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毒奶”、 “小奶狗”、“小奶音”等含“奶”语词在网络中频繁使用,这些词中的“奶”发展出“加血”、“预测”和“可爱”等新的语义和用法。从历时角度出发,探讨“奶”字古今字义演变,以及“加血”、“预测”和“可爱”的新义用法,从隐喻、联想和语言主观性发展规律等方面探析其新义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2.
“和”源于饮食、音乐等感官的调和相应,具有感官之和、性情之和、政教之和、生命之和与天人之和等不同层次的涵义。“和”、“同”并论、“和”、“中”并论,但“和”不等于“同”,“和”也不等于“中”。“和”的思想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表义功用上,列举助词“等”和“等等”没有本质区别,都可表示列举已尽、列举未尽及列举未定。上下文语境和背景知识等因素对判断“等”和“等等”的语义至关重要,认为“等等”只能表示列举未尽、“等”前后没有确数提示语时就表示列举未尽等看法都是片面的。自身功能上,“等”与“等等”在全粘着与半粘着、构形与构词、语意与语气等方面存在差异;格式功能上,“X等”主要充当定语,“X等等”主要充当宾语。列举模式上,二者在列举项数、结构类型、内部关联等方面基本一致;概括方式上,二者存在概括词语的有无、音节、粘合度等方面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4.
问方式的疑问代词常用“怎么/怎嘛”的合音形式“咋”、“作”、“啧”以及省略形式“怎”等,少数方言用“阿地”“得嗫”等。问原因的疑问代词有两套,一套是“怎么”、“咋”、“啥”、“甚”等,另一套是“(因)为啥”、“(因)为甚”、“(因)为什么”等,少数方言用“阿”和“争”提问。问程度的疑问代词在晋方言中一般用“多”,少数用“多来”、“多嗫”、“多待”等。“咋”是“怎么”的合音形式,“作”、“争”可能是近代汉语疑问代词“作”、“争”的沿用与发展,“作么”的产生时期应比“怎么”要旱。  相似文献   

5.
在探究“创新”、“创新能力”和“创新教育”等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创新教育应以“创新意识”、“创新思 维”、“创新情感”、“创新个性”和“创新技能”的培养为主要内容,通过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机制和营 造教育环境等途径来实施。  相似文献   

6.
《诗经·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一之日于貉”“昼尔于茅”等诗句中“于”字,古今有“於”“往”“为”“取”“在”“动词词头”等多种解释。结合诗义、诗境分析“于”字的意义和用法等,我们认为“于”是动词,训为“往”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院所巡礼     
社会科学部承担着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任务。面向全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校级选修课。  相似文献   

8.
《立法法》第72、82条“等”事项的规范释义一直存在形式主义和实质主义两种路径的解读:形式主义解释路径下“等”事项的解读往往倾向于做“等内等”限缩解释;实质主义解释路径下“等”事项的解读则可以扩大解释为“等外等”。比较两种路径的优势与局限性,认为《立法法》第72、82条“等”事项在形式主义路径下也存在做“等外等”解释的可能性,而实质主义解释路径下则可以根据地方政府的立法需求做“等外等”扩大解释。两种路径对“等”的解释都应当对地方发展和地方立法权发展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9.
“读”既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又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一种语言学习的基本方法。但由于人们普遍缺失对“何为读”“为何读”“读什么”“怎么读”等问题的“终极思考”,因而在实践中“读”往往仅仅沦落为流行的一种时尚形式,失去了“发展功能”——“读”的价值所在。本文在对“读”从现实、历史和学理等层面作过一番考察之后,提出了追寻“读”的发展功能的战略和战术“形式与内容并重”“活动与指导并重”等六大原则。  相似文献   

