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论顾炎武的离析唐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顾炎武的离析唐韵,一般学者认为主要体现在《唐韵正》中,而且其研究者多对顾炎武离析唐韵的得失进行评判。本文认为顾炎武首先是以《诗经》用韵为基础来离析唐韵,再在《唐韵正》中扩大离析范围,并综合利用多种材料和手段,来离析唐韵。认真总结顾炎武离析唐韵的古音研究方法,对于我们认识顾炎武的古音学成就以及研究古音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诗经》中不再押韵的韵脚字,江永把它们归结为方言的不同读音。在《古韵标准》中,江永屡次提到"方音假借"、"方音偶借"的概念,以此为对象,可以研究其与后来段玉裁提出的"合韵"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沈约诗文用韵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沈约诗文用韵,旨在得出其用韵概况,以期了解其用韵分部与《广韵》分部之关系。通过圈联、归纳韵脚,沈音共得四十六部。阴声韵十七部、阳声韵十四部、入声韵十五部。把沈音韵部与《广韵》韵目相比较,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区别有四点,如《广韵》开合口分为两韵的,沈音同为一部;《广韵》中重韵,沈音中未见。四声分用。  相似文献   

4.
段玉裁谓"音韵之不同,必论其世.约而言之:唐虞夏商周秦汉为一时;汉武帝后自汉末为一时;魏晋宋齐梁陈隋为一时.古人之文具在,凡音转、音变、四声,其迁移之时代皆可寻究"(《六书音韵表》).段氏古韵之分期盖可从也.《四库全书提要》云:"言古韵者自吴棫.然《韵补》一书,庞杂割裂,谬种流传,古韵乃以益乱.国朝顾炎武作《诗本音》,江永作《古韵标准》,以经证经,始廓清妄论.而开除先路,则此书实为首功."然吴棫之  相似文献   

5.
《音学五书》、《六书音均表》是清代古音学的代表作,成就有二:理论创新和古音音韵系统的初步建立。前者包括高举明陈第"古音时地说旗帜,还原古音音韵本来面貌"和"采用离析唐韵、以谐声系统归纳古韵分部、本证旁证推论的科学方法进行古韵分部";后者包括"清代古韵分部的历史发展"、"按照古音的‘敛侈’重排韵部顺序"、"四声之论"和"入声韵和阳声韵的搭配"四点。  相似文献   

6.
<唐韵正>是顾炎武<音学五书>的第四部分,顾炎武在<音学五书序>中说:"于是据唐人以正宋人之失,据古经以正沈氏唐人之失……而一一以古音定之,为唐韵正二十卷."今音是指中古音,古音是指上古音,但是其今音注音所使用的反切却并没有照搬<唐韵>或者<广韵>,而是参照<广韵>音系,自己为被切字注音,所以在注音时就产生了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就顾炎武注音的声母进行分析,以<唐韵正·去声卷>里今音的反切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分析其注音时切字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顾炎武对《诗经》韵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炎武为清代古音学的“开山之祖”,其《日知录》和《音学五书》对《诗经》韵例也多有研究。虽然自唐宋以来,人们对《诗经》韵例已多有言及,但所论或零碎,或不够精当。顾炎武博采众长,为研究古韵而对《诗经》韵例作了精深的研究。其研究对江永、孔广森著《诗经》韵例之文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些研究顾炎武古音学的文章对此比较忽视,鲜见提及。  相似文献   

8.
上古音研究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清代可以说是对上古音研究贡献最大的一个时期。清代古音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古韵分部的研究上,而通过《诗经》押韵来推求古韵则是研究古韵分部的一条重要途径。古音学家们在辨析古韵分合、建立古音体系时都毫无例外地要利用这条途径。每位古音学家对古音的认识水平、审辨能力,都  相似文献   

9.
江有诰《诗经韵读》与王力《诗经韵读》用韵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统计法,全面统计了江有诰《诗经韵读》与王力《诗经韵读》的用韵,发现两部《诗经韵读》用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韵脚字入韵字理解不同;非韵脚字是否入韵处理不同;韵脚与非韵脚是否押韵理解不一。通过比较发现,王力先生《诗经韵读》对江有诰《诗经韵读》有匡补之功,他订正了江氏的诸多纰缪,可谓“前修未密,后出转精”。此外,江氏于个别篇章的用韵的分析是正确的,而王先生的分析尚有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0.
邈真赞是唐五代时期敦煌当地文人写给当地人看的有韵之文,所以,它的用韵现象必然是当地当时实际语音的反映.联系邈真赞的韵脚字,我们可以获得唐五代西北方音的极有价值的资料.《广韵》有七十三个韵的字出现于赞文的韵脚,这些韵脚字可以分为十五部,即阴声韵六部、阳声韵六部、入声韵三部.与《广韵》相比,邈真赞的韵部系统发生了重大变化:有的韵部已经合并,有的韵部发生了转移.  相似文献   

