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浅谈长沙市城市森林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文化建设要注重突出城市特色、风格和品位.依托自然和人文景观,挖掘文化内涵,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长沙市城市森林文化建设具备优越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具备先进的生态建设理念和科学的城市森林规划.根据长沙市城市特点,依托自身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融历史文化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基本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山、水、洲、城"城市森林文化.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客观、准确地反映揭示了我国现阶段文化的特质、内涵和功能作用,是深圳文化建设和文化选择的理论参照。深圳文化选择应依据这一理论进行创新与发展,努力实现文化经济化、文化社会化、文化现代化和文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正确处理传统文化问题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密切关系。党的三代领导人对此都非常重视。毛泽东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立足于中国现实,提出了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思路和方法。邓小平、江泽民加以继承和发展。通过对三代领导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方式和态度的分析,可以得出正确对待本国传统文化的几点规律性认识,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森林旅游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森林旅游不只是游览自然景观,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有源远流长的森林旅游文化传统,悠久的历史已将自然山水、林木景色熏染上浓浓的文化色彩,形成了许多融自然和人文为一体的旅游景观.从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到如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的文化理念应当成为森林旅游文化的核心内涵.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森林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关于积极推进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和谐文化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林业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重要实践。本文就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意义、森林生态文化的内涵、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主要措施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了文化建设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简称“三大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自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事业之中。“三大文化”各有其生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三大文化”也各有其价值边界,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孕育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文明的基因。革命文化中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引领,新民主主义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文化发展方向,革命精神谱系则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精神品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  相似文献   

7.
森林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森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该文特指森林精神财富。加强森林文化建设,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又是推进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森林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森林哲学、森林自然科学和森林社会科学3项内容。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森林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的森林文化成果,认真总结当代森林建设的经验教训,并进行理论创新,尤其是要大力弘扬祖国优秀的森林文化传统。建议今后加强相关学术研究与交流,举办科普宣传活动,建设文化载体,加强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文中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的关系 ,阐明了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的唯一方法 ,并论述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就必然包含着建设现代化文化的问题。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必须要有文化的现代化。这不仅是因为文化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而且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所要解决的问题。面临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趋势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 ,科学合理地吸收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的精华 ,确立中国现代化文化建设的目标 ,都是当前我国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要认真思考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建设是当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题.和谐社会是一个有深厚文化传统积淀和丰富思想内涵的范畴,在中外思想文化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可以挖掘许多有价值、有意义、有特点的关于和谐社会观点和思想,对此加以提炼和发掘是很有价值的.要重视中外思想文化关于和谐思想内涵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的比较研究,对传统和谐思想给予新的时代性、实践性的解读,提升对和谐思想文化内涵的多元文化的领悟与认知.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其内容丰富多彩、深意久远,主要体现在治理国家、思想道德和成就事业三个方面。中国的现代化也是文化的现代化。对传统文化既要学会"扬",又要学会"弃",同时创造有利条件转化传统文化中不良弊端,学会"创新",对中国现代化形成一致"合力",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文化转型实质是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目前所谓的传统文化包含着三个基本方面:即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国近代文化和传统观念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文化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了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向新民主主义文化进而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就成为了一次由包含诸多文化形态因子的传统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向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转换。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目标是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它是以个体自我文化意识为前提和依据的。因此,可以认为自我文化意识的确立是文化转型以及文化现代化的根本标志。当代中国文化转型总体发展趋势,是在此基础上的多元文化因子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全面现代化的深层障碍。本文从政治文化的涵义和作用的界定出发 ,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 ,探讨了创建新型政治文化对中国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并对如何创建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做了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综合与创新的关系,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只有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才能创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在我国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农村社会环境中,实施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在分析我国传统孝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部分农村现实情况,发现在历史上曾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我国传统孝文化在现今新农村建设中仍具有值得挖掘与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功效。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人文精神和西方的人文精神都立足于“以人为本” ,但其内涵和外延均有较大的差异。西方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中国文化在其早期就显示出非宗教性的品格特征———浓厚的人文精神。所以 ,由中西文化所形成的中西人格取向、道德价值观迥然不同。历史赋予我们当代人的使命是通过改造传统文化来发展现代化 ,而不是用现代化来嫁接传统文化 ,这是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曾发生过巨大的影响,至今仍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富的智力资源。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批评的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撞击中,去寻求合理的科学的认同和统一;在继承、扬弃、创新中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文明的、昂扬奋进的中国现代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8.
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近代没有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的自身特质中缺乏现代化的质料。传统文化缺乏民主与科学,西人之长吾人之短基于此。但这只是表层原因,总的根源在于“文化早熟”、“理性早启”。于是他提出了走上现代化的理论模式和实践模式,但最后都落空了。中国文化现代化模式的抉择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积淀的国家。因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中存在的同质性的不变因素,所以中国现代化每前进一步都要经过激烈的冲击和震荡,都要付出重大的代价。中国文化与现代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化的选择,现代化也面临着传统文化的选择。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推进现代化,我们应从二者的关系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怎样调整才能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