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标下小学美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单独或者以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到如尝试美术工具、美术制作、美术欣赏和评述等各项美术活动中,培养基础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本色课堂是以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以智慧为本的课堂,在小学美术本色课堂中有效地进行欣赏教学要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欣赏能力、运用多媒体增强学生感官体验,本文结合本色课堂的内涵浅析小学美术本色课堂中的欣赏教学。  相似文献   

2.
小学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艺术家及其作品有全面的认识;要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交流、外化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欣赏技能,并能应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欣赏美术作品;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探讨了如何以审美为中心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美术欣赏课的功能和价值,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小学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艺术家及其作品有全面的认识;要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交流、外化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欣赏技能,并能应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欣赏美术作品;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探讨了如何以审美为中心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美术欣赏课的功能和价值,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职语文课程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美好的情怀渗透到学生的生命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健全的人格.在中职语文课堂上开展文学欣赏教学,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欣赏,不仅能让学生从中学到语文课程的相关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打动学生灵魂深处的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5.
美术作为一种艺术传递工具,能够培养出学生该有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而,可以通过美术欣赏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多种情感,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良好的艺术鉴赏心态,让学生的个人审美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符合初中生的审美心理特征出发点、美术欣赏为载体、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标,创新教学体系,打造出高效的初中美术课堂。  相似文献   

6.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美术欣赏已贯穿从小学至大学的审美教学全过程中.而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始阶段,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相似文献   

7.
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教学体系的一部分,美术欣赏能力是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素质,是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浅析了美术欣赏与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对非中文方向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阅读、欣赏、理解、表达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大学语文的教学还应结合不同学科的专业特性和学生特点来展开.  相似文献   

9.
欣赏难于艺术实践。不同的人对同一幅美术作品有着不同的欣赏角度和情感理解。那么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我们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欣赏美术作品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理解作品的内涵及艺术家创作的情感;运用留白艺术,充分激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通过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水平,进而促进学生在时间有限的课堂内获得最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玉红 《职业》2013,(20):147-148
欣赏是一种艺术,诸多成功的教育,都是从欣赏开始的。教师要学会掌握欣赏的艺术,相信学生,鼓励学生,直面学生自身问题,引导学生,使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得到承认和强化,激起他们的热情和信心,鼓足他们前进的勇气,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胡玉汇 《职业》2011,(9):105-105
一、教会学生学会欣赏美术欣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的活动,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掌握造型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写生创作方法,都离不开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而每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个性的体现,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  相似文献   

12.
刘瑶 《职业》2013,(20):162-162
面对技校学生对英语表现出的厌学、弃学的现象,笔者另辟蹊径提出欣赏教学,从教学心理上的欣赏到欣赏的教学方法,二者结合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除了能够帮助学生重拾信心,找回学习的勇气,还能活化课堂英语教学,使学生发现隐藏在英语背后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带有情感的一门艺术.本文主要以作者自身教学音乐实践为基础,阐述了如何探索教学艺术,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欣赏力,提高学生的感受力和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14.
李英峰 《现代交际》2014,(6):245-245
高师所培养的学生应是未来职场上的教师,因此,仅就高师的美术教学来说,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应培养他们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毕业后身为人师的需要。以欣赏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即是教学理念和教法上的感悟。  相似文献   

15.
彭连洲 《职业》2011,(29):95-96
赏识教育,就是实施的主体在认识到客体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后,采用给予重视或赞扬的方法,来培养人的一种教育方式,即学校在培养儿童、少年、青年的过程中,以表扬、鼓励和欣赏为主。它是依据人类渴望得到赏识的根本需求,对学生给予信任、尊重、理解、鼓励、宽容、  相似文献   

16.
陈玄 《职业》2020,(1):54-55
中职美术欣赏课程教学能够培养中职学生美术欣赏能力。新课改后,这种培养效果凸显,受到了很多中职美术教师的重视。任务驱动法就是中职美术教师教学中新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中职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中职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竺燕 《职业》2008,(26)
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作为学生,被教师欣赏,是最幸福的事情.这种欣赏,是学生进步的动力,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18.
音乐课的主要价值就是希望学生可以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来提高个人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因此,音乐欣赏课一定要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性。让学生可以对音乐产生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促使他们可以在面对生活中一些困难的时候仍能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审美的艺术,而欣赏就是感受它审美特征的最好途径。音乐欣赏课是音乐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欣赏课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通过感受与鉴赏来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在音乐欣赏中,音乐教师创造出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开阔音乐视野;通过各种有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音乐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理性的认识,体会到音乐自身散发出的美。  相似文献   

20.
徐婷婷 《现代交际》2015,(1):159-160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学生要进行素质教育,首先要进行音乐课程改革,打破以往的常规,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信息、情感的交流反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以中学音乐课程改革为立足点,去探讨改革中所体现的核心"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然后分别从改革中的欣赏教学、听唱教学、吹奏教学、创新教学四个方面来探讨怎样把握每一点中的创造性思维,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