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垂拱而治是治国的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努力的方向。中国古代爆发过很多次农民起义,证明以前的社会还没发展到垂拱而治的程度。客观上,那时候统治者的思想理念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都不具备垂拱而治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颇具争议的枭雄,袁世凯绝非三国时期的司马懿或曹操可简单比拟.一方面,袁世凯的非凡事功难掩其道德败笔;另一方面,袁世凯的道义之失同样也不能抹杀其纵横捭阖的韬略与卓越的治事治军之才.袁世凯23岁就果断解决朝鲜兵变,被西方国家的一些人称为当时"中国唯一懂点军事的人".在他的手中,中国延续千年的封建科举制度终结,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灰飞烟灭.  相似文献   

3.
宁蒗跨越俗称小凉山的云南省宁蒗县,历史上曾被外界称为"天下神奇诡秘杂揉之处,孤悬江外情形特殊之区",是个由原始共耕制、奴隶制和封建领主制等多种社会形态共存,经过民主改革于1956年成立彝族自治县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县份(简称民族直过区),这种"隔夜不同天,一步跨千年"的历史性嬗变,是人类社会发展形态中的特例,系全国第一批272个贫困  相似文献   

4.
徐振余 《决策》2012,(Z1):82-83
我们在惊叹汉文帝刘恒高超的政治手腕和社稷之术时,却鲜有人知道这个创造辉煌的人物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通过"投票"选举出来的皇帝。公元前180年,刘恒登上大汉王朝皇帝的宝座,他就是在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汉文帝。汉文帝在位期间,是汉朝从国家战乱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他和儿子汉景帝统治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诞生了自秦朝大一统后第一个彪炳史册的封建盛  相似文献   

5.
"仁义礼智信"做为中国传统道德精髓,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并产生过深远影响,剔除其封建宗法和等级制度等因素,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其不可忽视的现实借鉴意义。随着社会的变迁应该赋予它们新时代的内涵和阐释。  相似文献   

6.
田孝亮 《决策探索》2008,(22):59-59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制度,它是随周代分封制的确立而发展起来的,对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近年来,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本文拟对宗法制起源、宗统与君统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鬼今 《领导文萃》2013,(18):84-88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戴上"阶级"分析的眼镜去观察各类人群变成了一种习惯,谁一旦被扣上"剥削阶级"这顶帽子,就如惹上瘟疫。实际上,谈"阶级"首先得知道什么是"贵族",才能依次划分出个三六九等来。用这个标准看中国史,秦朝以前还讲"封建",什么是"封建"?简单说,就是皇上按血缘尊贵亲疏远近割出一块  相似文献   

8.
在经历了太多的"质量门"、"安全门"、"暴利门"、"炫富门"之后,当今中国,一提到商人,有太多的人总是习惯地、自然而然地与"奸"联系在一起——"无奸不商,无商不奸". 于是乎,"奸商"成为了中国老百姓堂而皇之的"仇富"理由,也成了中国商人脸上一张永远抹不掉的耻辱标签. 显然,老百姓所仇视的"奸商",是指那些专靠耍小聪明,专靠坑蒙拐骗,专靠制假造假,专靠短斤少两而发迹的那部分商家或商人.这类"奸商"的明显特征是:一玩伎俩,二损人利已.比如,本期杂志《"有限合伙"陷阱多多》一文中所披露的"中鼎财富"、"北京中铭源"、"品今财富"之流,他们串通银行,以理财之名,行骗财之实,骗取资金成千上亿,使得众多投资者血本无归……这样的"奸商",理应鄙视和唾骂,甚至可以"人人得而诛之".  相似文献   

9.
廖新波 《决策》2007,(12):59-59
我在健康讲座开场白时用的是中医理论来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归转.自古以来为民众保健防病所重视.中国古代的养生之道,内容丰富,立论精湛,然诸多论述散载于各种古籍文献,给今人以启示. 老子《道德经》主张顺乎自然,清境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知足常乐.庄子的"清静无为"就是指清心寡欲,指对万物发展不加干预,任其发展.管子养生思想认为"静胜躁","静则得之,躁则失之",且提倡"老则长虑",若"老不长虑,困乃竭".即老人如不经常动脑思考问题的话,就会很快变得呆顿,促使衰老.  相似文献   

10.
韩立坚 《领导科学》2007,(21):52-53
明太祖朱元璋在治贪方面是异常坚决的,其责贪之烈、律贪之严、惩贪之狠、反贪之久、治贪之效,在封建帝王中无人能出其右,称他为"反贪一帝",一点也不为  相似文献   

