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方式,改变了原有的所有制结构、阶级阶层结构,各阶级阶层的权力和利益分配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研究它们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对于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使改革顺利进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所有制结构、阶级阶层结构、收入结构、文化结构及各阶级阶层内部结构变化作一些粗略分组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许仕廉在《中国人口问题》一书中说:“人口是社会与国家的原料,是文化与财富的生产者。所以,要研究各种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教育文化问题,必从人口入手。”中国人口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并不亚于某些重大政治事件或思想运动。而围绕着人口数量以及如何制定相关政策等问题,一直有不同的意见与争论。  相似文献   

3.
王洪秀  尚秋荣 《职业时空》2008,4(6):115-115
政治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成员对特定的政治系统、政治过程、政治制度、政治现象等表现出来的政治认知、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价值取向及作出的政治行为选择等。按照社会结构的不同,政治文化分为不同阶级、阶层、民族、团体及公民等的政治文化。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政治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化与留学生的社会参与丁三青中国近代化宛如一股澎湃的钱塘湖,涌动着社会中的一切阶级和阶层。"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某个阶级的领袖永远是该阶级最有知识的先进代表人物"①。新式知识分子的代表──留学生就是站在中国近代化潮头的赶海弄潮儿。一、文化反...  相似文献   

5.
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布迪厄 (PierreBourdieu)的阶级理论 ,典型地体现了他的一般社会理论和方法论原则。在竭力化解主观与客观、结构与建构之间的二元对立的关系主义的方法论 (relationalmethodology)的指导下 ,在批判、继承马克思 新马克思主义和韦伯 新韦伯主义的阶级理论的基础上 ,布迪厄整合了阶级分析的主观与客观、阶级结构与阶级行动、自在阶级与自为阶级以及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二分和对立 ;在作阶级划分时 ,布迪厄将资本总量、不同资本的构成比例以及资本拥有状况的时间维度结合起来 ,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复杂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 ;更具特色的是 …  相似文献   

6.
经济收入问题,从来就是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分析中一个重要的内容,特别是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我国社会原来意义上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阶级关系已不是剥削性的,而是差别性的,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收入的分析,对于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并进一步进行社会分层,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布迪厄的阶级理论,典型地体现了他的一般社会理论和方法论原则。他的阶级概念将社会空间、实践、惯习、品味结合在一起,强调阶级是在社会空间中有着相似位置,有着相同的生活处境,因而也会有着相似的秉性或阶级惯习的人群。这些相似性又会导致他们具有共同的实践;而包括艺术审美、饮食习惯、身体秉性、居住方式等等在内的实践活动,反过来又建构了阶级区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导刊》2009,(23):52-53
随着经济、医疗和社会的发展,综观世界,人口老年化已成为我们人类所共同面对的一大问题。诚然,长寿百岁一直是我们共同的梦想。而这个梦想成为现实的同时又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忧虑。为了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日本政府对旧的养老保险制度做了重大调整,从而有效地缓解了由于人口老年化给社会带来的压力。日本和中国同属于亚洲国家,其生活习惯、生理特点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都有相似之处,而且两个国家都面临人口老年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它导致粮食不足、人均资源不足、资金不足、就业不足、生态环境破坏等许多世界性问题,作为头号人口大国的中国更是深有感触。为此,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已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当前,计划生育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面对日益增加的人口和日渐减少的耕地,计划生育工作丝毫不能懈怠。但计划生育并不是一支没有副作用的营养液,而是一柄双刃剑:既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在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它也带动了家庭结构与功能的演变,给老人们以困窘;它影响了人口的年龄结构,使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10.
周运清  胡蓉 《社会学》2004,(3):22-27
社会分层研究历来就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传统领域,也是社会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这一领域内,受到关注最多的就是社会分层的结构研究,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兴趣主要基于这样的假设:阶级阶层是最主要的社会行动单位,阶级和阶层的共同行动是最  相似文献   

