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下称现行准则),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  相似文献   

2.
袁艳红 《决策探索》2009,(12):39-39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下称现行准则),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但该准则在实施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和难点,如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开发阶段资本化条件的确认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鼓励与投入,企业对于产品研发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动力也日益加强,研发支出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无形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也日渐提高,因此对于无形资产会计信息的规范就显得特别重要了。特别是最新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发布,更是体现了国家对于规范无形资产确认、计量、披露等方面的决心与力度。同时学术界、实务界也加大了对无形资产这一领域的研究,围绕无形资产市场价值、框架概念、确认计量、信息披露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与探索。这些准则的改革都将对企业现时业绩和未来业绩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当前的诸多研究文献中,大多是从宏观方面对新旧无形资产准则进行对比分析的,而对于研发费用这一微观领域的分析略显不足。本文从会计信息质量这一切入点入手,重点分析了新旧会计准则下对研发费用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以及所带来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对新会计准则下研发费用的处理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万博 《经营管理者》2011,(6X):376-376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与经济活力,越来越重视研发方面的投入。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持续投入巨额的资金用于新技术的研发与核心产品的开发。我国新修订并与2006年12月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该项规定指出不再将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当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满足相关条件时可以予以资本化。但是新准则对研发活动的会计处理知识给出了一般性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解读》也没有分不同情况对研发支出进行会计处理。本文通过列举实际案例,着重对不同情况下企业研究开发支出的账务处理进行探讨,希望对会计人员的相关工作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在竞争中取胜,企业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因此,对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显得十分必要.在新的会计准则下,我国对于研究开发费用采用了费用化和资本化相结合的方法.比较而言,新准则能够在体现谨慎性的同时、更合理地反映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支出.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做出了重大修改,将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并分别进行核算。本文首先对比了新旧准则对研发费用处理规定的不同之处,以及新税法对研发费用的处理政策,然后分析了新准则对研发费用处理方法的合理性及不足之处,最后给出了相关建议,以使其在实际运用中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这就增加了企业的研发费用,给会计处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参照国际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经验和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国家出台了相关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做出了新的规定。这一相关政策的出台,改变了目前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局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相关企业也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在新准则的指导下处理企业内部的研发费用。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处于知识创新的时代,研究与开发费用在企业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它关系到了企业可持续的竞争能力。本文通过案例说明了企业研发费用的范围和如何区分研究与开发阶段,阐述了研究与开发费用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所得税处理方法以及形成的无形资产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9.
正一、研发活动会计处理方法的国际比较研发活动是一种广义的投资活动,和一般的投资活动相比,具有收益性不确定和更大的风险性。研发支出是为开发新产品、改进旧产品或降低企业成本发生的各项支出。其中包括研究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研发人员的工资费用等。研发活动的风险性引起研发支出在会计确认和计量上的困难。研发支出在国际上有三种会计处理方法:资本化、费用化、有条件资本化。其代表国家和处理方法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的修订与完善,是适应新形式下对会计信息需求多元化的需要,是国际趋同的世界潮流。对使用者提供更加有价值的信息,也是会计改革划时代的重大决策。本文拟从无形资产新准则的适用范围、定义、初始计量、会计处理、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思考无形资产新旧准则的不同规定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并对无形资产新准则在会计实务中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娄智强 《决策与信息》2013,(10):229-230
知识经济时代,大多数大型企业通常将自己定位于价值链的高端业务,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显著上升,无形资产核算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公允表达。本文分析了企业研发过程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的划分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以及其他财税政策对企业技术研发费用做出了一些新的规定,本文对技术研发费用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通过国内会计准则做了一定的比较。在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面,我国的会计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一些先进的处理方法,其中比较一致的就是,对于不是特别重要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直接将该费用计入企业的档期损益,而对于核心研发费用,应该将其予以资本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研究开发费用会计规范的变迁进行分析,认为新无形资产准则已构建了研究开发费用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的基本规范框架。该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与财务、税务、审计、科技等政策相协调,同时企业首先应建立研究开发活动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对企业研究开发支出全额费用化处理规定存在诸多不合理性,为全面核算无形资产成本,准确计算企业损益,如实反映资产状况,并促进企业自创无形资产,应借鉴国外经验,采用研究开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的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喻云珠 《经营管理者》2013,(25):191-191
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中,由于借款费用的处理涉及到企业资产价值及利润的确认问题,借款费用该不该资本化,是全部资本化还是部分资本化,一直是很敏感的问题。财政部也多次颁布了法规来规范借款费用的处理。其最新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即《借款费用准则》,对借款费用的核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对其定义、范围、会计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借款费用在会计处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不断颁布有关财务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使得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在确认收入、成本、费用和损失方面的差异逐步扩大。由于我国所得税会计规范互不协调。企业在会计实务中。各种会计处理方法(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债务法)均有使用,致使许多企业的报表在一些项目上缺乏可比性,带来盈余操纵的问题。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更高层次的要求,便于各企业间会计信息的对比,有必要选择一种统一、规范、操作性强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本文从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的现状出发。研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问题,并重点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进行比较,分析、说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科学性,进而指出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商誉作为特殊的无形资产,如何进行会计核算一直是各国会计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商誉的特性入手,分析了国外会计界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提出了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俞薇薇 《经营管理者》2009,(20):236-236
新会计规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一定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旧会计准则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开发费用是否资本化,是新旧会计准则对开发费用的主要区别,本文主要阐述开发费用资本化与否对企业造成的影响。1.开发费用资本化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据统计,我国研究与开发费用仅占GDP的0.83%,而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比重为2%,其中美国高达2.53%。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和《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对内部研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账务处理和税务处理进行了系统地论述,以便提高广大企业会计工作者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账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