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企业“裁员”勿入误区□文/李卫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企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经济效益下滑,陷入困境。为了摆脱困境,“轻装”上阵,许多企业纷纷“裁员”。然而,在这股“裁员”潮中,有部分企业盲目“裁员”,走入了“裁员”误区。主...  相似文献   

2.
董明月 《中国统计》2007,(11):50-5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效率和效益,为达此目标,裁员往往是通常性的做法;而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增加就业,为达此目的,政府总是希望企业多用人少裁人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3.
裁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停滞和衰退,裁员突然又风行起来,财富500强的大部分企业都举起了裁员的"大刀".裁员风愈演愈烈,从欧美传到亚洲大陆,国内的企业很多也卷入了这场浪潮中.一时间,似乎各个行业都在进行裁员,从网络科技到航空运输,从电脑到电话,从汽车生产到金融服务,甚至垄断行业都开始了裁员行动.但企业似乎都很忌讳谈论裁员,企业为什么要裁员?除了裁减,还有哪些策略方式?企业应如何稳妥裁员?员工应如何应对裁员?对于这些经常发生的问题,经典的管理教科书中没有给出足够的解释,企业大都是在依靠自己的感觉和经验行事.大部分的人力资源管理书籍都详细解释了如何招聘、培训、使用、考评、激励以及提升,而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裁员问题言之甚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裁员并不仅仅是管理流程的终点,而同时也是新流程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一、国有企业裁员决策模型因素的界定 影响企业裁员决策的因素很多,在与国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国内学者通过对16家裁员企业的28名管理者和其中10家企业的20名留岗职工进行了个别访谈,以界定国有企业裁员决策特征模型的组成要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裁员成本分析的企业员工互惠机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企业裁员产生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的基础上认为,企业为员工提供工作保障,可以避免裁员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培养一支忠诚而高效的员工队伍,建立组织与员工的互惠机制,是企业赢得高绩效和竞争优势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6.
《贵州统计》2009,(2):80-80
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和财政厅近日联合下发《关于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鼓励困难企业不裁员少裁员。  相似文献   

7.
邵东伟 《内蒙古统计》2001,(6):38-38,77
一、国有企业实行经营者激励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已初步确立,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制越来越显得紧迫了。大幅度裁员减轻了国家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了一些活力,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由于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代理人)的预期目标不一致,从而导致两者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不和谐甚至相互冲突。实际上常表现为: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作用的重视程度不够,通常把经营者与劳动者同等对待,这就…  相似文献   

8.
美国《未来学家》杂志社最近从该刊去年各期中挑选出今后最有可能实现的一批预测: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使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里办公,人们只是在需要面对面交流或开会时才到办公室.二、公司和企业为适应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持其自身的灵活性,他们越来越倾向于雇用临时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员工最受雇  相似文献   

9.
全球持续蔓延的金触危机给世界各国企业造成沉重打击。就我国企业而言,也不可避免地纷纷出现订单下降、销量下滑、利润降低、出口受阻、裁员、降薪、破产、倒闭等现象,在外向型企业中尤为严重。但不要忘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因素。外因只是条件,仅起影响作用,内因才是根本性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一、要保证普查准备时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与完善,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工业企业个数明显增加。尤其是各工业部门和企业统计机构及人员在机构改革中明显削弱,利益主体多元化等因素影响,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薄弱。有一些企业以包代管,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包”字代替了。一些承包企业拼设备,拼老底,设备技术状况严重老化,一些小型企业连基本的计量检测手段也没有。特别是大量的乡镇企业,计量检测手段不完备,原始记录、台帐不健全,有的是有  相似文献   

11.
问:杜大爷今年65岁了,原来在城镇一家企业当临时工,企业几年前就已倒闭,他没有失业保险金,现在依靠在工地上打一些零工每月赚较低的工资。杜大爷家里还有90岁高龄的老母亲、63岁的老伴儿和一个女儿,女儿天生残疾,老伴儿体弱多病也没有工作,全家几口人都靠杜大爷那点微薄的工资养活。  相似文献   

