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简易的基尼系数计算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种简易的基尼系数计算方法□文/施卫国统计学家洛伦茨(M.Lorenz)在研究居民收入分配均衡程度时,发现将居民人数累计百分比和居民收入累计百分比联系在一起,可以揭示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后来,人们将这种揭示社会分配均衡程度的曲线称为洛伦茨曲线(见图1...  相似文献   

2.
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是描述、衡量分配或占有的平均程度的,其形式如图一所示.图中横坐标是参加分配人数的累计百分比,纵坐标是占有收入的累计百分比,对角线是绝对平均线,上弯曲线是洛伦茨曲线.  相似文献   

3.
基尼系数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最初用于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程度,本文探讨其推广应用,并提出用积分法计算基尼系数。一、基尼系数法的基本原理 基尼系数由洛伦茨曲线而来,要计算基尼系数,必先了解洛伦茨曲线。该曲线由统计学家洛伦茨于1905年提出,他把社会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平均分为10个等级组,每个等级组均占10%的人口,再计算每个组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然后以人口累计百分比为横轴,以收入累计百分比为纵轴,绘出一条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状况的曲线,称为洛伦茨曲线(见下图)  相似文献   

4.
收入分配不平等之争论与度量指标汇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首先总结了当前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争论的焦点,其次介绍了11种度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方法,并通过这些度量方法可以验证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最后将此方法的应用范围加以推广。同时,指出这些指标还可作为各个区域之间及区域之内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人口年轻差异等各种差异的度量指标。  相似文献   

5.
杜鹏  汪锋  张宗益 《统计研究》2008,25(12):23-29
 目前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大多是静态的测度某一时点的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缺乏对收入随时间变化的模式和收入来源结构的深入研究。本文使用深圳市2005年和2006年的城市居民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居民家庭的收入变动性和收入来源结构进行了研究。收入变动性和收入来源多元化从本质上反映了机会公平的程度,深圳市的实证数据表明,现阶段中国城市居民的收入变动性和收入来源多元化使长期收入不平等程度小于短期收入不平等程度,家庭总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小于单一收入来源的不平等程度。因此,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关注机会公平是在收入分配领域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尼系数的计算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或称洛伦茨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衡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一个指标,通常用字母G表示,其值在0和1之间。G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有两种极端情况:当G=0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  相似文献   

7.
《统计与咨询》2004,(3):17-17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  相似文献   

8.
基尼系数计算方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反映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很多,其中基尼系数是比较综合反映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之一。它最先由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来的。 洛伦茨曲线(如图一)是反映收入分配比例与人口分布比例之间关系的函数。  相似文献   

9.
陈娟  孙敬水 《统计研究》2009,26(9):77-81
 对收入不平等变动研究,目前多数基于对不平等指标的分解,计算结果会因收入数据分组的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本文基于收入分布变化分解的视角,对我国地级市以上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分布位置变化对于收入分布变化的影响最大,而收入分布形状变化却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种影响效果,收入分布的其它变化虽有影响,但程度相对较低。收入分布位置变化有助于缓解不平等程度的加剧,而收入分布形状变化则加速不平等程度的恶化,其影响程度对于不同的收入阶层有所不同。本文认为,经济增长是缓解收入不平等恶化的主要原因,而收入分配的改变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   

10.
从基尼系数看居民收入差距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基尼系数及其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  相似文献   

11.
对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核算虚拟租金,将其纳入居民收入统计范畴,原有的收入分配格局会随之发生变动。利用CHFS2011、CFPS2012数据,建立参考模型和虚拟租金模型,选取分位点比率测度指数、基尼系数、均等对数偏差指数、泰尔指数及阿特金森指数等5项常用指标测度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研究虚拟租金对家庭和个人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比较租房家庭、未清偿余额家庭和完全产权住房家庭在收入分配格局中所处位置的差异。研究发现,市场价值法和资本市场法核算结果均表明,虚拟租金纳入中国家庭收入统计后,总体上缓解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这一点与发达国家系列研究相符。分样本计量结果显示,租户家庭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最大,核算虚拟租金后,未清偿余额家庭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程度最高,收入分配不平等分解结果表明,组内不平等是导致总体不平等的主要原因,纳入虚拟租金因素后,组内不平等对总体不平等的贡献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与收入分配差距:中国农村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广勤  张卫东 《统计研究》2010,27(11):40-46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对收入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借鉴Beach提出的分位数法构建时间系列模型,利用中国农村1993-2007年的数据,从受教育水平和教育不平等程度两个方面考察了教育与农村居民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中国农村,教育的不平等会加剧收入的不平等,或者说教育的均化会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平均受教育年限与收入不平等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当前我国农村整体教育水平仍然落后,教育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模式仍处于倒U型的左边。上述结论对农村的收人分配政策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重要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
李莹  吕光明 《统计研究》2018,35(9):67-78
本文借鉴Roemer的环境和努力二元因素分析框架,采用CHIP数据,构建相对全面的环境集,然后借助事前法构造的反事实收入来间接测度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程度及其具体生成渠道,并选取年龄、性别和地区三大环境因素,进一步剖析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的异质性特征。结果发现:(1)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中的23.2%是由环境因素所引致的机会不平等。城镇机会不平等程度随年龄增加而逐步积累,但在51-60岁时有所缓和,呈现倒U型特征;女性的机会不平等程度高于男性;机会不平等程度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2)从生成渠道来看,机会不平等中的78.3%源于环境因素的直接渠道影响,剩余21.7%为环境因素的间接渠道影响。两种渠道的相对程度在不同年龄间差异明显,间接渠道对女性机会不平等的解释力是男性的2倍以上,间接渠道相对程度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旨在缩小机会不平等的政策应致力于补偿年龄、性别和地区等环境因素差异,尽可能使所有人的同等努力得到同等回报。  相似文献   

