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临危受命的基辛格博士就任美国国务卿时,其首要使命是如何“引导”石油输出国接受以美元作为国际石油交易的唯一结算货币。基辛格成功了,他通过沙特说服欧佩克其他成员国,最终使美元与石油“挂钩”成为世界的共识。在此后的30年里,“石油美元”在成就了美图金融霸权,给石油输出国带去无数财富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无尽的烦恼、风险甚至灾难,在动荡不安的世界经济运动中,上演了一幕幕爱恨交织的悲喜剧。  相似文献   

2.
试论“石油美元体制”对美国在中东利益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石油为基础、以美元为标的的“石油美元体制”是美国实现全球霸权目标中除了借助军事手段外的最为重要的经济手段之一,它为美国实现在中东乃至全球的利益提供了极为有效的金融支持。进入21世纪以来,美元的走低伴随着欧元的趋强,导致美国对石油美元控制能力的削弱,动摇了“石油美元体制”的根基,这必然会影响美国在中东乃至全球的根本利益。美国能否控制“石油美元体制”危机的蔓延,人们将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3.
以石油为基础、以美元为标的的"石油美元体制"是美国实现全球霸权目标中除了借助军事手段外的最为重要的经济手段之一,它为美国实现在中东乃至全球的利益提供了极为有效的金融支持.进入21世纪以来,美元的走低伴随着欧元的趋强,导致美国对石油美元控制能力的削弱,动摇了"石油美元体制"的根基,这必然会影响美国在中东乃至全球的根本利益.美国能否控制"石油美元体制"危机的蔓延,人们将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4.
辣姜 《公关世界》2010,(1):60-60
历史仿佛总是在冥冥之中,有着惊人相似的轮回.去年的这个时候,那只被称之为“次贷”的美国蝴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海啸,而就在全球经济慢慢地走向回暖的这个冬天,人们意念中总是靠滚滚而来的石油美元堆积起来的富邦迪拜,却发出了590亿美元拖欠还贷的惊异叫声.  相似文献   

5.
中东能源地缘政治的演变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在美国能源安全中的地位明显下降,相互依赖关系发生逆转;中东石油输出国将向东转移,寻求新兴国家能源市场;随着国际能源供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油价的剧烈波动,中东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收益将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如果不马上进行经济改革,中东产油国将逐渐丧失在国际能源格局中长期占据的优势地位.这一演变的驱动机制包括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中东能源地缘政治的演变将产生溢出效应.作为未来中东石油的主要输入国,中国应在构建泛亚洲能源安全网络中有所作为,防止中东安全溢出效应蔓延.  相似文献   

6.
1979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不少西方人为第二天醒来是否能够有油发动汽车而失眠。“请允许我发动我的汽车”,竟成为当时美国报纸的一个头条标题。伴随我国油价年内的三次涨价,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石油,是现代社会生存的血液。伴随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对石油及其他资源的需求也迅速增长。从1997年开始,中国从石油输出国变成了进口国。据估计,今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在2.7 亿吨上下,但产能只有1.7亿吨。到2005年,中国石油需求量将达到2.9亿吨左右,有可能超过日本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中国石油产量将不会有大幅度提高。奇高的油价,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对人民生活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石油与中东的贸易和金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的生产与出口是中东经济的主要支柱,纵观二战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中东各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其速度与规模无不与石油有关,产油国的经济状况都随着“石油繁荣”或“石油衰退”而浮沉,石油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中东石油输出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影响着其余中东国家的贸易和金融。 一、商品贸易 中东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国际贸易的能力在70年代中期后空前增强,成为发展中世界贸易额增长最快的地区。1991年,中东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4.3%,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4%。综观1950年以来40多年的世界贸易的发展,虽然发展中国家贸易额的年均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数,但中东却高于这一平均数,因而,中东是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重要地区。 20世纪的世界工业建立在能源基础上。五六十年代西方工业能源由煤转向石油,中东富藏的石油便成为工业的“血液”。70年代两次石油提价引起世界经济混乱,暴露了西方经济对石油的严重依赖性,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收入则因油价上涨而猛增,巨额的石油美元成为中东经济发展的雄厚资金。 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石油输出国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都意识到必须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有效地利用石油收入促使经济向多样化发展,即“播种油气,收获工厂”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金融全球化及国际货币体系不断变化整合的进程中,一些产油国政府已开始要求其石油买家用美元以外的货币与其结算,“石油欧元”、“石油日元”等纷纷登场,国际石油定价和交易货币多样化趋势开始形成,不少国家都表示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方式。面对油价攀升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逐步尝试“石油人民币”是中国的一个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迅速已成为世界性共识。在国内资源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中国的最佳选择是,积极开展海外能源合作,以确保石油供应。各种因素表明,中东产油国应是中国的首选合作方。在开展海外能源合作,与一些主要的石油生产国或石油输出国互动时,既要重视提高海外能源运输的安全系数,也应以积极、友善的姿态,与周边邻国合作,构建亚洲石油供应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中东国家将石油收入的80%挥霍一空。在这里,建起了中东第一个室内滑雪场,还有令人惊叹的人工岛屿,有世上唯一的七星级酒店和最贵的房间,而且将竖立起世界上最高的大厦。目前,石油生产商们正经历着又一次繁荣。各国政府的预算草案仍是30美元一桶石油,而实际上2004年初纽约的石油价格已经接近70美元一桶。但是现在,主要的石油生产商改变了新的“石油美元”的用途,他们进行建设和国内外投资,偿还了政府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和21世纪初的石油美元回流和投资机制及途径,认为第一次石油美元回流促进了国际资本大流动和国际债务激增;21世纪新石油美元回流与第一次石油美元回流不同,有助于全球金融体系稳定,但也可能助长资产泡沫。目前,海湾国家石油美元出现"向东看"趋势,但中国吸引海湾石油美元仍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小布什政府提出了“大中东计划”。这份计划是冷战后美国政府特别是小布什政府推行“民主改造中东”系列思想、战略和政策的延伸与整合。尽管在“大中东计划”纷繁复杂的内容中没有特别提及石油问题,但是,其中却明显隐藏着美国冷战结束后一以贯之的中东石油战略意图一一旨在通过从根本上解决改变大中东产油国的政治现状,使之最终成为与美国同质的政治体制,从而构建独霸中东石油的机制化霸权。  相似文献   

