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跨文化交际是吸纳异文化和输出母语文化的双向交流。通过对南京工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中国文化失语症"在学生的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存在,并且,通过分析得到此问题的根源是中国文化意识缺失。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大学生中国文化意识培养的价值,并提出帮助学生构建"第三视角"来培养中国文化意识,从根源上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我国文化失语的现象,把我国优秀文化传播至全世界。  相似文献   

2.
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目前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十分理想,主要表现在对深层的跨文化意识普遍薄弱。指出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重视跨文化交际中的深层文化,这里从价值念、思维方式、文化定势和非语言行为等深层的文化层面,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以杨盈、庄恩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为依据,对一所地方性高校的12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比较低,而且各个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系数=0.068,两者相关性很低。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为此,应继续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提高文化调适能力和交际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英语专业精读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把重点放在了语言技能的培养上,忽略了文化知识的渗透,导致英语专业学生缺乏必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主要论述了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原则、内容和措施,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症”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南大学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发现,当前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本土文化缺失问题,并由此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中频显“中国文化失语症”。建议提倡“生产性多元文化主义”,培养学习者的“文化多面性”和“文化创造力”以及本土文化信息源多样化等措施,以强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对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时间交际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结果指出要培养学生文化移情能力、构建多种时间观念、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时间观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英语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减少学生在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遵循适当的原则,采取多种实用策略渗透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为依据,设计了调查测试卷,对农业院校的750名学生分成4个小组进行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测试。调查结果表明:广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有待提高;跨文化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避免交际失误,提高交际能力大有裨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多方位多层次着手。  相似文献   

9.
新《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应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的需要。然而,在农业院校人文环境条件相对落后,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相对有限。本文对中国高校中普遍采用的跨文化交际教材内容进行了对比,并根据农业大学的学科特点对跨文化交际课程内容的设置提出了调整的建议,且对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常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评价,提出应积极采取案例教学、影视赏析等教学法。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目前大学外语教学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针对部分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指出我国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并对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专业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Kim和高一虹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为依据,在调查分析我国三类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类课程设置的情况后,提出应改革现有课程设置,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总体目标,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多种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群,加强跨文化交际实践教学,从而形成英语专业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英美概况》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美国家文化的必修课程。在日常教学中,该门课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往往被淡化。英美概况课程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应采取可行性教学策略,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不容乐观的现状,提出了从帮助学生克服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创设情景开展交际活动等方法和途径,旨在培养和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我国多数外语院系已开设了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对交际能力的自我感知将会对该课程的教学产生重要影响。运用语篇分析法,对山西、陕西等地六所大学的692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交际能力感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生对交际能力的感知主要有三种类型:交际能力被视为行为素质(quality of perform-ance);交际能力被看成是身体的(physical)或智力的(intellectual)能力;交际能力被等同于社交能力(sociality)。  相似文献   

15.
国籍与职业对跨文化敏感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中国和泰国的833位英语专业大学生、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和跨国公司员工进行调查后发现,中国人的跨文化敏感度要比泰国人高;而在中国和泰国的各自样本内,英语专业学生和跨国公司员工的跨文化敏感度要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研究结果证明,在文化价值取向相同或相似的文化集团内部,存在着文化行为和交际行为的显著性差异,这些差异根据经典的文化理论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而用跨文化敏感的五个层面,即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来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但这一研究的局限是没有将英语能力作为变量在样本成员中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不容乐观的现状,提出了从帮助学生克服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创设情景开展交际活动等方法和途径,旨在培养和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华中农业大学2008级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材料为佐证,揭示了农林院校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表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农林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农林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教学中,针对中国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差的特点,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自觉性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多途径加强文化知识的传授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传统英语教学由于忽视对学生跨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 ,导致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较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则必须重视词汇蕴涵的文化差异 ,加强课堂教学对非语言交际的引入 ,注意中西方文化习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跨文化交际的意义,以及跨文化交际实践中产生误解的原因,阐述了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师在教学中需加强客体(目的语)文化的导入,重视主体文化(母语文化)对交际能力的影响,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修养,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21世纪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