12.
1993年农林牧渔业企业统计报表制度中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些指标的计量单位太大。主要体现在:一是涉及面积的指标,如种植业的播种面积、茶园、果园面积、渔塘面积等,均采用了“千公顷”作为计量单位;二是涉及畜牧业的存栏、出栏指标均用了“万头”作为计量单位。如此大的计量单位造成了如下不良后果: 一、一些农林牧渔业企业有数填不上,造成大偏差。由于使用“万头”、“千公顷”这样大的计量单位,就使一些农林牧渔业企业的有关指标数量舍掉了,即使保留一位小数,也将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假定产出可以观测的条件下,构造含裁员概率的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委托-代理激励模型,针对企业员工劳动努力是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分别探讨企业员工竞赛晋升、固定收入与产出分享并存的组合激励机制设计,然后讨论裁员概率如何对组合激励机制与代理成本施加影响,分析非对称信息下竞赛晋升激励机制对产出分享激励机制的重要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一、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和特点我国小微企业现有670万户,在经济发展中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区域分布不均衡。东部11省市小微企业占全国小微企业总数的60%,中部8省和西部12省区市占比分别只有20%左右。二是发展格局不断变化。东部地区小微企业数量增速有所回落;西部相对较快,贡献了增量部分的四分之三以上。同时,中西部一些地区的小微企业也出现了产业集群化趋势,区域差距呈缩小趋势。三是在工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传统行业中的小微企业有近总量的三分之二,由  相似文献   

15.
陕西渭南县阳郭乡供销合作社辖有五个门市部,二个分销处,一个批发部,一个采购部.社内设有专职统计员一名.该统计工作建立的初期和其他地区一样,主要是根据上级规定按期编送统计报表,既很少考虑为企业领导服务、也不知道如何为领导服务,因而在日常工作中只是编报表,算数字,没有利用统计数字帮助领导了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和反映市场变化的趋势.单纯地为报报表而编报表,满足不了  相似文献   

16.
一、内蒙古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及特点(一)首选服务业进行创业.这类农民工创业投资少,技术含量低,对文化程度和技术要求不高,是比较低级的一种创业,比如早餐店、烧烤店、服装店等,这种创业成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首选.(二)承包经营中小型企业.这一类型的创业者通常是文化程度比较高、有沿海企业工作经验的农民工.这是指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以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承包一些濒临破产倒闭的中小型企业,有文化、有经验、有资金的农民独资或合资把企业承包下来,进行资源重组,整改企业管理,拓展业务,使企业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17.
韩秋仙 《山西统计》2001,(12):31-31,34
企业中的广大统计工作人员 ,处于企业管理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尽管他们手握反映企业兴亡盛衰的“晴雨表” ,却时时处处在了“被企业遗忘的角落”。这扇透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窗户” ,更多的时候被人们认为不过是“装装门面”。而对统计工作的轻视 ,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统计工作的质量 ,同时也直接导致了统计工作人员素质的低下。在这里笔者将站在如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角度 ,就如何提高企业统计人员的素质 ,谈一些自己不太成熟的看法。一、对企业统计工作内涵的理解企业的统计工作主要有对内和对外两大职能。对内一是要管理本单位的统计…  相似文献   

18.
雷勇  蒲勇健 《统计与决策》2006,(11):145-146
经典企业理论认为:在经济萧条时期,企业为了摆脱困境,需要压缩劳动力规模并进行裁员,现代企业组织理论则把裁减冗员作为一种管理策略,影响组织结构(Dewitt,1993),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从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角度实施劳动力调整。假定企业(委托人)和员工(代理人)都是风险中性的,  相似文献   

19.
阅读报纸,经常发现一些新闻稿件中出现“据不完全统计”的字样。见得多了,难免生发出一些感慨。笔者认为,滥用“据不完全统计”,起码有两大弊端:一是不利于培养新闻工作者艰苦、细致的采写作风。有的记者、通讯员不是迈开双腿,深入采访,下笔时遇到关键性的数据,便用“据不完全统计”打马虎眼,久而久之,养成惰性;二是容易造成新闻报道失实。有的通讯员深知有些缺少统计数字的稿件,很难被新闻单位采用,便在数字上打起了主意,并冠以“据不完全统计”。倘若有人反映报道失实,作者还可作为逃避责任的遁词。诚然,有些数据不易在短时间内作出确切统…  相似文献   

20.
我市企业改革起步较早。1983年起,就在一些企业中尝试多种形式的改革。1986年下半年,以企业承包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改革开始出现重点转移,一是由搞活小型企业为重点转向搞活大中型企业为重点;二是实行租赁经营转向承包经营责任制。1987年企业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