11.
冬部归向的时代和地域特点与上古楚方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1.上古冬部因时期和地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归向:先秦时期在西北方言中近于侵部,在东南楚方言中近于东部;2.战国以后东、冬、阳三部互通成为楚方言的一大特色;3.幽部兼通东、冬、阳三部,是上古楚方言的又一特点;4.现代湘、赣方言“农(犭农)”二字的读音与上古楚方音相关。 1 在上古韵部的划分中,冬部的独立与否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冬部与东、侵两部的关系从清儒到现代学者一直聚讼未决。或以东、冬不分,如顾炎武《古音表》、江永《古韵标准》、段玉裁(早年)《六书音韵表》、戴震《答段若膺论韵书》、王念孙(早年)《与李方伯书》、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于省吾(释(?)、吕兼论古韵东冬的分  相似文献   

12.
江有诰被誉为清代古音学的巨星,《诗经韵读》是江氏研究上古音的核心材料,其中包含着江氏诸多古音学理论。以《诗经韵读》体例为依据,采用内部互证法,对江氏《诗经韵读》进行校勘,发现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将韵脚字漏圈或误圈;个别字因形近而错误;个别韵脚字的归部标识有误。  相似文献   

13.
通过通考上古有韵之文对顾氏《唐韵正》中“熊”“华”二字略加缀辑,并对其中滞疑之处予以补证,使此著作更加充实、丰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毛诗古音考》的体例讨论了两个问题 :(一 )《毛诗古音考》收入的 50 3个字的顺序。陈第收入正文的 50 3个字一般以《诗》三百篇为序 ,每篇诗收多字的 ,以原章节为序 ,只是每章中先收韵脚字 ,后收非韵脚字 ,有 4处例外。 (二 )每个被考字所引书证采取的顺序。本证是“诗自相证” ,从收入字的诗篇起 ,以《诗》为序排列。旁证是“采之他书” ,多以时间为序排列。  相似文献   

15.
顾炎武《古音表》中“并入”和“收入”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炎武是我国古音学的奠基人。他积三十年功力而探求古韵,写成长章巨制《音学五书》。顾炎武《音学五书·古音表》中有两个重要概念,并入和收入。从前研究上古音的学者对它们不大注意,但据我们看来,这两个术语的设置正是顾氏观察语音现象的慧眼独具之处。他的古音研究一方面注意韵文材料的归纳,并旁及文字的谐声现象,因而得出古音十部;另一方面,他吸收陈第的理论,认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鉴于上古韵文押韵系统与中古二○六韵分韵的差异而对今音进行了离  相似文献   

16.
反切注音法是我国长时期使用的一种传统注音方法,它的特点是用两个汉字去拼切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用它表声;反切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用它表韵和调。《广韵》中的每个小韵都注有表示读音的反切,共3872个。清代陈澧创造“反切系联法”,将《广韵》中这些反切的上字进行系联,得出了当时的声母系统,将其中的下字进行系联,得出了韵母系统。所以从陈澧以降,凡研究《广韵》  相似文献   

17.
段玉裁谓“音韵之不同,必论其世。约而言之:唐虞夏商周秦汉为一时;汉武帝后自汉末为一时;魏晋宋齐梁陈隋为一时。古人之文具在,凡音转、音变、四声,其迁移之时代皆可寻究”(《六书音韵表》)。段氏古韵之分期盖可从也。《四库全书提要》云:“言古韵者自吴械。然《韵补》一书,庞杂割裂,谬种流传,占韵乃以益乱。国朝顾炎武作《诗本音》,江永作《古韵标准》,以经证经,始廓清妄论。而开除先路,则此书实为首功。”然吴棫之论古音,实仅于《广韵》部目注明其通转而已。其后,宋·郑庠作《古音辨》,分古韵为六部:阳、支、先、虞、尤、覃。以郑书早佚,故其详未之知也。  相似文献   

18.
《古韵标准》是清代学者江永研究古音分部的力作。《古韵标准》一书涉及的方言材料很多,通过初步整理,可以把江永使用的方言材料归纳为五种类型:(1)直接阐述方言的重要性;(2)以方音证明语音的演变;(3)以方音说明方言和通语的语音对应;(4)以方音证明古音的分合关系;(5)用方音解释古韵特例。江永“方言比证”的研究思路,实际上要超过欧洲语言学家一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19.
戴震从分析《广韵》系统入手,区别等韵洪细与韵类异同,创古韵二十五部之说,戴氏古韵分部的最大特色是一个整齐的阴阳入互配系统,他提出了正转,对转之法,戴氏在他的韵目分析上虽有一定的不足,但他的古音分部对后世的影响却是极大的。从戴氏的九类二十五部到黄侃二十八部,到王力二十九部,相承线索的很清楚的。  相似文献   

20.
《切韵》承前代韵书,分“东”“冬”为二部,顾炎武《音论》说:“所谓一东二冬三锺者,乃隋唐以前相传之谱”,此后凡属《切韵》一系的韵书,“东”“冬”之分,均相沿不废。参与《切韵》撰作的颜之推说:“河北切攻字为古琮,与工公功三字不同,殊为僻也。”颜氏为审音高手,他以为“攻”字切“古琮”(冬韵),不同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