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的标志,长期以来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是代表着可信赖的、微型的、精致的高科技产品的形象。但是2000年以来,日本企业接连发生产品质量缺陷售后服务较差等问题,从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东芝笔记本事件,到三菱汽车存有严重安全隐患,再到松下GD92型手机大规模返修,以及日航公司粗暴对待中国旅客等一系列事件,使得“日本制造”形象迅速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瓦解。  相似文献   

2.
进入2008年中国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从奥运会到四川特大地震;从中国制造到温州企业家成批改行开煤矿;从2007年末中国股市的大牛市6000点到目前2700点关口徘徊;房价也是从高位下跳震荡。在4月份跌破3000点时,进入了股民看不懂的“猴市”,大量国外热钱流入。专家认为再持续10个交  相似文献   

3.
刘炜 《经理人》2010,(2):10-10
“中国制造”表面上是在做产品推陈出新,但实质上是同类“中国制造”在互相重复,从而产生竞争的“虚荣”,因为“中国制造”相信——你的产品不能大量销售,就不能被人广泛认知,就不能形成品牌。这就是中国至今缺乏国际品牌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2011年以来,对华发起的贸易调查继续呈高发态势,同时,以知识产权、技术性壁垒形式出现的摩擦也不断增多:产业不断升级的中国出口企业,也面临着日益升级的贸易摩擦,这些贸易摩擦,正从原来的中低端制造领域,上升到中高端制造领域——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正从传统的劳动密集行业向新兴产业扩展一只有掌握标准制定权,才可能摆脱被牵制地位,中国企业要立足国际市场,就要勇于布局中高端市场。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制造”与“中国品牌”2004年的广交会上,不少国外采购商都赞叹中国服装价格不错、质量也好,可当进一步问及与法国、意大利服装的比较时,他们都忍不住笑了,仿佛这之间根本不具可比性。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大鹏一言以蔽之:“中国制造”与“意大利制造”的差距不在于品牌,就在于制造。“中国制造”最终是要面向世界的。而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只有不到20%的价值是由品牌制造业所贡献的。中国工业经济联  相似文献   

6.
去年12月8-9日,"2007(第六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本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的主题定为"繁荣时期的领导力"。年会认为,在目前中国商业空前繁荣时期,中国企业界积累了二十多年的成就得到了大批量的爆发,多年的企业创造者通过全球资本市场实现了价值,中国商业作为一个整体被重估价值。中国正在经历从制造大国到消费大国再到投资大国的飞跃。然而,这也是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与危机的时期。中国企业市值增长的同时,其全球竞争力令人堪忧;中国企业得到了全球资本市场高溢价,而与之伴随的却是"中国制造"在海外广受质疑;中国经济已被纳入全球商业周期的轨道,繁荣之后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7.
黎冲森 《经理人》2008,(9):60-61
业内外对中国制造的现状和未来都非常担忧。事实上,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中国不仅仍然保持着成本优势,而且技术优势还在迅速提升。短期内中国制造难以被取代,很多专家表示,中国制造的优势至少还可以保持10年。  相似文献   

8.
<正>高质量是中国从"制造"到"创造"再到"智造"升级过程中,给全球经济带来的最大贡献之一。站在时间维度上,中国与世界的经贸合作结构巨变无比清晰。20年前,中国就被称为"世界工厂",实际上更多是"加工厂",吸纳的是全球低端加工业。全球制造业巨头们为了利用  相似文献   

9.
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各国都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国外纷纷提出“再工业化”“工业40”等计划.从我国情况来看,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到了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阶段.根据这些情况,我们要研究到底该以什么战略应对新一轮发展,如何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这就是制订《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考虑.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从低利润、低附加值迈向高利润、高附加值,让中国设计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中国设计这个概念非常好。但是要具体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1.
在五六年前,就有人提出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问题。当时有专家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有专家说不对,中国充其量只是“世界车间”或者说是“世界作坊”。从那时起,大家就认识到我国产品制造的量很大,但创新不足。我们长期依赖的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等,这些离创造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2.
文小开 《决策探索》2010,(23):40-42
“中国制造”的困境和挑战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和重组。其有两个标志性的结果:其一,全球性的政经力量发生了重组,G20取代G8成为应对全球性危机的平台。其二,产业竞争格局进一步深刻改变,昔日强大的“美国制造”出了问题,典型如底特律的汽车巨头破产、被重组:而一直独步天下的“日本制造”也出了问题,其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丰田汽车因质量问题发生全球召回事件。  相似文献   

13.
“世界制造中心”诞生于19世纪产业革命之后,经历了3次大转移,从英国到德国、美国,再到现在的日本,每次转移都标志着世界科技和制造业的一次飞跃。当前舆论认为“世界制造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首先要求该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在全球占有较大比重,制造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其次,工业品出口在全球占有较大份额;再次,应是当时工业技术世界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是主要新技术的发源地,并且由于技术进步迅速而具有相当高的生产率;最后,有在世界上规模能力居于前列的,具有世界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从国内工业产值占全球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制造”正在世界范围内崛起,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的现状,阐述了科技创新对“中国制造”的影响,并对如何进行科技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资源配置全球化和中国逐渐融入WTO体系的背景下,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态势日趋明显。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这里,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与“美国制造”、“日本制造”等相对的“中国制造”问题上。其实,在这里对接的中间形态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制造”。最近,这种“在中国制造”又趋于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通过在中国上市或跨国并购,直接利用中国国内资本这种方式完成。今年4  相似文献   

16.
2005年3月23日下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美国英特尔公司与深圳市东进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著作权纠纷案,此案被业界称为“2005年知识产权第一案”,备受关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知识产权正成为重要的产业竞争工具。当“中国制造”让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对手感到强大压力时,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他们遏制中国对手惯用的有效手段,而这也成为了中国企业的“成长烦恼”。  相似文献   

17.
<正>清查“伪中国特色”是对“中国特色”的保护。中国的“改革开放史”如果从1978年算起,二十八年以来被使用得最频繁、重复率最高、音量放得最大的词汇“中国特色”应位居榜首。当然,这也不是什么错儿。但那应当真是“中国特色”,是国粹。比如中国的书法,中国的戏剧,中国功夫,精美的中国菜肴,中国的建筑,中  相似文献   

18.
从中南海出新华门,往东走,过了 天安门,没有几公里就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被称为“中国脑库”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离中南海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开始下降.中国制造被贴上山寨、劣质的标签,如何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提升全球竞争力,成为首要任务.中国规划了制造业未来10年的顶层规划和路线图——“中国制造2025”.  相似文献   

20.
剧锦文 《领导文萃》2010,(16):140-143
“中国制造”已经成为时下一个世界性现象。但如果要给“中国制造”下一个较为科学定义的话,可能应该是这样:即原产地在中国,而市场在海外的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