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易》与中国法文化有着一定的渊源与联系,讼卦更是研究中国传统讼观念的独特视角。通过讼卦研究讼的产生,讼的影响以及应对讼的方法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讼文化的理解。导致诉讼的原因既有客观上的经济因素,也有主观上的心理影响;讼卦认为讼行为总体上是"终凶"的,"不亲"的;具体而言,讼是无德的表现,讼能够引发社会的纷争,以下犯上之讼是非常严重的错误,但另一方面及时终止诉讼也可能带来吉祥,而讼卦中还体现了非常明显的清官情结。应对讼时,一方面要怀着警惕,谨慎的态度,另一方面则强调君子要积极进行准备以讼对讼的发生。总之,对讼卦的研究可以较为全面地审视我国传统法文化中的讼观念。  相似文献   

2.
无讼法律思想及其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传统最根本的诉讼观念,无讼思想支配了中国传统的诉讼历史并影响了中国整个传统法制的走向.无讼观念的内涵是解决社会纠纷时尽量避免诉讼.但社会生活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古代社会通过道德教化、乡里调解、官方息讼等手段来解决纠纷.无讼法律思想虽然具有许多消极因素,但在现代法治建设的今天,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来为现代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无讼边境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具体实践,是整合了村民自治组织、基层法院、基层行政单位、乡贤力量的乡村法治模式。借鉴该模式的治理经验,处理好判决与调解的关系、增加司法确认以保证调解协议的执行力、建立纠纷逐级处理机制等,有利于健全我国乡村法治。  相似文献   

4.
法治中国的建设在如火如荼进行之时,思考法治化的价值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从民事诉讼的角度出发,以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出台为背景,通过论述接近正义和法治中国的关系,提出"诉权保障"是民事诉讼制度的逻辑起点,接近正义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普遍理想,而实现此普遍理想的最佳路径则是法治中国的建设,从而最终减少法治化进程中的"无用功",尽量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5.
"无讼"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观念,在古代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职能,对后世国人法律观的树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从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传统思维模式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无讼观念形成、发展的原因,并对当前建构和谐社会的法治观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南都学坛》2019,(4):13-23
"诣阙讼冤"源远流长。原始时代,有"明台""衢室""欲谏之鼓""诽谤之木"等讼冤方式,周朝有路鼓、肺石制度,用于贫苦而告状无门之人讼冤于周王,春秋战国时期,有"啧室之议""下令求谏""不毁乡校"等形式表达冤情、申诉冤案。演变到汉代,"诣阙讼冤"成为汉代冤情、冤案表达及平反的一种机制。"诣阙讼冤",即讼冤人奔赴君王所在的宫阙,直接将冤情讼之于最高统治者。由于汉代法律制度、专制制度的问题和政治上的黑暗,导致大量冤情、冤案在地方上无法处理,"诣阙讼冤"者络绎不绝,受冤者本人、亲属、朋友、学生、治民甚至是与受冤人毫无关联之人,皆可"诣阙讼冤"。"诣阙讼冤"的对象为最高统治者,包括皇帝及称制之太后。"诣阙讼冤"的处理机构是公车司马和尚书台,处理方式有"覆""录囚""省章或面见"。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社会稳定,最高统治者对于少部分冤情、冤案会平反,对于少数造成冤情、冤案的百官吏民会加以处置。但"诣阙讼冤"有其局限性:一是"诣阙讼冤"的高额费用让贫苦百姓望而却步;二是官吏的推诿、腐败、敷衍,使得"诣阙讼冤"效果很差;三是"诣阙讼冤"多见属吏、学生讼师长之冤,很少有百姓讼冤,这是由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当前学界对于司法确认性质的探讨和争论主要围绕着是诉讼程序还是非讼程序展开,而依据基本都是"二元分离适用论"下的"实质界限说"为判断标准。但实际上,对于诉讼与非讼的界分,理论界早已用"交错适用论"代替了"二元分离适用论"。因此,以"交错适用论"为基础来判断,司法确认由于具有非讼争性、解决纠纷的目的性以及程序保障的适中性,应该属于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交错适用的民事案件,将其纳入到诉讼程序或非讼程序均可,关键看立法政策如何取舍。而从制度设计的本意考量,将司法确认程序纳入到非讼程序应该说更为适宜,因为非讼程序相比于诉讼程序所具有的快捷、迅速、经济及弹性的特点,与司法确认程序所要实现的制度目标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8.
程序法治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志。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实现程序法治的根本途径。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是实现司法公正的程序保障。实行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必须重新构建侦、诉、审三者关系,重点是侦、诉关系和诉、审关系。只有再次启动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正,并以审判为中心进行全面设计,才能实现这部法律的科学化、现代化,为达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弘扬"法治精神"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弘扬"法治精神"离不开"媒体法治精神"的实现。媒体法治精神通过发挥自身环境监视、社会协调、遗产传承等功能,通过从业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来实现。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媒体管理模式以促进媒体从业者法制思维的培养及崇尚法制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从邓小平首提"法治"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的背景下,社会对法治的表层认同和深层怀疑心理并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信仰法律文化传统的缺乏导致法律观念淡薄、法律运行中宪法缺乏应有的稳定性、司法审判受各方面干扰严重以及公众"忽视"自身的权利。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追求社会对法治的心理认同;制定"良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从而构建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以确保司法公正独立;推进法治宣传与法治教育,最终形成积极良好的社会法治心理。  相似文献   

