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能力本位:内涵不断拓展的现代教育理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源于世界职教领域课程改革的“能力本位”被赋予新的内涵 ,成为现代教育的新理念。能力本位充分体现了人的发展本质规律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强调知识的内化与人的潜力的开发 ,强调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适应性 ,强调个性培养与发展社会过程。认知与发展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是能力本位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能力本位论     
源于世界职教领域课程改革的“能力本位”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新理念,能力本位充分体现了人的发展本质规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强调知识的内化与人的潜力的开发,强调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适应性,强调个性培养与发展的社会过程。认知与发展能力、创造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是能力本位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学界的代表人物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体系以及性质等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在调整对象与体系问题上,从现有理论来看,要么无法包容现实的经济法门类,要么把一些不该包括的内容纳入其中去了,而且各种争议观点基本上都可以从国外找到其理论渊源。我们应当详细考察我国现行经济法律的基本内容,对现实的法律进行分析,并结合作为学科研究对象的经济法的共性来归纳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体系。关于经济法的性质,尽管无须强调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但是,这种划分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的理论基本遵从着私法的个体本位,公法的国家本位和经济法的社会本位这样一条思路。我们认为,国家本位的提法过于宽泛,应当用“政府本位”取代国家本位。同时,应当从社会本位与社会主义的天然联系中理解中国经济法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会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少翀  陈凤 《东南学术》2001,(2):102-106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社会”已走近我们,但“网络社会”并不具有逻辑和价值的独立性,它只是现实社会的对象化和客观化,是现实社会的“镜像”,“网络人”也是现实人的一种“放大”。“网络社会”可以理解为人类追求自由而形成的一种“准真实集体”。本文以启蒙思想中的自然状态类比于网络社会目前混乱无序,并由此推论网络社会的前景应是现实与网络的良性互动,形成利人利己的网络社会公约,最终达到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与解放。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乎所有的社会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革,但是影响变革进程的阻力依然存在,这些阻力有来自观念的、思维方式的、体制的等等,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如何使人真正成其为人?这是一个严肃的哲学命题,也是一个重大的人学研究课题,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值得我们认真面对和思考。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学研究领域中的代表性人物,韩庆祥教授和其他学者一起开创了人学研究的新领域,首创“能力本位论”,“社会层级结构理论”,“公正为基、三维制衡理论”等,为解决如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如何培育公民社会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的《当代人类发展的深层问题与人学回应》、《能力本位论与当代中国发展》、《发展与代价》、《市场经济与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能力本位》、《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等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反响与实践意义的原创性成果,为我国人学理论做了大量建设性工作,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决策层的关注。他提出的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在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中得到充分印证,因此成为我国学术界“实践解读派”的一个主要代表。  相似文献   

6.
本位、西化与1935年文化论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是 1935年文化论战中各执一端的两种思潮。“本位文化”论的官方意识形态背景十分明显,但并不能脱离思想界整体西化的现实;而“全盘西化”论反映了自由知识分子与官方思想统制的疏远和背离,却并未丧失民族主义立场。因此这一论战更多地显示出“西化背景下的本位”和“民族立场上的西化”的复杂矛盾。  相似文献   

7.
现代“公民文化”对传统“臣民文化”的扬弃与超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中国社会 ,全球化已成为描述民族生存环境的最为重要的术语。受全球化所主导的未来社会必将是一个推崇新“公民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公民社会。奠基于生存本位基础上的新“公民文化”及其价值观 ,本质上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质的文化形态。它作为一种现代文化观念 ,标志着人由自在自发的自然状态走向自由自觉的主体存在状态 ;而作为对经济全球化的一种理论应对和民族文化可行性发展路径的策略设计 ,其现实践履 ,则离不开对具有现代“世界公民意识”的合格公民主体的培育及其文化创新实践的有效促动  相似文献   

8.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本文提出以“人格本位”“能力本位”为基础创建高职教育“双本位”人才培养模式,论述了“双本位”模式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特点、建构原则、基本思路。文章概括出“双本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我们党不仅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中西方文明冲突的挑战,而且面临着党内腐败和社会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挑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成为党的建设中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明确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这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  一、当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 从政观念落后。在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头脑中,占支配地位的从政观念还是“权本位”、“官本位”。一切以官职高低来衡量,甚至对下摆官谱,耍官威,不负责任,对上使官伎钻官道,…  相似文献   

