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代齿轮传动向着体积小、重量轻、高速重载方向发展。因此齿面胶合和磨损已成为主要的破坏形式。理论和实践证明,齿轮间润滑油膜的存在及其厚度对防止齿面失效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推导出螺旋齿轮传动中的最小油膜厚度的解析计算公式,为进一步研究螺旋齿轮润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齿轮传动动测实验的基础上,引入有限单元法多场耦合分析和反求技术,提出了面向工程的复杂齿轮传动摩擦多性态概念,建立了复杂齿轮传动的“计算一实验综合模型”:利用该综合模型对不同润滑状况下齿面摩擦因数进行了合理的反求,解决了复杂曲面摩擦因数难于求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综述了齿轮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概况,包括基于解析方法,数值方法,实验方法,以及考虑齿面摩擦和齿面故障的齿轮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最后指出了若干可能的研究热点和方向,如带故障的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齿轮系统的振动控制研究,以及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反问题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S型齿廓齿轮的提出,理论上解决了少齿数齿轮传动的问题。针对其加工理论,阐述了一种通用型滚铣2步加工方法:第1步在不产生过切和最大化去除余量的原则下,对齿坯进行滚齿加工,得到了变位渐开线齿轮;第2步基于曲面法向等距曲面的数学理论,得到了铣削刀具的中心轨迹坐标,分别应用于齿轮的齿侧、齿顶及齿根过渡圆弧,得到了完整的铣削模型,最终获得S型齿廓齿轮的高效加工方法。进行了案例分析及基于三维软件的仿真加工,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与加工方法的可行性,为后续S型齿廓齿轮实物加工及传动试验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将机车牵引齿轮辐板结构分为刚性辐板、薄直辐板和薄斜辐板3种结构,采用Romax仿真软件建立机车驱动系统模型进行了齿面接触分析和加载试验。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辐板结构对机车牵引齿轮齿面接触应力有不同影响。刚性辐板结构齿轮受载后由于辐板几乎不变形,齿轮啮合错位量最大,齿面接触应力也最大;直薄辐板结构齿轮受载后,齿轮啮合错位量略小,因此齿面接触应力也略小于刚性辐板结构;而薄斜辐板结构齿轮受载后辐板变形较大,使齿轮啮合错位量在三者中最小,从而显著降低齿面接触应力,提高了齿轮强度和寿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采用滚齿、剃齿加工齿轮时,如何提高齿轮加工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斜齿轮热处理变形的预防与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齿轮在热处理后不可避免要发生变形,从而导致齿轮精度降低甚至报废,成为中硬齿面齿轮的加工中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对引起变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在齿轮设计、冷、热中工工艺上加以预防和修正,并运用于工厂生产实践,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齿轮传动的特点,找到实际供油量和齿面上不断变化着的油膜厚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基本理论,解析了供油量对轮齿的润滑和冷却效果的影响机理。从而使供油理论研究和应用纳入现代科学领域,为分析、评价诸供油观点的实用范围和选择传动装置的最佳供油方案,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渐开线齿廓“直线修整”的修缘量、修缘高度和修缘曲线三个基本内容进行探讨。采用有限元法分析计算了不同齿数、模数和变位系数的直齿轮轮齿在不同同载荷作用下各啮合点的法向弯曲变形量,列出了各种关系曲线,并把各个参数对法向弯曲变形量的影响作了讨论,在考虑到齿面接触变形量后,提出直齿轮轮齿齿顶修缘量的确定方法和近似计算式。通过分析比较后,本文提出采用长修缘的方式决定修缘高度的建议。为了能在一般齿轮加工机床上进行修缘加工,本文提出采用压力角略大于原齿廓曲线压力角的另一条渐开线作为齿顶修缘曲线,并且计算了在不同修缘量和修缘高度下修缘渐开线原始齿廓的压力角,从而提供了适用于直齿轮、斜齿轮“直线修整”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采用以齿顶圆定位的直角座标法测量原理测量渐开线齿形时,被测齿轮的齿顶圆误差将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本文阐述了仪器测量时座标系的建立方法以及被测齿轮齿顶圆误差对测量精度影响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