10.
关中西部方言判断句末的语气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中方言区西部肯定式和疑问式判断句末尾往往有语气词出现,如户县等处的判断语气词是“一块”,眉县等处是“一个”,宝鸡等处是“哩开”,陇县固关镇是“哩该”。“哩开”“哩该”的“哩”是“一”字增音所致,“开”的本字是“块”,“该”的本字是“个”。关中方言区西部肯定式和疑问式判断句末尾有语气词出现的根源,是受共同语里所具有的“你以为他是什么好东西?二流子一个”一类句式影响并且长期语法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林刚 《南都学坛》2003,23(2):56-60
明清英雄传奇章回小说在吸取前代文学各种艺术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其艺术渊源是史传文学和说话艺术。史传文学的思想精神、人物和故事情节、结构模式和叙述视角多为英雄传奇小说模仿、借鉴。说话艺术在篇幅上为英雄传奇长篇化提供了条件,“小说”含义的扩大化为明清英雄传奇章回小说提供了更丰富的创作素材,使用的技巧和手法也为明清英雄传奇所效法,讲述故事体制上的特点则直接影响到明清英雄传奇章回小说“分章别回”形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三个代表"和"三个文明"的内涵及联系,以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及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缘于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最初形成切入,论述了其合理内涵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它的前提,代内公正是它的基本要求,代际公正是它的核心,而人的发展又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这也正是我党目前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民族对于时间的观念不同,有的民族是面对着未来看时间,是"前瞻"型思维;有的民族是面对着过去看时间,是"后顾"型思维.戎林海先生和贾玉新先生在有关论文和著述中都指出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是过去取向,英语民族是未来取向.汉、英文化都有"前瞻"型和"后顾"型思维方式,而且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不同的思想内涵.中国人的"后顾"型思维是下意识的顺势思维,"前瞻"型思维是有意识的带有积极性的逆势思维,言语者有时根据思想意图进行有意识的"视角"转换.  相似文献   

15.
运用实践法,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技巧两个侧面,仅就“归纳整理”及“练习巩固”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物理学教学质量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得出:(1)有利于实现发展智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知识的能力;(2)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有益的联想思维能力;(3)有利于激发兴趣,强化主体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4)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5)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现代英语导游的内容选择和表达要善于运用"以我为主"和"以客为主"的综合策略,以保持较高的信息量和文化内涵。在导游讲解中"以客为主",考虑海外游客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信息差异,通过增补解释,使有关中国文化的信息传递最大化。在确定内容时"以我为主",突出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事物,注意使用汉译英异化方法,保留中国文化的精神和风味。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女性写作有一个鲜明的自审视角,所谓的自审,指向的是男权文化传统积淀下来的女性丑恶和她的本质弱点。本文旨在剖析每一个时代,凌叔华、张爱玲、王安忆、铁凝等一批女作家感应时代的氛围,切入的对女性文化负面的不同观照层面,和对类的自我做出的灵魂审视和冷峻批判。  相似文献   

18.
析晚清理学学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概括出晚清学术的特征,采用了文献梳理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晚清理学具有鲜明的学术特征:继承性、致用性、融合性.其继承性主要表现在晚清理学学术思想所延续的仍然是理学传统的思维方式,并恪守程朱学说为其主要的思想资源.其致用性主要表现在晚清理学与经世致用思想的契合,其融合性主要表现在晚清理学的学术兼容.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巩固陕甘宁边区的民族统一战线,为了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摧残人权的种种罪行,有效地同国民党进行争民主的政治斗争;为了消除边区的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不良影响,更好地巩固和建设边区;为了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造就一批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国际盟友,陕甘宁边区政府一方面领导边区军民英勇抗敌,另一方面又在边区实行维护和保障“人民之人权”,从而使这块抗日根据地的人权状况在当时的中国是最好的,成为“民主中国的模型”。  相似文献   

20.
论英汉语翻译中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汉语翻译中,要达到”信、达、雅”这一翻译标准,译者必须对原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进行相应的转换,以便让目的语读者最大限度地领略到原文作者的本意,为此,首先须在语际翻译中融入语内翻译这一过程,实现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