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hs-CRP,NSE,TNF-a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急性脑血管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保护神经细胞、降压降糖、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卒中评分量表NIHSS、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评分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MMSE,Fugl-Meyer评分分别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SE,Fugl-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hs-CRP,NSE,TNF-a水平分别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NSE、TNF-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减少了hs-CRP,NSE,TNF-a水平,改善了神经功能损伤,提高了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并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FMA,BI与NIHSS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治疗之后,观察组的FMA与BI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NIHS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并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并康复治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同时还能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中针灸联合超短波物理疗法对上肢运动功能及自发性疼痛的影响。方法纳入社区就诊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83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1例)和研究组(n=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基础疗法联合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超短波物理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和MBI指数,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FMA评分和VAS评分以及临床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各自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MMSE评分和MBI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信仰/精神、环境、社会关系、独立性、心理、生理等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各自治疗前(P0.05),研究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有统计学差异(χ~2=5.673,P0.05)。结论针灸联合超短波物理疗法可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减轻患者自发性疼痛程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及使用多功能神经康复治疗仪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对82例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综合康复组)予以综合康复训练,并辅以多功能神经康复治疗仪,应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SSA)量表同74例未进行神经康复治疗仪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综合康复组的吸入性肺炎发病率为6.1%,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8.1%;综合康复组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为81.1%。综合康复组的治疗后的SS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的评分(t=12.02,P0.01),也高于对照组的评分(t=2.48,P=0.01)。两组相比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4.68,P=0.02)。结论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训练和多功能神经康复治疗仪刺激,可以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视觉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鞍山市中心医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视觉训练组和常规训练组,每组患者各40例。常规训练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视觉训练组增加视觉训练,比较治疗前后患者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接近,经统计学检验显示上述3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视觉训练组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常规训练组,经统计学检验显示上述3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视觉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血清炎性标记物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研究组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同时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白介素-6(IL-6)、可溶性P选择素(PS)等血清炎性标记物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且Barthel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49%,高于参照组的77.14%,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略高于参照组的14.29%,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Hs-CRP、IL-6、PS等血清炎性标记物水平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血清炎性标记物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氯吡格雷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效果显著,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护工角色扮演与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相关性.方法 选取62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对其护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对照组31例,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定、MMSE积分评定.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Barthel指数、MMSE评分均有所提高,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 对护工进行偏瘫患者日常生活照料、作业康复治疗、心理疏导等知识的培训,能很好的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吞咽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之前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降为1.80±0.84,对照组为2.75±1.06,观察组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有35例显效,5例有效,总有效率为100.00%,而对照组中仅有26例显效,9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7.50%,可见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更显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障碍,恢复和重建吞咽反射弧,改善吞咽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Fugl-Meyer评测法(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治疗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05%(P0.05)。治疗前,两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FMA、NIHSS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FMA、NIHSS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PT、APTT、TT及FIB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SE、S100β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认知干预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疗效指标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前往辽宁省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177例,按其住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及对照组(88例),两组对象均接受我科急性脑卒中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另加早期认知干预(注意力、记忆力、计算力、思维推理训练及矫正失用症、失认症),治疗前后接受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问卷(MMSE)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MBI)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o CA总分、MMSE总分及MBI总分无明显区别(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同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早期认知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尿激酶治疗50例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时期NIHSS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5例不良反应病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尿激酶治疗,有效提升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悬吊核心肌群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方法将入选的82例恢复期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并应用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针对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受损,对照组选择常用的Bobath躯干控制训练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执行悬吊核心肌群训练进行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躯干控制Sheikn评分、平衡功能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躯干控制Sheikn评分、平衡功能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Holden步行功能等级及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Holden步行功能等级及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核心肌群训练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躯干控制、平衡能力,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较常用的Bobath躯干控制训练方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期非大面积心源性脑梗死治疗中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临床疗效的对比。方法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79例非大面积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按照不同的治疗原则把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7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42例患者给予LMWHN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NIHSS减分率、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第21天的NIHSS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NIHSS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聚集度、全血比黏度和红细胞压积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4天研究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m RS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u=710,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70.27%vs.92.86%)对比有统计学差异(χ~2=3.309,P0.05)。两组患者出血转化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再发梗死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期非大面积心源性脑梗死治疗中,低分子肝素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有效恢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降低出血转化率和再发梗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梗死患者84例,分别采用氯吡格雷(对照组)和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观察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14.6±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7.5±3.9分),BI指数(63.8±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5.4±7.3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过3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可有效缓解患者脑部缺血缺氧状态,有利于控制神经功能持续受损并促进其康复,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措施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诊的8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的手术及护理情况。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采用康复护理措施。护理前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VAS评分、Barthel指数及Harris评分状况,并对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率状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Barthel指数及Harri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及Harri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及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假体松动、感染、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0,P=0.0253)。结论康复护理措施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心理状况的康复,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综合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患者8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60例),并将对照组患者分成3组,对照组1采用吞咽言语诊治仪治疗,对照组2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3采用康复训练,研究组采用综合治疗,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吞咽功能和构音障碍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单纯治疗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P 0. 05),同时各组间并发症情况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及构音障碍患者实施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构音障碍情况,继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采用调神利咽针刺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比较常规针刺法(对照组,n=50)与调神利咽针刺法(观察组,n=50)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吞咽功能评分SSA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治疗前营养状况评分MNA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调神利咽针刺法治疗,可促吞咽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复,并为患者机体营养状况的维持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效果及对患者脑电图、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左乙拉西坦组(治疗组,n=38)和丙戊酸钠组(对照组,n=38)。治疗12个月后观察疗效,于治疗前(T0)及治疗6个月(T1)、12个月(T2)时行脑电图检查(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于T0,T2时评估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精神智力状况[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两组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MoCA和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两组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均较T0时逐渐降低,且各时间点治疗组上述指标均小于对照组(P0.05)。T2时,两组Mo CA与MMSE评分均较T0时升高,且治疗组Mo CA与MMSE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均有良好疗效,但左乙拉西坦在改善患者脑电图和认知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配合rt-PA静脉溶栓对觉醒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湖北省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多模式CT影像学筛查,适合静脉溶栓的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18例(溶栓组)。另回顾性纳入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行多模式CT影像学筛查,适合静脉溶栓但因超过时间窗或拒绝溶栓等原因而未行溶栓的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2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溶栓组给予rtPA 0.9mg/kg静脉溶栓治疗,给予优质护理,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4小时、7天、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等指标,记录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溶栓组与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治疗后24小时、7天、14天,NIHSS评分均降低,Barthel指数均升高;治疗后14天时,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IHSS评分:5.6±2.4vs 9.2±4.5分;Barthel指数:68±15 vs 47±5](均P0.05)。溶栓组总有效率为94.4%(17/18),高于对照组的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觉醒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多模式CT指导下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有一定疗效,给予优质护理为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成功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恢复期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相关患者共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康复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康复护理模式。密切观察两组的肢体运动、生活自理的能力、采用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表(FMA)评分干预前后的变化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使用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护理新方法,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对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和语言康复治疗也具有显著效果,患者满意度及就医体验均得到了提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