13.
地缘政治问题实质上是资源政治问题,对美国而言,地缘政治的实质是石油美元问题。1897年,威尔逊向西奥多·罗斯福提出"外交就是管理国际商务"。理解这句话也就理解了美国及其命运。石油关乎美元,进而关乎美国的命运。美国总统尼克松为美利坚民族做出的最卓越的贡献是。成功使美国摆脱越战并与中国修好,但他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对美利坚民族而言也许是致命的:他宣布放弃美元的金本位而将美元直接与国际石油挂钩。于是.原来可以支持美元坚挺的美国工业——哪怕是军工产品,径直变成了脱离国民劳动且远离本土的资源产品即国际石油。这样,美元的坚挺就要靠国际大宗消费品石油的采购以美元结算来保证。从劳动形态上说,今后支持美元的就不是国民劳动而是国家对外战争。由于美国不是把重心建立在国民劳动  相似文献   

14.
吴跃农 《金色年华》2011,(10):41-45
核心提示: 大洋彼岸的多勃雷宁大使向勃列日涅夫报告:“情况属实,两小时前我同基辛格会晤过,他明确表达了尼克松总统认为中国利益同美国利益密切相关,美国不会坐视不管。如果中国遭到核打击,他们将认为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他们将首先参战。基辛格还透露,总统已签署了一份准备对我国130多个城市和军事基地进行核报复的密令。一旦我们有一枚中程导弹离开发射架,他们的报复计划便告开始。”听完后,勃列日涅夫愤怒地喊道:“美国出卖了我们!”  相似文献   

15.
曾月郁 《老年人》2003,(11):10-11
石油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口粮”,在国家资源安全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早在10年前就从石油输出国变为石油进口国了,而且需求量呈现逐年大幅上升的态势。2002年,我国平均每天的石油消耗量为536万桶,已超过日均消耗534万桶的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业内人士称,目前我国原油年产量不过1.64亿吨,产销缺口极大,到2005年将达9500万吨,2010年将超过1.37亿吨,21世纪中国石油需求的大头将依赖进口。面对国内石油供应短缺的严峻形势,我国在加紧寻找开发国内大油田的同时,采取了主动面向海外开掘石油进口渠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迅速已成为世界性共识.在国内资源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中国的最佳选择是,积极开展海外能源合作,以确保石油供应.各种因素表明,中东产油国应是中国的首选合作方.在开展海外能源合作,与一些主要的石油生产国或石油输出国互动时,既要重视提高海外能源运输的安全系数,也应以积极、友善的姿态,与周边邻国合作,构建亚洲石油供应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美国将中东石油视为其最根本的国家利益之一。经济战略利益则是这种国家利益的基础和体现。为了更有效获取和控制中东石油,美国往往通过战争来推进其石油霸权战略。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在大中东地区"牵头"发动四次战争,其实质都是"为石油而战"——以国家利益和"干涉主义"理论为幌子,以武力为后盾独霸中东石油,从而实现其经济战略利益。事实上,美国以军事手段推进的中东石油霸权战略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要闻快递     
国际新闻非洲六国拟成立“钻石欧佩克”关于建立“天然气欧佩克”的纷争尚未平息,近日南非、博茨瓦纳等6个非洲钻石生产国提出要成立“钻石欧佩克”,即组建一个类似“石油输出国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     
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拟筹款200亿美元投资海外 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计划在今后10年投资200亿美元用于海外并购,以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美国将中东石油视为其最根本的国家利益之一.经济战略利益则是这种国家利益的基础和体现.为了更有效获取和控制中东石油,美国往往通过战争来推进其石油霸权战略.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在大中东地区"牵头"发动四次战争,其实质都是"为石油而战"--以国家利益和"干涉主义"理论为幌子,以武力为后盾独霸中东石油,从而实现其经济战略利益.事实上,美国以军事手段推进的中东石油霸权战略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