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金融体系不健全和资金不足.文章认为,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从两者作用机理的分析可以看出,风险投资有效弥补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缺口,促进高校科研面向市场,同时对理顺高校科技企业的产权关系,减少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提高高校科技企业后续融资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科研成果转化效果不理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现状,以内蒙古高校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体制机制上进行了深刻剖析.提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措施,并就如何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是中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然而,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仍然很低,主要表现为高校科技成果可转化的成果少和可转化成果中实现产业化的少。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因主要是市场结合度低、投入不足、知识扩散机制不健全和文化与体制的局限等。因此,改进科技管理模式,使科研从“橄榄型”变成“沙漏型”;建立开放的学术氛围、开放的用人机制和开放的大学边界以形成开放型的大学,使高校真正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建立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和健全创新服务机构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国家促进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必经之路。在构建了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十四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详细考量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对其技术有效性及规模有效性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些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整体效率不平衡,主要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无效引起。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并不理想,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创新链条缺乏总体布局、科技研发市场意识不强、资金不足、政策法规不健全和中介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善等。应借鉴美国高校的成功经验做法,建立健全科研人员考评机制,完善法规体系,加强资金支持,加大税收政策优惠力度以及提高科技中介服务水平,以逐步提升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6.
从安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安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低的主要制约因素为缺乏资金、成果技术不成熟、企业对成果的吸纳力不强、成果偏离市场需求、成果评价不可靠、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成果转化中介服务不健全、技术市场发育不成熟,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校产学研合作在我国已启动多年,但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法规体系和政策不完善,科技成果推广体系不健全,利益分配格局和责任不明晰,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等。文章提出高校产学研合作要加强政策保障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信息沟通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机制建设,并探讨了近几年来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研究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成果转化机制、成果转化基金和成果本身存在的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稳定、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探讨并提出了加速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如改革农业科研管理体制、优化农业科技投入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等。旨在为我国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之一,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科技成果对区域创新的贡献度,已成为江苏高校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区域创新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现状为政策导向初步建立,转化平台体系趋于完善,转化服务渠道不断拓展;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区域分布不均、科技创新协调机制不健全等;其制约因素主要为重视基础理论而弱化了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科技资源不能很好地优化组合等。应从考核体系、激励机制、风险投资、建立中试基地和专业化技术转移队伍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10.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重点学科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价值取向有偏差、管理机制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应当创新重点学科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机制,加强宣传引导,严格立项申报,提高指标权重,强化过程监管,做好对接服务,健全管理体制,促进重点学科科技成果转化,增强高校重点学科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者创立、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发展动力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毛泽东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邓小平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又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不断重复着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技术发展怪圈。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 ,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单靠孤立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已经不能跟上科技创新的发展步伐。提出了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促进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创新型社会,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四大作用:动力作用、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协调作用。在创新型社会的建设中,可以通过下述五大途径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创新型社会中的作用:以观念创新引导制度创新;以社科理论创新促进社会进步;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促进社会进步;以文化创新营造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理论源泉、实践动力和思想路径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体化的思想原则和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理论源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需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得以孕育、萌发、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动力;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思想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增长驱动力、劳动力禀赋、产业结构、技术选择、资源环境等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需要构筑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以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经济增长的实现路径,以收入分配结构优化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技术创新贵在持续,也难在持续。只有持续不断地推出新的技术创新项目,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而有必要研究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模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模式与技术创新动力模式最大的差异在于如何确保企业具备持续不断的动力来进行技术创新,而非在一段时间内推出一两个创新项目而享受创新垄断利润。因此,在设计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机制时有必要引入制度因素,只有做出合适的制度安排才能确保企业创新动力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创新教育的培养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和提高,从而达到促进和提高素质的目的,面对全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国际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中国教育必须尽快实现跨世纪的历史性转型,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界的主旋律,也是教育自身"升级换代"的要求。在当前,中国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处理好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的关系,把创新教育当作素质教育的核心。仅仅对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小修小补,不可能真正实施人们所期望的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8.
好奇在认识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其中最基本的是以下三种作用 :好奇是认识开始的驱动力 ,是推动人积极地认识的内在动力 ,是通向真理的内在环节。任何科学好奇只能来源于实践 ,并且 ,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它的积极探索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2000年至2009年高技术产业相关面板数据,构建了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即技术进步指数和综合效率改善指数,并由此对高技术产业R&D的生产率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高技术产业的各行业发展并不均衡,部分行业生产率发展波动较大.而另一部分则相对稳定.整体来看,高技术产业的生产率各指数表现较稳定,同时发现2000- 2004年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而2005-2009年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来看,主要支撑动力是来源于技术进步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