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3 毫秒
1.
论建立现代养老体系与弘扬传统养老文化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李辉 《人口学刊》2001,(1):45-51
今后较长时间内 ,老年人自养、家庭养老、社会化养老等各种养老方式将同时存在、互为补充、不断发展演变 ,构成我国现代养老体系的基本框架。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必须在建立现代养老体系的过程中 ,弘扬传统养老文化 ,只有这样 ,才能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形成良好的“养老”社会环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养老文化  相似文献   

2.
“居家养老”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在梳理"居家养老"概念的基础上,将其归纳为三种类型。然后,分析了三类观点产生的历史根源,评述其贡献与不足。最后,从居家养老服务的资源提供主体与服务提供主体的视角,厘清了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并重新界定了"居家养老"概念,以期对我国居家养老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养老问题不仅是老年人口的福利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即将到来,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模式正在向新的方向发展。通过对主流养老、机构养老、旅游养老、迷你型家庭养老院模式的分析,揭示了现阶段中国养老模式的多维变化及未来养老方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浅议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缺陷和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前农村家庭养老矛盾重重 ,面临农村养老保障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逐渐过渡的问题。在统筹社会养老基金时 ,应考虑农村养老保障体制转换成本问题 ,应由集体经济和国家负担部分转换成本。家庭养老以精神激励为主 ,但也要实行有效的监督。社会养老基金统筹可采用浮动制的收费办法 ,以弥补保费收缴水平偏低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新型养老体系的初步研究与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老体系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老龄人口生活的支持系统 ,从其形成方式看 ,包括两个部分 :正规养老制度和非正规养老制度 ,二者有其各自的社会经济基础、经济和人力保障、道德和法制保障。中国现行养老体系所面临的问题是 :人口老龄化 ,城乡差别 ,不完善的城镇职工退休保障制度和家庭结构的变迁。而新型养老体系的构建 ,不仅要改革和完善正规养老制度 ,还要使非正规养老制度与之相互补充和协调  相似文献   

6.
杜选 《西北人口》2007,28(5):63-69,74
从粤澳两方面养老经济保障与养老服务保障的现状入手,考察了两地现有养老保障的缺失,并在完整养老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两地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以两地现有基础,进行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异地养老与社区信息化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7.
论女儿养老与隔代养老的可能性——来自武汉市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城市家庭养老的研究中 ,有人提出了女儿养老与隔代养老的问题。本文从探寻孙辈与祖辈的相互理解程度、孙辈的养老责任感来研究隔代养老在多大程度上是可能的 ,并从女性与男性在理解父母的养老需求、他们的养老责任感等方面来探讨女性在养老意识方面的特点 ,由此提出对女性养老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稳定低生育水平及其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稳定低生育水平会时养老保障产生重大影响.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农村,究其实质还是养老保障问题.因此,要认真研究稳定低生育水平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各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老龄化 ,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目前大多数研究偏重于城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忽视占老年人口大多数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在少量研究农村养老的研究中 ,大都侧重于宏观的、客观现状的描述和分析 ,使得研究流于程序化。本文从农村中青年女性的主观养老意愿入手 ,探寻形成当今农村人口选择“家庭养老”的深层原因 ,提出几点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大力促进社会化养老 ,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 ,是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区别在于承担养老责任不同。社会养老具有社会再分配功能 ,从而实现社会范围的公平化。虽然学者们各持其说 ,但养老模式仍不外乎以下几类 :完整的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 ,不完整的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和居家养老等。而在我国 ,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且最终会被社会养老模式所取代。我国目前的养老工作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李飞 《南方人口》2014,(5):46-57
本文是在云南大理白族农村社会调查基础上的一个人类学研究的尝试。作为白族农村的一种家庭养老方式,分养对赡养父母的责任做了较为清晰的规定,即由长子来赡养父亲,次子赡养母亲。因此,厘清分养这种家庭养老方式的特征及其后的文化内涵是本文的工作之一。不过随着社会的变迁,尤其是白族家庭子女数的减少,分养这种养老方式将来也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老"、"养老"等日常概念做出了一点反思。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养老护理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学英  吴红敏 《西北人口》2011,32(1):109-113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护理问题日益突出。而家庭护理能力的下降,养老机构的不足,以社区服务为支撑的居家养老形式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是,居家养老也存在诸如资金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国家和政府对社区服务的更多介入,投资的增加,以及养老护理保险制度的引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养老意愿和养老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以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 ,对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养老观念、意愿以及养老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 ,亲子关系的反馈模式的养老观念、养老方式依旧在中西部农村有着很大的市场 ;政府需要在农村各类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就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内容与属性,政府、市场、社会与家庭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责任定位以及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两者间关系进行探讨。指出:从养老资金来源、养老地点与养老服务供给三个基本维度可以将养老划分为若干种基本的类型;政府在保障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服务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各有其优缺点与适用范围,不存在孰轻孰重问题,无需每个社区单独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就北京市老年人口对社区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了解程度、养老服务的需求、养老意愿的选择以及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养老服务的意见等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在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现状、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健元  谭珊珊 《西北人口》2011,(6):55-58,63
近些年来,民办养老机构逐步兴起,并在几年间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面临诸多问题。文章在对苏南、苏中、苏北进行了对比调查的基础上对目前江苏省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支持、机构数量及规模、设施及人员配备和服务内容等进行了描述,分析当前养老机构面临的政策支持不足、供需存在矛盾以及专业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并结合江苏省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状况,提出苏中、苏北地区应首先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苏南地区应针对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政策上的"各个击破",同时建议民办养老机构加强创新服务理念,在管理体制、服务内容、人才使用、硬件设施等方面增强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受社会变迁与个体生命周期风险累积的影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脆弱性日益凸显,进而影响其养老策略的实施。关注农村空巢老人如何养老,是保障其福祉的关键所在。文章使用2015、2018和2021年“安徽省农村老年人福利状况”追踪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脆弱性与养老策略现状、动态变化趋势,并采用面板多项Logit模型检验了养老脆弱性变动对养老策略调整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养老脆弱性随着年龄增长缓慢提高,家庭养老仍是当前农村空巢老人的主要养老策略;随着年龄的推移和养老脆弱性的上升,农村空巢老人更倾向于选择家庭或平衡型养老策略。基于此,文章认为应推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供给的多元化,着重强化家庭养老的基础性地位,同时要增强养老服务供给的多阶段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是兰州城关区2009年建设的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提供送餐、陪护、医疗保健、娱乐身心和心理慰藉等220多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老人如有需要,只要拨打虚拟养老院电话,服务人员就会上门为老人服务,实现居家养老。下一步养老院将加快"智慧养老"系统的研发,给老人使用定位手机、  相似文献   

19.
50.9%的人认为我国未来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一个呼叫器有红、黄、绿三个按钮,红色直通120,黄色连接居家养老中心,绿色连接"96345"便民服务热线。这种呼叫器安装在浙江杭州上城区60岁以上老人家里。为了做好居家养老,社区建立了居家服务无忧在线平台。老人一按键,相关部门就能在最短时间作出反应。从去年开始,上城区整合卫生局、教育局等8个部门的资源,  相似文献   

20.
周绍斌  赵福炎 《西北人口》2001,(4):46-48,52
养老不纯粹是个经济问题.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既需要经济资源,也需要大量的非经济资源.其中,道德就是农民养老的重要资源,对于农民养老有重要影响.在"未富先老"的现实背景下,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道德建设,为农村养老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