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国际比较项目(ICP)自1968年开始执行以来,经历了30多个年头。参与项目的国家从最初的10多个增加到120多个,并完成了6个阶段的比较报告。但是,由于该项目的理论和方法仍处于探索完善阶段,且实际运行成本较高,因此,到目前为止,除了欧盟和经合组织成员国将ICP工作纳入到日常统计工作中以外,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直将其作为一项试验性的国际统计研究活动在开展。从全球性国际比较项目的进展情况看,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数据质量差,比较结果难以得到应用,加上一些国家对其方法和数据结果存有疑虑,致使该项目的…  相似文献   

2.
吴拥政 《山西统计》2003,(12):10-11
一、亚太地区国际比较项目实施的障碍“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CompariSOB?roiect,简称ICP)最初是作为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合资项目而建立的。从1970年开始,第一轮有10个国家参加,发展到最近一轮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几乎全球性的项目。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还是没有积极参与国际比较项目。这些国家有效执行国际比较项目有多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为:1.对国际比较项目在国家层次运用潜力的认识不够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数认为参与国际比较项目是一项额外增加财政负担的统计活动,从而只是消极应付国际组织的有关…  相似文献   

3.
国际比较项目(Int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me,简称ICP)是联合国国际统计委员会于1968年组织执行的一项购买力平价方法为基础的国际性统计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寻求一条能够较准确地评价和比较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的规模和结构的途径。目前,联合国组织的该项目已进行到第六阶段,有80个国家和地区表示愿意参加这一阶段的比较。随着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国际交往日趋频繁,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比较已成为国际统计的重要内容。联合国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也一再邀请、敦促我国参加ICP项目。国务院对此项目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并决定第六阶段通过上海与日本比较,广东与香港比较这种局部比较的方式参与国际比较项目。为推动上海与日本比较工作的开展,本刊在介绍国际比较项目内容的同时,介绍日本开展该项工作的情况及比较结果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金秋乍到的美好季节,我国首次承办的国际最高规格统计会议——国际统计学会第50届大会于1995年8月21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统计界人士聚集一堂,探讨“在最广泛意义上发展和完善统计方法并在全世界推广应用”。这次大会,密切了统计学家间的国际合作,促进了统计方法和统计科研成果在国际间的交流、统一和比较,推动了国际统计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淼 《上海统计》1994,(12):21-22
国际比较项目(简称ICP,下同)是通过度量人们在本国对商品和服务的实际支出来进行国际比较的。国际比较项目(ICP)已日益成为分析家和决策者获取详细的价格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主要来源,并使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进行价格分析以及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结构分析成为可能。但自从60年代末实施ICP以来,到目前为止参加者仅80余个国家和地区。为什么?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其一,人们对ICP认识不足,不了解其实质内容和实施方法:其二,ICP作为独立的项目,与各国内部统计工作相脱节未涉及各国自身利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视其为国际组织下达的任务而没能够吸引大多数国家参加。可见,加强ICP的宣传工作、积极插进ICP与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动我国国际统计和经济统计事业发展,适应改革开放政策和满足宏观、微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我们将于今年联合举行一次国际统计和世界经济统计研讨会,就国际统计与世界经济统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广泛的研究和探讨.会议中心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统计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2)世界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任务,方法;(3)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国际统计和世界经济统计的指导作用;(4)国际统计比较基本方法及方法论体系;(5)国际统计比较方法在不同制度国家实际应用条件;(6)国际比较中不同国家统计指标体系及编制方法等问题的解决办法;(7)SNA和MPS两大核算体系的比较和转换;(8)国家之间社会发展的综合比较指标;(9)各国标准分类的研究;(10)各国统计体制和统计行政的比较;(11)我国现行统计体制在国际比较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余芳东 《统计研究》2012,29(8):108-112
 自1993年以来,我国先后5次以不同形式开展国际比较项目(ICP)调查活动,更深入、更广泛地融入到国际统计体系之中。每次调查的基准期、调查范围、比较对象、比较方法、组织方式各不相同,比较结果也各不相同。我国参加ICP的演变历程见证了政府统计发展和能力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2002年国家统计局引智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家外国专家局对引智工作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2002年统计工作的主要任务,经过认真研究和筛选,确定了5个出国培训项目,即官方统计体系与管理、统计法制、社会统计指标与应用、统计调查项目预算编制及成本控制、环境保护投资统计。引智培训项目的目的在于推动我国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加快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比较需要的现代统计制度体系,以利提供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和分析资料。以上培训项目以组团出国培训的方式进行,参团人员为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所处的亚太地区是世界新一轮国际比较项目(ICP)的五大区域之一,由亚洲开发银行作为本地区的组织和协调机构,全面负责2004年新一轮亚太地区的国际比较项目。亚太地区的国际比较项目作为世界新一轮国际比较项目的组成部分,将于2003年至2006年间在亚太23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展开。根据各国统计基础状况,亚太地区新一轮ICP参加的国家和地区分成两组。第一组包括孟加拉国、斐济、中国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中国、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中国台北、泰国、越南,它们进行居民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统计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治芬 《统计研究》2011,28(10):16-21
 本文通过对四大国际组织、三个代表国家社会保障统计的比较分析,总结出国际社会保障支出统计的口径差异主要集中在其所包括的社会保障项目、主体和形式三方面。呼吁国际社会关注社会保障统计标准问题,以使社会保障统计在其国际比较、理论研究和方向道路选择方面发挥应有作用。中国在构建社会保障统计的起始阶段,尤需注意英、美、日三国将社会保障作为独立大类在统计年鉴中单独列示;借鉴欧盟经验建立社会保障收支统计体系,并通过来源法、部门法、项目法和对象法的选择完成社会保障支出统计。  相似文献   

