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自治"是俄国大学重要制度之一,包括自主填补岗位空缺、自主管理和大学司法权。俄国"大学自治"真正得以立法是在亚历山大一世统治初期,1804年11月5日第一部俄国大学章程建立之时。要了解俄国大学自治的建立历程,首先必须弄清楚,19世纪初,"大学自治"在有关大学教育制度的争论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矿业权兼具行政特许和民事物权双重属性,调整矿业权法律关系的手段包括行政许可和契约自治。在实践中,随之而来的则是行政审批权限与契约自治之间的张力:行政许可与行政协议手段的重叠以及功能的受限、行政协议与严守契约原则的冲突。如何平衡国家干预与私人自治便成为在矿产资源领域的现代问题之一。因而,从分析上述两种手段的性质、作用入手:矿业权出让许可化应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矿业权出让协议本质上是市场行为。同时,以保障公共利益实现为理论指导,提出应重新认识矿产资源配置中审批权限与契约自治之逻辑及限度:以公私法共治为原则,并重新定位行政许可的作用及寻求替代性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就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这一问题,已经达成了主体是农民的共识。具体来看,在收益和建设这两方面。大部分学者们认为,农民处于主体地位,其中收益包括农民收入、幸福感、村民自治;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公共投资方面,政府投入应为主体。  相似文献   

4.
高校“去行政化”与重塑大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行政化表现为三种趋势:一是对外管理政府化;二是对内管理行政化;三是由政府化和行政化滋生的官僚化。随着高校行政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强,大学精神被严重扭曲。因此,对外要去政府化,扩大自主办学,重塑独立精神;对内要去行政化,突显学术自由,重塑科学精神;在高校内外管理上去官僚化,彰显以人为本,重塑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政府尊重大学,大学拥有较大自主权。政府采用立法对大学进行管理,保障大学经费。大学坚持教育家治校,实行学术自治。政府与大学之间尊重与独立的关系,成就了民国时期大学辉煌、人才辈出的盛况。  相似文献   

6.
落实和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实现政府控制与大学自治之间的平衡,既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重塑中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关键切入点.在强调共同治理的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应当主要体现为合作伙伴的关系,这是平衡双方关系的最佳选择.政府和大学双方都要转变思路,努力从争权走向合作,走出控制与自治之争,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彼此的期望而紧密合作.  相似文献   

7.
王学辉  周猷 《阴山学刊》2020,(2):5-11,17
重大疫情信息披露包括信息的对内报告、通报和对外公开发布两种机制,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未对二者加以区分,混淆了疫情信息对内报告、通报之权力运行逻辑和对外公开之权利保障逻辑。因制度设计偏向疫情信息的对内报告、通报而忽视了信息对外公开,导致行政权内部运行的一些惯例被不恰当地适用于疫情信息对外公开机制中,如下级须经上级授权、批准或同意才实施行政措施,由此产生“疫情未经授权不得公布”的错误理解。此外,由于缺乏权利保障的理念和信息公开的外在压力,疫情信息对内报告、通报也因缺少足够监督而反应迟滞。有鉴于此,重大疫情信息披露应当厘清权力运行和权利保障两种逻辑,并构建起公共参与的机制以确保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围绕着大学排行榜所产生的争议,表面上焦点在于排行榜指标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实质上隐藏着大学与社会之间关于各自权利主张的博弈。一方面,大学出于其传统自治理念的固守,对于各种大学排行榜持有一种傲慢与抵触之态;另一方面,社会性力量需要借助于大学排行榜的发布,引导与控制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实现社会干预的有力扩张。而排行榜博弈的真谛就在于寻求一种大学自治与社会干预的平衡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翀 《学术月刊》2012,(1):70-78
经济发展方式包括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取向和高强度投入的对内经济发展方式,与注重加工贸易和以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为主、借入外国债务为辅的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作用,推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方式只是脱贫之路,而不是富强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发展方式不可持续的弱点逐渐表现出来。因此,中国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内实行自主创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对外实行以超比较优势为核心的梯型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以调整结构为主线的质量型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发展战略和以渐进的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心的对外金融发展战略,以成功地完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0.
大学软实力探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软实力建设正处在一个初级的探索阶段,问题的症结在于对软实力的资源与构成要素认识模糊,概念含混,逻辑混杂.从广义的大学文化含义出发,大学软实力是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对行为主体产生的精神性力量,是行为主体求生存、求发展的现实选择,是人们通过文化的作用不断内化和外化行为主体而产生少量的积累的实践生成过程.对内增强凝聚力和对外增强影响力是生成大学软实力的两个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