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世纪藏族文学嬗变的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世纪50年代西藏和平解放为标识,藏族文学步入到她的当代发展阶段。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藏族文学不仅向外部世界展现了高原人的生活和精神风貌,并在超越个体民族文化的高度上,承担了对本民族成员文化启蒙的重任。20世纪80-90年代,是藏族当代文学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藏族作家在较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多元文化语境下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理性审视和民族文化发展求解。这不仅是当代藏族文学区别于内地同时代文学的个性所在,也是藏民族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2014年10月,由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朱霞副教授撰写的《当代藏族汉语文学的转型及其多元文化背景》一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正式出版。该书是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当代藏族汉语文学的转型及其多元文化背景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全书分为八章,约27万字,以当代藏族作家汉语文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当代藏族汉语文学的转型与多元文化背景的关系,以问题为经,以作家作品为纬,描绘了转型期错综繁复的文学图  相似文献   

3.
当代藏族文学是在一种多元文化背景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因此,当代藏族文学的文化资源必然是多元的、丰富的。在这些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文化资源无疑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族传统文化。在多姿多彩的当代藏族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藏族传统文化在各个层面留下的印迹。  相似文献   

4.
在文学领域,语言的选择不只限于工具性的意义,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民族作家采用哪种语言作为创作语言,除了一般采用本民族母语外,更多地受到主体民族的语言价值、社会功能的掣肘。本文试图从双语身份、民族双重视角和文化对话等三个方面分析当代藏族作家的汉语创作。当代藏族作家以双语身份活跃在中华文学百花园中是历史的必然。当代藏族作家的汉语写作,客观上体现出一种双重视角,表现为不同文化的对话与交融,集中体现了当代藏族作家当下的"在场"意识,以及对自身民族文化身份的确认与重建。  相似文献   

5.
当代美国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共同造就了当代华裔美国文学,使其呈现出多元文化背景下独特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它既丰富了美国文学又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当今民族文化的综合创新,既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在文化视野上既要关注到全球化中的人类整体利益与普世文化,又要关注到民族利益与民族文化;在文化资源上既要珍惜民族文化传统,又要结合实践要求合理吸纳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在文化交流方式上既要立足于商谈,又要正视商谈中实际存在的不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文学史中极富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人口较少民族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流散经历及"创伤"体验成为基本主题,"创伤"书写渐趋成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的基本母题。因过于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诉求,导致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的"创伤"书写面临着如何通过文学叙事医治这些创伤、如何在多元文化混杂中重建身份认同、又如何避免在创伤记忆中被文化民族主义所裹挟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是经济和技术、信息密切结合之下的客观产物,它不可能对文学的民族性构成根本性的压抑。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学在保持和其他文化与文学对话的同时,既要坚持自己的价值准则、审美精神、生命智慧、思维方式,又要适应经济与技术的发展,这样才可能保持自己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9.
瞿华兵 《天府新论》2014,(6):149-154
新时期以来的小说一直在进行着本土化的努力与探索,且发生了一系列的流变.总体来说,1980年代的文学思潮是向西的.和现实生活脱节,过分西化,对民族文化错误认知,是1980年代本土化创作的症结,成为其创作的瓶颈.1990年代,作家们开始反思1980年代以西方文学为标杆,一味向西方学习的行为,创作上开始回归本土.进入21世纪,文学本土化成为了作家一种有意识自觉的关学追求.新世纪的本土化创作显示出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知识分子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和对自我身份的确认.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民族的文化符号表现,是民族心灵的感性呈现,是时代变革的最敏感神经。整个藏族社会历史经历本世纪中叶民主改革从而发生了深刻变革,藏族文学也因深刻的社会历史变革而从此进入当代发展。当代藏族文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呈现出全新的面貌,让中国和世界瞩目。藏族当代文学的特质,可以概括为“文化的文学”,既不同于传统,也有别于“现代”。“文化的文学”是我们把握当代藏族文学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观念。所谓“文化”,简言之,是人类群体在历史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及其观念体系和成果。对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作家的记忆中 ,对母教的推崇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这既是在特定历史语境中对父纲文化的一种对抗 ,同时又是对传统的一种特殊的承继方式 ,也是中国现代作家为其对抗行为所寻觅到的一种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12.
《西藏文学》作为西藏唯一的一份汉文版纯文学刊物,它见证了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变化。20世纪80年代,它以纯文学的办刊理念和发展民族文学的信心,培养和带动了一批藏汉作家的创作,有力地推动了西藏文学的发展。西藏新小说的发生、发展、辉煌无不彰显着《西藏文学》的扶持之力,它的兴起和繁荣与《西藏文学》的大力扶持与推介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藏语作为藏民族主要的交际工具,在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中都起着基础性和核心性的作用,藏语中又蕴涵着藏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只有充分认识藏语言的文化价值,才能下大力气克服藏语“母语危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国文学家从直接的生存感受与迫切的精神需要出发,对形而上的人类本质问题、人类存在的终极问题,以及人性的渊源等领域进行了深层探究与持久询问,从而形成了现代中国文学的一种重要的精神传统.他们主要对"人"的本质问题与"人"的超越性精神追求问题进行了集中思考,提出了现代中国独特的人学命题,这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思想".他们原创性的思想成果具有深广的现实思想意义,成为民族精神发展中的重要积累,对民族精神的成长以及民族精神境界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藏族口承语言民俗是广大藏族人民以口头语言或行为方式传承的文化遗产,是民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通过对丰富多彩的藏族民间口头文化遗产的搜集、阐述,欲对其进行比较明晰的分类整理。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家族作为一种观念、制度、文化引起了不少作家关注的热情,当代文坛出现了不少风格独特的家族小说,这些创作在继承中国现当代家族叙事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其对家族观念与民族革新等关系的历史反思;对家族精神性格与生命意志的弘扬;对家族生活与伦理情感的颠覆和解构走向了新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王佳琴 《北方论丛》2020,(1):107-113
语法是现代民族共同语构建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学描述、解释、研究语言的内在规律,可以为运用此语言的共同体成员树立依循的标准。现代文学是现代汉语书面语的精华,从胡适对国语文法学的呼唤,到第一部现代国语文法专著《新著国语文法》的出现,再到全部以新文学作品讲授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文学成为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生产和传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现代文学通过文学书写试验、锤炼白话,有助于民族共同语的提升,同时,国语语法著作中的新文学作品通过语法教育为更多的人熟知、模仿。通过勾勒现代文学在国语文法著作中的面影,可以从一个重要的角度呈现现代文学对国语建构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生息繁衍在雪域高原的藏民族,创造了灿烂的藏族传统文化。这一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代代相传,经久不衰,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藏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在严酷生存条件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思想。本文拟从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禁忌文化、生活习俗、民族信仰、法律条款、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等五个方面分析其中蕴含的有利于保护藏民族生存环境的因素,以期对藏民族传统文化长久不衰的内因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