲜有文献涉及国际环境法在实践中难以突破的地方,这些地方,在之前的历史中未予以突破,并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也难以突破。这主要指国际环境法在发展中,实然的国际环境法对部分应然的国际环境法的排除,在某些方面将按照传统的理论或模式延续下去。主要原因在于国际环境问题的整体性与主权国家的独立性难以协调,具体来说就是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冲突。国际环境法发展中的难以突破之处,具体说来有以下几处。一、国际环境法难以法典化。由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标准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用来应对环境危机的环境立法已度过几十个年头,可是,直到今天,被一些学者理解为环境法基础的环境权却迟迟没有取得被人们公认的身份。人权是需要的产物,出自于人类的自我设计,这种设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强大推动力推动的结果。源自18世纪后期的人权,其发展现已经过了初创期、发展期和升华期,三个时期的核心人权分别是自由权、生存权和环境权。自由权的创立者是平民,“自由”是他们借以反抗封建贵族特权的  相似文献   

3.
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属性在学界尚存争议,各学者说法不一,较多学者认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理论。该理论被普遍认可并适用于相关领域。为解决生态环境受损问题,以及符合现阶段多主体、多角度化解纠纷的体系变革方式,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领域采用磋商制度具有重要的解决纠纷的社会功能。行政机关作为该制度中的赔偿权利人,多数学者认为其所依据的索赔权请求基础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理论。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中,行政机关作为索赔主体,若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作为其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将"环境权理论"作为其索赔基础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甚或是学界内的一些人并不清楚什么是环境法,甚至质疑环境法存在的必要性,本文从多角度阐述了环境法产生之必要性,简要阐明了环境法产生的条件,法制现实应对环境问题存在的不足,进而从不同层面提出环境法得以满足现实之需要。  相似文献   

5.
李强 《现代交际》2011,(12):28-28
法律部门的划分,其依据就是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而且调整方法的确立也是与调整对象有密切关系的,调整对象不同,调整方法就有所区别。比如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规范大多是任意性规范,法不禁止即自由,将更多的选择权交由作为平等主体的私人来完成。这一点就与行政法和刑法有所不同。环境法要想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必须有自己的调整对象,只有调整对象确定,那么环境法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法律部门之间的划分并不是完全没有重合之处的,在法律部门之间是存在交叉地带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环境立法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本文引入环境法典的立法模式,分析现行环境法体系的缺陷入手,对存在的问题阐释我国环境法法典化的利弊,出环境法法典化是完善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加速迈进,环境问题迫在眉睫,公民作为真正主体应该享有对环境问题诉讼和请求的权利.公民私权化和私权化下的公民环境权交易制度,旨在最大限度的保护公民的权益和受到损害赔偿权利.  相似文献   

8.
环境权作为第三代人权,它的产生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草原天路收费"事件发生伊始便引发全社会关注,这其中反映出公民环境权利意识的提高,也折射出地方政府环境权意识的不足,如政府权力滥用下的公民环境公众参与权受侵害、政府环境责任监督缺位。因此建议立法机关对环境权予以法律明确,提高行政机关环境权意识,培养公民环境公众参与权,以更加先进的权利保障支持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9.
长期生存在污染的环境中会给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负面影响。然而,在现实中有很多农民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农村的环境污染,破坏了农民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环境,给人体生命健康带来危害。这时,他们追求环境权益应该是最起码的安全要求。本文从实体权利的角度对农民环境权益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并认为安全要求是农民环境权益中的第一实体权益。  相似文献   

10.
对“为什么要有环境法”这一命题的回答,不能等同于论述环境法的合理性、正当性和合法性,它有有自身的研究进路:环境问题的产生及保护环境的迫切需求是最直接的原因和推动力,通过法律来规范环境问题、保护环境具有其他方法所不可替代的功能,而传统法律解决环境问题的不足与无力促使环境法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环境法学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边缘化的学科,各个高校普遍沿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方法,这一方法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如何在环境法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环境法学科建设进步的瓶颈,文中以法律诊所在环境法教学中的作用为切入点,深入分析这一新的教学方法的核心和目前实施中存在的障碍,提出如何使诊所式教学在环境法中顺利移植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环境正义与环境秩序作为环境法的两个基本价值理念是缺一不可的。它们在环境法的价值位阶上有冲突,也有融合。可以说,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转型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纵观法律体系,我国的环境法建设已经历经从三十多年,从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实施至今,我国环境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在此期间,30多部关于环境保护、防治、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新能源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连续出台,已经基本实现了以《环境保护法》为主轴的立体保护体系。但是,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仍存在很大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对现行法律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后期发展思路进行研究,以期指导理论研究与实务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应用生态法学、生态哲学、环境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以法律和伦理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和研究中国环境立法现状,指出了现行中国环境法价值取向的局限性,再进一步以环境伦理为分析工具,揭示了中国环境立法的困境在于缺乏环境伦理的内部支持的现状,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环境法修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理论是哲学界新的哲学理论,对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篇文章致力于分析主体间性理论的科学内涵、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主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是一种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在该理论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内容与方法等进行研究,从构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主体互动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方法的主体间性转向三方面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路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崭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丁洁瑶 《现代妇女》2014,(6):286-286
对翻译的主体研究,经过了从译者主体到以原作者、读者、译者的多元主体。主体间性为翻译多元主体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阐释学视界融合理论为怎么处理好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理论的研究,认为译者要不断检验、深化自己的视界,走出自己的封闭的视界,站在原作者的历史视界上对译文进行阐释,并最终达到读者、原作者、译者的视界融合。  相似文献   

18.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其内涵的科学性已被历史的实践所证明。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灌输理论在主体、内容、载体、环境上的时代局限性逐渐显现,高校可以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实践水平、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及合理利用网络这几个方面尝试突破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的法律结构中,NGOs之运用,特别是在充当立法者、看家狗与吹哨者的私人检察官三个角色时有着独特之功能。首先,通过所谓的“公民诉讼条款”,公众可以寻求禁令或救济以对抗政府:其次,NGOs在环境法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在国会中保有强大院外压力集团,试图去影响法律之制定与拨款过程,通过公众听证,建议与评论,参与政府规章之决策:再次,当政府机构拒绝遵守自己的规则和规章,或者有其他违反环境法的行为时,NGOs大声喊  相似文献   

20.
公民环境权利不立,环境保护就失去了主心骨,那么,也只能在“环境日”到来的时候,听听“形而上”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宏大叙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