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组合评价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强 《江苏统计》2002,(10):10-12
组合评价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综合评价方法。在分析单一综合评价法的基础上,本文引入了组合评价法,详细阐述了目前国内文献中出现的各种组合方法,对组合评价法的优点和缺点作了总结,并提出了对组合评价法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几种组合评价法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琳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20(3):89-91,110
文章提出了几种组合评价法,分析在应用中应采取的计算步骤,为了保证组合评价结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着重分析了运用该方法时必须进行事前检验和事后检验。用中国高校排行榜对这几种组合评价法做实例分析,对事前检验和事后检验分别作了计算,并将几种组合评价法作了粗略比较。  相似文献   

3.
为了应对工业4.0带来的挑战,新兴企业应当重点发展技术创新能力,因此采用综合方法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尤为重要.在复杂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需要考虑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文章首先从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结合主客观赋权法评价的优点,采用组合赋权法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组合赋权评价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研究大量创新驱动相关文献,选取了国家的资源投入力度、国家的引导力度、多层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创新文化重视程度、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激励创新制度等要素的组合程度及企业家精神等影响创新驱动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明确企业创新驱动模式选择的原则后,运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决策模型,并选取了进行实际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影响会计信息产生的相关因素,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模型,并选取两家上市公司的实际会计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符合客观实际,说明模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确立的内部评级法实施资本监管为指导思想,从财务因素、企业实力素质因素、信用状况因素和环境因素四个方面选取了31个评价指标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并引进综合评价物元模型和可拓学的评价方法应用于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中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改进密切值法的我国劳动关系和谐度动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收入保障、劳动权益、技能发展培训、民主地位四个方面,选取了1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我国劳动关系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原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应用改进密切值法对2002年至2010年的我国劳动关系和谐度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理论设计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选取样本城市,将国内典型的29个城市的空间结构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并采用熵值法,对这些城市的竞争力进行评价。该方法能够很好的处理该类评价中多因素、模糊性及主观判断等问题,突破了评价指标主观赋权的局限性,客观的分析了西部城市空间结构竞争力较弱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该地区城市空间结构竞争力提升的策略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及主成分分析的组合评价模型,对浙江省十一个地级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杭州市毫无争议的登上"头把交椅",而其他地级市也有其相应的"座次"。同时,也可以看出采用三种评价方法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结果有所不同,但三者之间总体上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因此,采用这三种评价方法为基础的组合评价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构建了区域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AHP法和CRITIC法的优缺点,运用乘法集成赋权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组合赋权,克服了单独使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进行赋权的缺陷。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标法,对京津沪渝四直辖市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EXCEL单键实现Borda法组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合评价是将几种评价结果进行组合的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Borda法是一种对几种单一评价法的评价排序结果进行组合的有效方法,但在实践中还没有可用的计算机软件,因而操作起来相当繁琐。利用VBA(VisualBasicforApplication)在EXCEL下编写宏程序,单键即可轻松实现Borda法组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一系列能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测度指标,构造了相应的测度统计指标体系和企业竞争力模型,运用综合评价法和因子分析法,对湖北企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以求得湖北省企业竞争力不强的症结之所在,从而提出增强湖北省企业竞争力、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有一种基于折中比值的TOPSIS评价方法,构建了一套新的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集,并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出评价指标的权重.针对城镇化水平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采用三角模糊数作为评价测度,基于逼近理想解方法,对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价信息与正负理想解之间的距离进行折中融合,给出一种基于理想解方法的城镇化水平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的组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合评价法是在单一评价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综合评价方法。常用的单一评价方法有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TOPSIS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灰关联度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等,然而单一评价方法有其自身片面性,组合评价法则是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对同一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综合来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多种动态评价方法评价结论非一致性问题,在Borda法的基础上,对不同相容动态评价方法的排序结果进行组合,提出基于Borda法的动态组合评价方法.构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Borda法的动态组合评价方法对2009-2013年期间东部地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进行动态组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较稳定,北京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最强,排名稳居第一;江苏和广东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较强,排名前三;海南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较弱,排名一直处于东部地区末位.  相似文献   

16.
在学术期刊评价中,组合评价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组合评价方法和多属性评价方法均可用于组合评价问题,从而加剧了组合评价的复杂性,这种现象被称为组合评价悖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章提出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组合评价的思路,基于JCR2017经济学期刊,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TOPSIS进行单一评价,然后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组合评价,并对评价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合评价悖论是学术评价中面临的新问题;BP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全新的组合方法,具有充分尊重单一多属性评价方法、精度高的优点,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组合评价悖论问题;BP人工神经网络让评价重点重新回归到多属性评价,避免了评价方法过度技术化;BP人工神经网络组合评价不适合小样本。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和扎根理论对世界一流制造企业的特征进行分析,构建了一个能有效评价世界一流制造企业的评价体系,包含资本规模、效益增长能力、创新能力、国际化能力和社会影响力5大维度共37个评价指标。通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对指标赋权,并将评价体系应用于中国通信制造行业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18.
《统计与信息论坛》2020,(2):121-128
从电力系统运行的环节对新能源电源与区域电网协调规划模式进行了界定和分析,构建了一套能够反映二者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权重优化组合模型实现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组合优化,得到了各层指标最终的组合权重;以此构建了相应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全国及甘肃、河北等五个省份的新能源与区域电网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了动态评价和监测,得出的主要结论为:全国总体及甘肃、河北等五个省份的新能源与电网总的协调发展程度基本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河北在发电、输配、调度、用电等各个环节协调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在各个环节的协调度与全国有较明显的差距,其他三省各个环节的协调度与全国差距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外提出的综合评价方法有几十种之多,如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可统称为单一评价法,单一评价法可分为两大类:主观赋权评价法和客观赋权评价法.前者如Delphi法、综合指数法等,后者如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等.评价方法不同在于评价者出发的角度不同,为了让评价的结果让人信服,有专家提出有必要选择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再将几种评价方法结果进行组合,这就是所谓的组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文章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构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对熵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值.以贵州省68个县为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熵法实现了对主、客观因素进行优化决策的组合赋权,有效降低了信息损失;将相对熵法应用于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