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社工从初识,到系统学习、通过全国社工职业水平考试,再到志愿者培训和面试成功,我曾有过许多惶恐、难过、感动和意想不到的经历.听说深圳市6家市级医院需要医务社工时,初为人母的我,最想去儿童医院,希望籍此多了解一些育儿的专业知识,但事与愿违,面试结束后,我被宁养院录取了. 记得第一次走进宁养院,映入眼帘的是肿瘤内科、化疗室、热疗室……对于我这个既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的人来说,看到这些字眼感觉非常恐惧,当时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以前的我从不去看关于癌症的书,不经意间看到"癌症"两个字都会跳过去,没想到自从做了宁养院社工,为晚期癌症病人服务就成了我每天必须做的工作,癌症也成了我与每个患者及家属必谈的话题.但就是在宁养院工作的几年里,我经历了许多,不仅自己得到了成长,也得到了许多对生命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今年年初,我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护理部调到了医院新成立的社工外联部,开展医务社会工作。从事19年护理工作的我对社工专业一无所知,这对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实习社工。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时,我觉得社工很伟大,做社工应该会很有成就感。可是现实却不是这样的,现在我做的一些事情很琐碎,有些事情自己也感觉无能为力。在工作中,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的观察力不够。现在我不断地怀疑:自己到底造不适合做社工呢?匿名读者 答:你提到了几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多年在内地从事社会工作期间曾见到的。我觉得很多充满热忱的年轻社工都会面对这样的挣扎,值得好好谈谈。你说到“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时,觉得社工很伟大”。社工“伟大”这个印象是怎么来的呢?2008年汶川地震后,志愿者及社工不畏路途险阻,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各尽其力帮助灾区人民。我在广州的同事也马上到了灾区开展评估工作,后来我们机构决定调派3名社工进驻灾区某村开展为期3年的工作。这样的工作一定是有意义的。进驻灾区的同事亦斗志高昂,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工作,毫无怨言。这工作算“伟大”吧?但我当时就要让同事知道,首先要对自己诚实,要承认自己的限制和需要,不要仅仅抱着一种牺牲奉献、不怕吃苦的精神,让工作蒙上太浓的道德色彩,使自己背上沉重的道义包袱。  相似文献   

4.
督导答疑     
《中国社会导刊》2014,(6):58-59
如何撰写社会工作文书 社工A问:我在一家专门从事老年社会工作的机构工作了半年,算是—名社工新兵,但论工作经验的话,之前我曾在居委会工作了将近5年。我非常喜欢和老人打交道,所做的各种活动也很受老人欢迎,但每次要写工作材料我就“一个头两个大”,尤其是不善于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术语。我感觉社工写的材料与我在居委会工作时写的材料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5.
2007年8月,我独自来到深圳,非常遗憾,我错过了第一批社工上岗的机会,只好去民营企业等待机会。10月,应聘机会终于来临,我毫不犹豫地辞退了在民营企业收入不菲的工作,加入了工作相对较累、待遇相对较低的社工行业。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长沙一福”)是隶属于长沙市民政局的综合型社会福利事业单位,2009年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第二批试点单位。全院分别拥有医疗、康复、教育、护理及社会工作等专业技能工作人员600多名,为1400余名服务对象(孤寡老人26名,孤残儿童560余名,社会寄养老人近600多名,各类病人200多名)提供生活护理、医疗救治、康复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2006年,长沙一福成立社工科,社工科现有社工6名,全院共设置社工岗位19个。  相似文献   