11.
在发展中国家,新的并且不断发展的城市化现象已经使那些用于应付贫困者、新移民者以及青年的基本需求的政策和规划丧失了作用。城市化进程是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的一场变革,通过这一进程,小城镇发展为城市。城市化也影响了文化,几乎所有的地方文化传统都由于城市化进程而受到冲击。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城市化并不完全是一个“自然过程”;它是社会行为和权力的结果。城市化包括从人口稀少的地区迁移到人口稠密的地区。在对世纪,这种迁移的规模是很庞大的。1900年,世界上大约864%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只有13.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烟台市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当突出,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老年人口绝对数大,增速逐年加快,截至2009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约为115.5万,比2008年增加3.7个百分点,占全市总人口的17.69%;“未富先老”,老年人需求与社会供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养老服务机构少,从业人员不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与有效社会供给的差距大;  相似文献   

13.
朱静 《社会学》2009,(4):60-64
在社会结构和分层研究转向对文化的关注时,对知识分子的阶层划分以及其政治作用提出了不同的范式和理论建构。布迪厄的知识分子知识场域命题和古尔德纳的知识分子新阶级命题,通过引入文化资本的概念,对以知识统治为基础的新的划分标准作出了自己的诠释。本文通过对这两位学者观点的梳理,比较知识分子的知识使命、政治使命和知识分子是否已然成为权力阶层的理论,从而论证他们的理论为阶级划分的内涵注入了新的内容,为从经济统治到符号统治的文化研究做出了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4.
研究分析中国八十年代末人口学及有关统计资料发现:进入九十年代,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将明显加快;社会负担老年系数迅速增加;5个在职职工负担一个离退休职工;家庭人口和家庭结构由大家庭类型向小家庭转变;60岁以上老人中80%健康状况不佳,65岁以上老人中农村老人与城市老人之比接近4:1。本研究认为九十年代是中国老龄工作的关键时期,我们应以“中国方式”研究解决老龄问题,以老有所养为核心展开工作;本研究希望预测九十年代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并对老年人的问题的解决提出某些设想。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标志着社会生产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社会劳动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日益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而在我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多人口在农村,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9.7%,文盲、半文盲占13.5%,农村劳动力年培训率不到20%,严重地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  相似文献   

16.
李庆 《城市观察》2013,25(3):138-147,177
中国巨大的发展成就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这种趋势既是外籍人员趋利行为的结果,也是中国更多融入国际劳动力市场的表现,外籍人口问题将逐渐从社会边缘性问题向社会重大问题转变,广州的非籍人口问题就是这种转变的初现端倪,中国崛起必将迎来外籍人口问题的挑战。从美国民族融合的历程看,老移民把自己看作正统美国人,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以偏见和歧视对待新移民,力图强迫新移民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美国化",这种做法使种族矛盾越演越烈,历经多年仍然余毒未消。预见到我国外籍人口问题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反思美国的移民社会融合教训,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广州外籍人口问题,把广州在推进外籍人口社会融合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试点的高度予以重视,从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合、结构融合和身份认同的角度入手,探索符合中国经济社会状况的外籍人口社会融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刘燕斌 《职业》2001,(1):4-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崛起,以及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调整,世界就业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总的看,多数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呈下降趋势;部分过渡经济国家的就业状况有所改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国际劳工组织研究报告显示:在全世界30亿经济活动人口中,失业人口有1.5亿,不充分就业人口有7.5亿至9亿;在全世界60亿人口中,生活费每天不足1美元的赤贫人口,约有12亿。促进就业、消除贫困和社会融合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近年来,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令人…  相似文献   

18.
阶级阶层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分析阶级阶层状况的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系统地分析了阶级的产生的前提条件,阶级形成的必备条件,阶级内部的阶层构成,阶级消亡的过程等。该理论对对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分层研究仍具有指导意义,必须客观分析马克思阶级阶层理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能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状况,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张旭升 《社会学》2008,(3):57-61
一个社会的养老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不仅取决于人口结构的转变,而且取决于各种养老主体是否从物质、制度、文化和观念等方面做好了应对的准备。目前在养老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包括将独居老人等同于孤独老人,有儿就可以防老,家庭养老作用弱化,居家养老等同于家庭养老,等等。研究表明,养老认识能否与时俱进,也是影响养老问题的解决和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江小涓 《中外书摘》2011,(11):22-24
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前三十年相比,今后中国继续发展的条件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变化,比如说人口结构的变化,新增劳动力的趋势肯定是比较快地在减少,整个社会也在比较迅速地老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