11.
计活动国际化可以从19世纪中叶第一届国际统计议会1853年在伦敦开会以后算起,当然当时参加会议的国家只是有限的几个欧洲国家。在这一次会议上,与会统计学者和统计工作人员讨论到各国统计工作有标准化的必要。当时欧洲国家工业化正在展开,人口的变迁特别是国际移民引起了重大的社会变化,国家与国家之间希望能够通过统计数据对别国社会和经济的情况有所了解。因此议会结论中的一项建议是鉴请每一个国家成立一个国家统计委员统社理事会曾经在1946年5月召开过一个统计委员会预备会议,称之为核心委员会,邀请了12个国家的统计学者,请他们…  相似文献   

12.
一、国际比较项目的历史概况最早用购买力平价进行国民生产总值国际比较的是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即现在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的前身).50年代初,该组织就开始研究其成员国人均GNP的比较.60年代,拉美经济委员会和经互会也分别进行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比较的尝试,鉴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国际比较有重要意义,1965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十三届会议建议,对GNP国际比较的经验进行研究.该项研究于1967年开始进行,1968年提出了《生产、收入和支出总量的的国际比较》的报告.该报告建议选择若于个国家进行实际比较,以便进一步推广.联合国统计委员会采纳了这项建议,确定为“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me,简称ICP).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两起统计违法案件,案件的暴露都是国统计人员抵制或揭发统计违法现象导致下岗而引起的,两种案件执行都经过较长时间的斗争和协商,两种案件执行的结果,统计人员都受到了比较公正的安排。事后,两个统计人员中的一个专程到当地统计部门向有关统计执法人员表示感谢,一个在被安排在一个效益比较好的单位之后,不但一再称当地统计局是自己的“娘家”,并且表示将要在统计工作岗位好好工作一辈子。回过头来看这两个统计违法案件处理的全过程,觉得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可反映当前统计执法中存在的共性,这就是:l、统计违法案件的打击…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会议是国际统计界的盛会,集中反映全球官方统计的最新成果和进展。本文对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50届会议最主要的若干问题,包括《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数据和指标、官方统计基本原则、国家质量保证框架、官方统计使用大数据、国民账户体系、统计用途商业登记册、价格统计、住户调查、国际比较方案等领域的新发展进行了概述,从4个方面提出了国际官方统计的新发展对中国政府统计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青海统计》2007,(10):47-48
为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和统计数据的质量,推动统计基础建设,促进依法统计。海东地区统计局组成巡查组,对民和县、乐都县的统计工作进行巡查。巡查组通过听取全面汇报、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查阅资料、核对报表、深入乡镇、工业企业、投资项目现场等形式,主要对民和县、乐都县统计的统计数据及国家、省地有关统计制度方法的执行情况、统计法制建设、统计信息工程建设、统计“双基”建设和统计行风建设等情况进行了巡查。  相似文献   

16.
一、概念与定义对国内生产急值进行国际比较时,通常采用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用官方汇率对多国货币进行统一换算.但官方汇率并不能真正反映各国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价,致使比较结果产生不园程度的扭曲.从六十年代后半期开始,联合国统计司、世界银行、美国宾州大学研究经吸取了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四买力平价计算疗法.联合国统计委日会决定采用此万步开展国际间生产、收入和支出总量的比较,从而揭开了国际比较项目的序幕.国际比较项目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本世纪,2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ustalCassel)提出的货币购买力平价理论.…  相似文献   

17.
1968年起,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世界银行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进行一项名为“国际比较项目(ICP)”的研究。购买力比价方法,也称国际比较项目方法,由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主持,通过设计专门的调查方案收集资料,确定各国货币购买力的比价,用  相似文献   

18.
国际统计学会第50次大会简介广大读者关心的国际统计学会第50次大会将于近期(即1995年8月21日─29日)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这是国际统计学会成立110年来首次在中国举行的一次盛会,是我国统计界当年最重要的一次学术活动,届时,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金融统计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统计是我国国家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过程。金融统计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主要包括对货币供应量、信贷收支、现金收支、贷款累收累放的统计和对外金融统计、金融市场统计、保险统计、资金流量统计等内容。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已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的金融制度,无论在体系建设、项目设置、还是在统计方法、金融机构层次划分等方面都已经接近了国际水准,能够及时为中央银行制定、调整货币政策提供依据并及时监控、反馈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但是由于现实经济金融问题…  相似文献   

20.
蒋萍  金剑  熊友达 《统计研究》2007,24(12):84-91
国际统计学会第56届大会于2007年8月22—29日在美丽的大西洋海滨城市——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来自120多个国家的近300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中国统计界(不含港澳台地区)共有58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1710篇(其中有1380位注册人同时提交论文),有1200篇收录到大会论文集。大会论文分为特邀论文和投稿论文,其中特邀论文涉及94个主题,大致归纳为数理统计,经济、社会统计和官方统计,统计教育及统计应用四类;投稿论文又分为专题投稿论文和一般投稿论文。中国代表共提交论文摘要100多篇(含港澳台地区),在全部投稿论文中占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