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世涛 《阴山学刊》2005,18(3):26-31
"表现说"是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中很有影响的艺术理论,它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也影响了对艺术起源、艺术本质的理解.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化,既丰富了"表现说",又使"表现说"偏离了艺术对它的内在要求.因此,结合历史语境,细致分析"表现说"发展中的各种具体观点及其得失,将有利于今后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传媒艺术生产领域市场机制的引进以及艺术产品的商品化,使传统的艺术理论很难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艺术的现实与发展。从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出发,运用政治经济学视角,对"艺术生产论"给予论证,一方面可以回应当代传媒艺术生产的现实,另一方面还能够深入拓展艺术理论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诗歌意象艺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与古代诗歌的意象传统纠结,从传统意象体系中突破,重新审视回应传统的过程.30年代诗歌意象艺术,体现了对中国古代诗歌意象艺术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意象艺术的自觉兼容,体现了意象本体建构更全面、更自觉的意识.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在意象感性形态向智性形态的现代性变革、意象视域的日常性、都市化的关注、意象思维的现代性生成等方面,全面推进了意象艺术现代化的深层发展.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在化用民族传统与西方现代艺术中形成了民族化的现代性特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上半期,中国美学在展开自身现代理论建构时,追踪、仿效西方美学相关知识,集中探讨了"艺术起源"这一问题.把艺术起源归于劳动实践或游戏或同情,就是现代中国艺术起源理论的三种主要形态.其中,"艺术起源于劳动实践"观点的影响最为广泛;"艺术起源于游戏"观点则直接反映出西方近代心理学家的重大影响,其基本理论资源是席勒、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和谷鲁斯的"练习说".而"艺术起源于人类同情"观念之所以能在中国美学现代理论建构中产生具体影响,与其特别重视人类情感研究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5.
艺术即陌生化--论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陌生化艺术程序,颠覆了艺术是一种认知方式的传统观念,实现了现代文论向传统文论的开创性突围,成为20世纪文学艺术的新标志,并以诗语难化、陌生化变形、结构延宕等多种陌生化手法营构了艺术的魅力,成为"无穷组合的迷宫"的缔造者.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在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后逐渐产生了双重社会效应,既加深了人们对于作品与作家生产之间关系的认识,又加速了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价值的降低。而本雅明和伊格尔顿等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一理论的全新阐释,给艺术生产提供了更广泛的理论发展空间。同时,艺术生产理论也避免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再现说”、“镜子说”等过分强调客体贬主体作用的不足,而把艺术活动看成一种生产,就使得艺术创作最终走下神坛,成为可以被大众广泛参与的生产实践之一,从而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7.
灵氛是本雅明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距离感、真实性、自律性和崇拜价值等范畴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此为契入点,本雅明揭示了灵氛的内涵和意义,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充分肯定了复制艺术的成就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造物艺术也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生活。图案——工艺美术——设计艺术,中国设计艺术概念的这一三段式发展道路,正是对20世纪中国造物艺术发展的本质描述。  相似文献   

9.
考茨基关于"民主与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考茨基"民主与社会主义"理论,一是考茨基的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二是从民主缺位的角度,反思了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教训;三是从理论与历史关系的角度,分析了20世纪初列宁与考茨基"世纪之辩"的逻辑错位.  相似文献   