7.
工作几年,我越来越发现,社会工作伦理以及社工对它的理解,对于社会工作的实际操作与社工工作理念的生成都有着颇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阅读了《中国社会工作》今年2月下的《为何坏事也会落在好社工身上》一文后,我相信大部分社工都曾面对伦理困境,但如何能处理好这些问题,却是令社工左右为难。我在从事社会工作6年的时间里,也曾面对不少伦理困境,除了咨询督导的意见外,我认为社工也需要学会及时做出反应,才能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导刊》2012,(19):58-59
社工A问:我刚从一线社工岗位晋升至服务管理岗位,作为一个实务经验未必丰富的一线社工,我该如何从一线社工角色转变至行政角色?我能否在担任行政角色时也保持一定量的实务服务?怎样处理?答:中国社会工作的加速发展,自2006年开始至今才6年时间。纵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正在大力推动,但相对于社会服务扩张对社工人才的需求仍有很大距离。特别是政府购买服务全面铺开之后,政府对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实务服务所需的社工人力资源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此,社会服务机构在开展服务时,就更需要一批中层社工管理人员去承担策划和督导实务服务、开展服务团队运营管理、协调及链接社区关系等任务。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是上海社会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中国社工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也是在这一年年初,正当“非典”肆虐的时候,我戴着口罩来到了浦东社工协会,开始了我的第一份、也是—直做到现在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知道社工是通过香港的电视连续剧,那时觉得社工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对它充满了崇敬和向往,期待自己在上海也能有机会从事这样的工作。但是,我大学四年学的是环境工程,毕业后的4年工作经历也都是与行政管理和秘书有关,似乎与社工并无交集。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一年多的志愿者服务后,我在2008年10月27日成为深圳慈善公益网驻深圳市中医院的专职医务社工。对于这份工作,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原来也是学医的,从事过医务工作,对医院有一种独特的感情;陌生是因为社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岗位,需要不断地去摸索、去实践。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老年护理服务需求越发凸显。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理念下,老年护理服务不仅需要提供老年人基本生理需求服务,还需提供老年人在精神、心理、社交上的需求服务。而专业护理人员与服务供给的不足影响了护理服务效率与质量。本文基于此,阐明了老年护理与医务社工间的联系,认为医务社工应介入老年护理服务中,同时又对当前医务社工介入老年护理服务的现状做出梳理,认为医务社工在老年人心理、情感、社交及社会等多层次的护理服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2003年从大学毕业,在社工行业摸爬滚打了8年,现在重新回到了大学。8年前我是一名社工系的学生,8年后我成了社工系的一名老师,和多数从教育界渗透到实务界的社工老师不同,我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从实务界渗透到了教育界。这在国外社工教育行业并不少见,在国内却成为特例,据说惊动了“校长签字”,否则难以突破教育部门的条条框框。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督导中,我和社工们就评估工作进行了分享。其中有位社工认为,工作怎么做不重要,关键在于如何在文书上下功夫,写得好了,评委就觉得社工够“专业”。听了这位社工的话后,其他社工也都附和起来,觉得好像还真有些道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趋突出,除了生活照料问题,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心理照顾服务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这给老年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名老年社会工作者,自从2006年8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工协会将社工服务推广至敬老院后,我便一直就职于浦东新区乐耆社工服务社。4年多的老年社会工作经历,不长不短,却让我收获了很多对专业技巧运用的感悟。  相似文献   

17.
如何面对谎言 如果涉嫌犯罪的青少年们在社工面前撒谎,社工该怎么办?的确,社工也是一个凡人,并没有什么超能力,也并不具备像警察一样的侦查权力,我们只能通过社会调查的多面验证、逻辑推理分析以及专业经验等进行判断。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我发现案主对自己的信息加以节选、夸张、加工、美化,甚至编纂等都是很可能发生的,而且这种现象在社工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并不少见。彭飞就是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8.
自从加入社工行业,我在社工前线实务及管理岗位一做就将近5年.就在从事社工职业快5年之际,我做了一个很重要也很艰难的选择:和几个社工朋友一起创办社工人才培育方面的公司. 很多人好奇地问我:为什么不继续做社工而要办公司?我回答:我们并不是不再从事社工工作,而是以另一种形式支持社工行业的发展,也就是以社工的成长为需求,以社工为服务对象,培育社工,服务社工.  相似文献   

19.
我是香港一名很普通的社工,在大学念完社工系本科后,便顺理成章地从事社工职业,曾经做过的服务包括家庭生活教育、家庭服务中心和学校社工,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一直走在别人曾经走过的路上,后来者也走在我曾经走过的路上,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简简单单地从事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20.
2014年6月26日——7月1日,在珠海市社工协会和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协调工作为珠海市农村驻村社工的我有幸和珠海市农村社会工作其他驻村社工及机构负责人一起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