11.
正射艺是中国传统的射箭运动,为"六艺"之首,是男子所必习之技艺。我国古代非常重视射艺,主要原因在于"射"不仅是动作,是技艺、本事,更重要的是"礼"的一种体现。由袁俊杰编著、科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两周射礼研究》一书,详细论述射礼的发展及特点,并对其时代背景及社会制度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射礼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及运用做出了科学预判。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新华社以"中国经济应警惕虚胖,沾沾自喜无益改革发展"为题,指出我国经济虽在多项指标上实现"赶英超美",但实际上仍有众多问题不可忽视。其实,不仅是经济工作要防范"虚胖",少数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虚胖"问题同样应该引起高度警觉。当前,一些领导干部的"虚胖"主要表现为五种形式:一是"精神虚胖"。有的领导干部党性教育流于形式,口口声声马列主义,内心却对共产主义半信半疑。有的精神萎靡、贪图物质享受;有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混日子;有的"不问苍生问鬼神",封建迷  相似文献   

13.
正"使功不如使过"是中国古代用人智慧的精髓之一。《论语》中讲:"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对于下属犯的错误,不能一概论之,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甄别引导。"使功不如使过"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后又在《唐书·李靖传》中出现,其本义指使用有功之人不如使用犯过错误的人。从历史上记载的事例来看,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遵循这种用人之道很多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使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正>在领导与管理运筹决策方面,中国古代"道"的哲学(本文称"道学")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特别是在"用势"方面,中国古代各流派战略家和政治家都有极其高深的论述。《孙子兵法·势篇》说:"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道学中的"任势",即我们今天常说的"用势",是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180年,刘恒登上大汉王朝皇帝的宝座,他就是在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汉文帝.汉文帝在位期间,是汉朝从国家战乱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他和儿子汉景帝统治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诞生了自秦朝大一统后第一个彪炳史册的封建盛世"文景之治".刘恒,我们在惊叹他高超的政治手腕和社稷之术时,却鲜有人知道这个创造辉煌的人物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通过投票选举出来的皇帝.  相似文献   

16.
<正>项羽,中国古代著名将领及政治人物,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大破秦军。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项羽的勇武古今无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之一,"霸王"一词,专指项羽。但可惜的是,在楚汉战争中,项羽为汉高祖刘邦所败,于乌江自刎而死。剖析项羽的失败,其性格上的缺陷是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制度,它是随周代分封制的确立而发展起来的,对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近年来,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本文拟对宗法制起源、宗统与君统的关系进行探讨。一、宗法制的起源要想弄清宗法制的起源问题,首先得把氏族和宗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悔过"有两种:一种叫"前悔",就是对自身尚未形成或已形成的"错""过",防之、戒之;另一种是"后悔",大肆贪污腐败,在入狱时,出现"悔恨"性的"后悔"。"前悔"与"后悔"既对立又统一。不"后悔",必"前悔";有"前悔",无"后悔";强化"前悔",杜绝"后悔";是否"后悔",取决于"前悔"。这就是"前悔"之甜与"后悔"之苦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9.
李阳 《领导科学》2012,(33):30-31
在中国古代浩瀚的历史文献中,"廉"是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着一种政治思想主张和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一直受到圣人君子的崇尚.正是古代廉政思想的不断积累和发展创新,才形成了较为丰富的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可以说,中国古代廉政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形成和政治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一、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形成 据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记载,帝尧的治国思想中已有了为政者要勤政、节用、爱民、尚贤等多层次含义,由此得知,廉政意识诞生于文明之初.随着国家形态的日渐成熟,廉政思想逐渐形成,到春秋战国时期,廉政思想开始了多元化发展.先秦诸子百家对"廉政"众说纷纭,见解各异,而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儒、墨、道、法四家,他们的廉政思想对后世的廉政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个考试大国,也是考试制度的创始国,科举考试制度是我国封建时期的重要考试制度,在我国封建历史时期延续了1300多年,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日益广泛地在中国传播,传统的科举制度不仅满足不了清王朝搜罗人才的需要,而且日益成为教育、科学和文化发展的障碍,终于在1905年被废除。从1934年到1942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用了八年时间开展了"八年研究"这一美国教育史上最为广泛的调查研究活动,在"八年研究"中,"教育评价"这一术语首次被使用,并把教育评价纳入课程与教学的编制理论之中,使其评价成为课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