10.
“新社会本位”教育试图改进当前学校教育中弥漫的个人主义、竞争至上、能力至上氛围,试图在学校建构一种公平的社会秩序,以合作代替竞争.“新社会本位”突显了自由的意义:在知识教育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学生思想的自由、求知的自由;在道德教育上,强调没有规则就没有理性,没有对话就没有规则,培养学生对基本道德法则的敬畏,发展学生的道德理性和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论全球化时代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宗豪 《河北学刊》2007,27(4):54-59
社会和谐是一个全球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全球化与全球社会现代化的相对一致和重合,促进了全球社会转型和社会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和谐社会构建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全球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平等与不公正矛盾突出,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造成了"社会关系紧张"。面对当今和谐建设中社会贫富分化、社会需求多元化、社会人际关系复杂化,而各级领导对社会认知的"经济化"和社会的"陌生化",以及社会管理弱化、社会整合的表面化现象,必须高度关注领导和领导集体普遍需求的能力,关注当今全球化时代提高领导管理社会、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捷 《学术探索》2006,(3):81-84
近年来,菲律宾一直处于动荡之中,阿罗约政权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这种持续的危机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但是不可忽视历史上独裁政权遗留下来的长期而消极的影响。本文认为,独裁阴影下政府能力的滑坡和“弱社会”的结构冲突严重并趋向碎片化,导致了今天菲律宾持续而严重的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应对国内外形势的挑战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改进党的执政机制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4.
要推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首先要从学生能力的培养入手,转变观念,使培养的人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对“能力培养”这一问题加以探讨,以确保该专业的正常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郑红娥  刘健 《云梦学刊》2010,31(4):61-66
在看待国家与社会关系上,不管是存在"强国家、弱社会"、"弱国家、强社会"以及"强国家、强社会"等实践模型的探讨,最关键在于确定国家与社会的合理限度。而从制度能力和职能范围两个方面出发,无疑是考察与确定国家与社会合理限度的有效视角。而制度能力维度的考察,又涉及到从国家的自主性、行动能力和国家的合法性三个方面考察国家与社会的合理限度。也正是围绕着制度能力与职能范围两方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演变,而风险社会的到来,又为反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6.
杨明 《理论界》2014,(9):142-145
现阶段已进入以信息爆炸为特征的"网络社会"。在此背景下,公共领导者信息能力的培养亦呈现出从信息获取转向信息提炼、从个人信息素养提升转向信息支撑体系建构与驾驭、从以事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等方面的新转向。因此应创新思路,着重从提升领导者个人信息能力、促进政府内部信息机构的改革、鼓励私营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参与信息生产和供给的竞争、鼓励信息供给的多渠道分流和互补、有意识地促进专业人员学科基础的多元互补等方面加以建构。  相似文献   

17.
动态能力理论的提出与企业对持续竞争优势的追求直接相关,对动态能力的生成机制及其组织要求的探讨有助于研究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通过对核心能力、动态能力与动态竞争优势等概念的辨析,可以得出动态能力本质上是动态的组织能力这一命题。动态的组织能力的生成或培养需要企业构建适应动态竞争要求的组织机制,而这种组织机制至少由环境感知机制、学习吸收机制和资源整合机制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交往能力做为大学生必备的综合素质之一,逐渐引起各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由于社会、家庭、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医学毕业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普遍低于社会期望值。针对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如何加强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初步的探讨,以供医学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立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而“和谐”是一个带有美学意义的概念。将和谐社会纳入美学视野,是由二者的本质和内涵决定的,也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美与和谐的思想密切相联的。美学的丰富内涵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深刻的启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以人为本”为本质要求、以和谐文化为精神支柱、以人与社会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0.
当代市民社会理论语境下的行业协会及其中介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市民社会理论继承了近代市民社会理论将“国家-社会”二分法作为市民社会实体存在的依据,继而进一步提出了“国家-市民社会-经济”三分法,并在此基础上界定市民社会,把市民社会指向与政治国家、市场社会相并立的第三域,社会中个组织构成市民社会的主体。行业协会一直是市民社会理论构戍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是市民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在社会发展的实践中,行业协会具有联结市场和政府的中介功能,是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下的中间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