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阶段的股份合作制是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而产生的,并作为乡镇企业制度的创新形式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也可以把股份合作制作为“抓大放小”中“放小搞活”国有小企业的有效形式。股份合作制基本上是一种合作制企业,是与社会化程度较低的生产经营相适应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合作制具有以下特点:(1)股份合作制是股份制和合作制的有机结合,是采取股份制一些作法的合作经济组织;(2)在股份合作制企业中,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相结合,而以劳动合作为基础;(3)在分配上,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  相似文献   

2.
股份合作制是公有制实现形式之一,是企业组织创新形式。股份合作制既不同于传统的股份制,也不同于合作制,它的本质是劳资合作。股份合作制不仅适用于小型企业,也适用于大中企业。股份合作制的发展方向就是在全要素股本化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广义的股份制即泛股制。  相似文献   

3.
股份合作经济是改革开放大潮中我国城乡涌现出的一种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其主要特征是股份制与合作制“杂交”组合而孕育成独立的经济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我们要在改革的实践中使其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4.
股份合作制企业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产生的一种全新的企业形式,是传统的合作制经济与股份制经济的良好结合,由于其所具有的一些优点,在我国市场经济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在其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更好地对股份合作制企业进行规范,才能使其更好地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问题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着签约双方地位的非对等性、契约本身的非完善性以及契约执行过程中的败德问题.将合作制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对分散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并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增加农户在产业化经营中的收益.但同时,合作制的制度缺陷促使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即集合作制与股份制特征于一身的股份合作制的引入,它不仅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促使公司和农户增加资产专用性投资,稳定契约,减少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创新在于通过股份制的利益机制联结农民,通过合作机制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重塑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农村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农民的一个创造,它是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产生的。业已引起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创新,并为消除城乡分离、工农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推动农村产权制度变革,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   一、农村股份合作制及其特征 农业股份合作制是兼有股份制与合作制两种经济的特点。股份企业是生产要素资金的联合,合作制企业是以劳动为主的联合。股份合作制,既有资金的联合,又有劳动的联合;收益分配上,既按劳分配,又按股分红。因此说农业股份合作制…  相似文献   

7.
股份合作制是在我国农村深化改革和发展商品经济中涌现了来的,把合作制成员参加劳动、按劳分配和提取公共积累与股份制筹集资金、按股分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它完善和发展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股份合作企业,是股份制度在合作经济发展中的具体运行形式,是在我国深化农村改革和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合作企业的基本特征是:采用股份制形式、运用股份制运行机理、注入合作制内涵,把股份制以资本联合为主的特征与合作制以劳动联合为主的特征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灵活有效的要素聚集和资源配置机制。股份合作制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在企业运行上有什么特点?在股份合作制企业规范过程中应注意解决哪些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股份合作制作为我国城乡集体企业在改革中新的探索和创造,近年来的发展极为迅速。但这种企业组织形式能否成为一种规范的企业制度,究竟能持续多久,理论界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集体企业的现实状况出发,科学地分析了股份合作制不可能迅速地转化为股份制,也不可能完全退回到传统的合作制,且其适用范围呈扩展趋势。由此得出结论:股份合作制在我国较长时期内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关于合作金融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合作金融理论发展与制度创新,给了我们以有益的启示。我国合作金融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进行体制创新,走合作制与商业性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建立公司法人制度,完善经济法人治理结构,对原有信用合作社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及其他配套改革,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股份合作制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集股份制形式与合作制形式的优点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合作制有三个基本特征。它是乡镇企业寻求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乡镇企业中发展股份合作制应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凡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普遍采用股份制这种企业财产组织形式。我国当前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阶段,力争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环节来抓,理所当然应该借鉴股份制这种组织形式。但是我国的国有小企业、城市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积极推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大劳动群众在改革过程中独创的股份合作制这种新型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3.
股份合作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本文客观评价了股份合作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意义;对股份合作经济中所包含的股份制因素和合作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我国股份合作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及它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列宁晚期“合作制的社会主义”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制的社会主义”是列宁首次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关于落后国家发展与现代化的理论构想。列宁认为 ,落后国家通过合作制 ,并且仅仅通过合作制就可以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列宁提出的这一构想自有其深刻的思想背景 ,是其晚期思想的重大转折 ,标志着列宁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全新探索。同时 ,它对于具有相似情况的我国今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及合作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合作制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现代化道路 ,是富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剖析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新中国两个阶段的两种命运——建国之初到改革开放前极力发展合作制与改革开放之后鼓励发展股份制,究其深层原因,根据《资本论》中合作制与股份制经济思想对其现状分析探讨发现:其相同点在于都是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不同点在于资本因素与劳动因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导地位不一样,但合作制与股份制相互融合是必然趋势。指出只有合作制与股份制平行协调发展,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列车平稳行进。  相似文献   

16.
股份合作企业是指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单位或劳动者,按照协议,以资金、实物、技术等生产要素为股份,自愿合股组成的经济组织,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如在联合上,股份制是资金的联合,合作制是劳动的联合,而股份合作制是劳资双联;在收益分配上,股份制是按资分配,合作制是按劳分配,而股份合作制是劳资兼顾,在企业管理上,股份制实行一股一票,合作制实行一人一票,而股份合作制实行劳股结合制;在经营目标上,股份制追求尽可能多的资产收益,合作制追求劳动集体更多的共同利益,而股份合作制力求兼顾这两方面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股份合作制是在既定的经济、政治环境下所创造的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是我国当前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广大群众在改革实践中自我创造出来的一种企业模式,具有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从制度层面上看,这种组织形式本身又进一步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泛而多样化的组织选择空间,它是对农村集体经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一种转换,也可以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次制度性跃迁.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制度局限性日益显现,这种局限性客观上也影响了其制度绩效的释放.实际上,股份合作制不能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代表成分、基本成分,只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选择,股份制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论组织的转型:从控制到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人类开启了后工业化的进程,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将会突出社会合作的主旋律,即实现从社会控制向社会合作的转变.在整个工业社会,组织是实现社会控制的工具,而组织自身也是一个控制系统.在社会的变革中,组织将会首先实现从控制导向到合作导向的转变.合作制组织将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一种主导性的组织形式,特别是进入2l世纪后.社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迅速增长都在呼唤着合作制组织这种新的组织形式,因而需要从社会变革的要求中去发现建构合作制组织的理论方案.  相似文献   

19.
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农民继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创新,是在推进农村经济和发展乡镇企业过程中的发明创造,它兼容了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基本特征,实现了资本与劳动的有机结合,适应了当前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已成为我国乡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并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本文结合对北京市乡村集体企业改制的考察,对乡村集体企业改制中的若干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乡村集体企业进行股 份合作制改造的直接动因 乡村集体企业主要是指乡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举办的企业,包括乡办企业和村办企…  相似文献   

20.
合作社的发展与股份合作制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发展的角度 ,通过对近年来欧美出现的所谓新型合作社和我国的股份合作制组织在基本特征和运行原则方面的对比分析 ,认为二者是本质相同的一类事物 ,都是合作制经济和股份制经济融合的产物 ,是传统合作社为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而做出的自我调整 ,代表了合作社发展的方向 ,必须对其加以积极的引导与扶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