10.
“符号形式理论”与公共管理的“符号化”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形式理论"是20世纪哲学史上的一大重要贡献。其提出者恩斯特·卡西尔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恩斯特·卡西尔通过其著作《人论》将符号形式理论运用于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诸如神话、艺术、宗教与社会科学等。"符号形式理论"体现了公共管理的人性基础,同时可激发公共管理领域的"符号化"实践——通过将企业管理中的"CIS"系统引入公共管理,可从一个较为新颖的角度促进公共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方公民资格理论的当代复兴与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资格理论经历了从古典义务导向到近现代权利导向再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公民资格观的演变复兴过程.公民资格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的全面复兴,为解决自由民主制的危机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选择:即现代民主应从"以投票为中心的"民主理论向"以对话为中心的"的协商民主理论转变,同时强调现代民主制的健康发展不仅依赖于基本的制度和正义,更注重公民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2.
在艺术理论史上,人们以再现说、表现说、作品论等理论来论说艺术的本体。20世纪初新托马斯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利坦在艺术理论领域中,运用并创造性地发挥圣托马斯·阿奎那学说的理论原则研究艺术,从灵魂的本质以及灵魂与艺术的关系来考察艺术本体,并结合其艺术理论对现代艺术的成就和不足给予精辟的批评,丰富了托马斯主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京剧流派理论研究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现代学术转型这一大的语境下,戏曲的传统治学与近现代学术研究,包括近代市民文化参与的多元化的学术风貌,成为20世纪初京剧流派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们三者并存而行并且一起构成流派理论研究向多视角、多层面的展开和延伸,从而以自己独特的理论个性和价值,构建了20世纪京剧流派研究多元话语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英美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波普艺术.与以往现代主义艺术不同,在波普艺术中出现了更多大众文化以及消费社会形态的艺术形象.波普艺术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借助"消费社会"、"先锋派"理论,笔者认为波普艺术的产生有其两方面的社会性根源:首先,消费主义伦理价值的形成是波普艺术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重要原因;其次,波普艺术的产生是艺术重新回归社会的先锋派艺术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李约瑟难题"一直是我国科技史界和自然辩证法界讨论的老问题,而且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之间曾经存在的矛盾也存在颇多的争议.本文从"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思考的出发点,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阻滞,以及在构建新的社会模式中实现科技创新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意义及可能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我国未来科学和技术健康发展的思路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当代随笔是学人、作家进行社会干预、文化批评时的思想表达,也是他们品味人生趣味、雅俗境界时的随心絮语.为清晰地呈现其文体演变与艺术流变,本文从现代"随笔"概念的界定与区分入手,进行了寻找源头、梳理脉络的尝试,着重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文体从普及常识到析理审智的艺术流变,并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随笔与现代随笔之间的异同.指出对公共性话题的关注、对当下现实的审度与评点是20世纪90年代随笔的新质,而文体泛化、史料叠加、篇幅冗长等,则已成为当代随笔的流弊.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带来了城市情感贫乏,为摆脱传统城市文化的简单重复、丧失个性、边缘弱化,试图从现代城市文化的传承发展并重、层次品位提升的角度,深入探讨全球化时代"经典文化名城"建设的理论基础,为"经典文化名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形成和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文献梳理,以探索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和演变规律.西方人力资本早期的思想渊源主要集中在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和新古典学派的理论和思想中,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体系则以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演讲为形成标志,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发展到了以构建技术内生化增长模型为中心的人力资本理论新阶段,至今仍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一是人力资本理论正处于发展与完善之中;二是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尤其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  相似文献   

19.
徐承 《社会科学论坛》2012,(12):247-249
艺术美学的研究向来在艺术学研究中占据主流,这是因为艺术的现代内涵正是18世纪以来所形成的"审美艺术"观念,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待艺术并予以分析、研究,符合一般人的现代艺术观。当然从纯粹学术的角度看,把各种现代人所谓的"艺术品"还原到历史背景中,考察其文化  相似文献   

20.
李建盛 《人文杂志》2004,(5):144-149
20世纪中国美学基于自身的历史文化情境和理论现代性需要 ,对艺术这一重要对象美学做出了充满悖论又富有启示的理论诠释 ,本文从美学作为人文科学的理论视域 ,以 2 0世纪中国美学中的艺术理论为主题 ,结合 2 0世纪西方美学中的艺术理论 ,论述和评价了四种美学类型及其对艺术问题的理论诠释 ,最后提出美学应该走向开放的人文科学艺术诠释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