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我国将海洋资源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海洋资源与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海洋环境保护制度日益暴露出诸多问题。就海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而言,突出表现为案件定性不统一、归责原则不统一和损害赔偿范围认定难等问题。为此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海洋环境污染公益诉讼的模式架构、法院受理、举证责任分配、诉讼费用承担、专项基金等制度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论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中的诉讼原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海上石油开发及石油进口量的不断增加 ,以此为主要污染源的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随之而来的是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也越来越多。但是 ,在传统的“直接利害关系”当事人理论的指导下 ,人们对实践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公民、其他组织提起索赔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提出了异议。基于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特点的分析 ,应当采用民事公益诉讼理论来认定国家行政机关、公民、组织作为诉讼原告的主体资格 ,解决司法实践中的质疑 ,使之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统一 ,以及运用代表人诉讼制度将有利于公民提起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诉讼。  相似文献   

3.
沸沸扬扬的"华南虎照片"事件引发了各种争议,我国理论界关于公益诉讼的探讨愈演愈烈.以此事件为出发点,简单分析了我国我国近几年发生的比较典型的公益诉讼案件,并介绍了公益诉讼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当代各国的公益诉讼模式.对当今世界各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做以回顾和总结,分析我国理论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的成果,并提出关于公益诉讼内涵界定的要点.对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所面对的难题和挑战及建立该制度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意义做和简要分析,以期对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公益诉讼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公益损害如何寻求司法救济,这是我国法律实践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我国,相关的公益诉讼制度尚未建立,但在社会实践中已出现了大量的公益诉讼案例,并对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客观要求。文章从“公益诉讼”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构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根本,近年来的环境污染事故已经对人类敲响了警钟。我国的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制度是基于环境权和环境诉权两个基础理论的;而归责原则是公益诉讼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归责原则方面,应突破传统侵权法的局限,介入以无过错责任为主、过错责任与公平责任为辅的归责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及相关的解释性法律法规文件 ,均未对谁有资格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做出规定。因此 ,当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危害社会公共利益时 ,公民便无法通过司法手段监督行政行为 ,维护社会公益。为此 ,我国应适应当代不断放宽行政诉讼起诉资格的立法趋势 ,根据我国国情 ,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境污染、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社会性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现行公益诉讼立法模式不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明确公益诉讼立法模式独立性的确立依据,分析公益诉讼的立法模式类型,探讨“基本法+单行法”立法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期为我国公益诉讼立法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严重危害.环境污染和环境退化主要产生于环境与资源开发、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直接的防治方法是行政管制.但从实际成效看,行政管制明显不足,还必须通过司法救济的途径加以解决.然而,传统法律却出现应对不足、调整不能的局面.只有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才能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消费权益侵害、环境污染严重、政府行政行为及其他非法行为严重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对这类行为由于无明确合法的诉讼主体,致使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司法救济。鉴于此,一些专家学者提出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机制,但至今尚未在理论上达成一致看法,也未得到立法、司法上的认可。因此有必要对公益诉讼存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需要等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并就公益诉讼在我国的建立提出相关设想。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因证券欺诈、环境污染、产品质量等导致大量小额多数侵权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群体性纠纷呈不断上升之势。但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和相关惩治的法律制度的缺失,这些大规模侵权行为并未得到及时制止,受害人的权益缺乏有效的保护救济渠道,若改变这种状况,除了通过多元化的社会综合治理等方式预防和化解群体纠纷外,结合中国国情借鉴美国式的集团诉讼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本文通过对我国消费者集团诉讼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从建立我国民事诉讼群体诉讼的价值理念、适用范围、程序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