14.
一、公平分配的界定 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怎样才算合理公平,这主要来自对公平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公平分配的界定就成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理论依据.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对公平分配的研究,大致可概括为三种理论.一种是福利经济学的公平分配理论.该理论始自英国学者庇古,他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用于收入分配理论时,讨论了收入分配的福利含义.在庇古看来,福利是人们对满足的一种评价,它的范围很广,其中能用货币衡量的部分被称为经济福利.简言之,经济福利是一种能用货币来衡量的经济效用的大小;第二种是平等与效率抉择的公平分配理论.当代西方经济学对于公平分配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平等与效率交替与抉择的争论而争论的.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收入分配的公平意味着收入在社会成员间平等地分配,它包括人们获得收入的机会平等和人们得到收入的结果大致均等.同福利经济学经济福利增加的公平准则不同,这里的公平分配的目的在于如何权衡平等与效率的双重价值标准并使两者相互协调;第三种是发展经济学的公平分配理论.发展经济学家的经济增长中收入分配不平等变化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对公平分配问题的见解与看法.在他们看来,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同经济发展有关,但绝不能对经济发展中收入分配向不平等演变任其自然,国家应在经济发展中积极推进收入再分配,以求得分配的公平.  相似文献   

15.
单参数基尼系数比标准基尼系数多一个体现社会对不平等厌恶程度的伦理权重 ,更能反映不平等的内涵。运用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数据的实证研究 ,表明了单参数基尼系数的对不平等度量的作用。单参数基尼系数使不同时期或不同社会的收入不平等更具有可比性。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伦理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16.
0引言消费基尼系数是在收入基尼系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样绘制有关消费的洛伦兹曲线,将人口按消费支出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消费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消费百分比。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消费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  相似文献   

17.
岑成德 《统计研究》1992,9(3):56-57
近年来,经济学界、统计学界在对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讨论中,有不少文章涉及到基尼系数的使用。只有少数文章讨论了基尼系数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而更多的文章则是直接用基尼系数作为说明其某些观点的论据,这就意味着肯定了基尼系数在我国的适用性。基尼系数常被西方经济学家、统计学家用来说明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此外,基尼系数也可用于描述财产或资本的集中程度等等。无疑,基尼系数可以反映收入分配结果的差异程度,但应该注意的是,基尼系数并不能用于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和平等程度。  相似文献   

18.
基尼系数、收入差距与经济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靳庭良 《统计与决策》2006,(13):147-149
基尼系数是联合国规定的一种测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用于国家或地区间社会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比较,并大量地被用于政策分析和学术研究中.但关于其合理性、局限性的讨论始终没有停止过.其中的焦点是基尼系数是否合理地反映了社会收入分配中的差距及其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按一般经典经济学的解释,效率是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的东西,平等是指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每个社会成员.对"公平"的不同理解自然导致不同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本文从理解基尼系数的内涵出发,辨证分析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并对我国近10年来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9.
解读中国基尼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反映居民收入差距(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它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推算出的用于判断一个国家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表示占人口总数一定百分比的社会成员所拥有的收入额在全部居民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该系数可在0和1之间取任何值。基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别总体上逐渐扩大。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以下简称“社科院收入分配课题组”或“课题组”)家庭抽样调查数据,按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1995年我国农村基尼系数达0·416,城镇为0·332,全国居民为0·452(赵人伟、李实、卡尔·李思勤,1999)。尽管居民收入差距已相当大,尤其是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在7年间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但自1990年代中期就有文献认为实际的收入不平等被低估了。从有些研究结果看,如李培林(1995),不平等程度被低估的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