11.
以一种多元的视角审视本土历史与现实境遇,在深入发掘法治"孝公难题"的现代解答吁求、法治建设内卷化祛离及化约公民"伪违法"悖论的多重背景下,交叠证成了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代转型的急迫性,清理了法治建设的思路障碍,以期为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转型提供坚固的正当性前设。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探讨<论语>中"仁"的涵义出发,高度概括和评价了作为孔子伦理体系核心思想的仁爱精神.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对"仁礼关系"、"道礼关系"以及"礼"的起源、特征等方面的分析,从宏观方面对孔子伦理法思想及其实现方式作了阐述,并且以仁学精神为指引,对本书中提到的有关"刑"、"讼"的章句作了解释和分析,从而较为完整地揭示了孔子法思想的大观与微观.  相似文献   

13.
法治政治是观察法与政治之间关系的新视角,是认识社会政治现象的"广义政治"的思维方式。根据法治政治的观念,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现象,政治是通过法律规则谋求社会公共秩序、分配社会利益的活动;崇尚法治政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并因此而区别于东方权力政治的文化传统;法治政治本源于自然或人的规则理性;法治政治是以规则为本位的政治治理方式;法治政治的最高实现形式必然是宪法政治。  相似文献   

14.
法治精神、人文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法律评价的三种精神。法治精神是法律评价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精神之魂,人文精神是法律评价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精神基石,时代精神是法律评价实现反思超越的精神自觉。在司法实践中,法律评价既通过摒弃人治精神,体现良法善治的法治价值,从而回归到法治精神中建设法治国家;又通过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民众的现实权益,从而回归到人文精神中建设和谐社会;还通过不断推进司法改革,实现中国的法治梦,最终回归到时代精神中实现反思超越。  相似文献   

15.
循吏是指“奉法循理”之吏,在国家治理中扮演“亦官亦师”的角色,承担着“养民”“教化”和“理讼”三重使命。司法是循吏在国家治理中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一任务广泛体现在“养民”“教化”和“理讼”三项活动之中。循吏司法不仅是理讼的过程,也是教化甚至养民的过程。汉代是中华法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代循吏的司法实践以“无讼”为价值追求,在理讼过程中多以“教化”为具体手段,注重把“国法”和“人情”结合起来,体现出“奉法循理”的风格,以此达到政平讼理的效果,实现以德化民的目的。汉代循吏司法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法律传统,推动了中国古代法律与道德的共同治理,是“德法共治”的国家治理体系建构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为当代国家治理提供了有益的传统借鉴。  相似文献   

16.
何能无讼?     
杜丹 《今日南国》2007,(4):25-25
古人云:‘‘争罪日狱,争财日讼。”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无讼”,“无讼”的前提是“无争”。然而,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有争财之事,都会有纠纷与诉讼。为了达到“无讼”的理想境地,古人采用的是一种泛道德化的方式。以期通过教化而去“私”,强调义务,压制权利,从而使民无争。  相似文献   

17.
在民事诉讼法的修订过程中,通常程序、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一如既往地受到重视,非通常程序、制度的建构和完善则相对缺乏更深入的研究。我国对非讼程序不重视的态度导致现行民事诉讼法中非讼程序存在诸多缺陷,在适用范围上,模糊了非讼事件与诉讼事件及行政事件的界限,在救济方式上不具有可操作性,现行有关救济方式的规定形同虚设。本文重点论述了现行民事诉讼法中存在的缺陷,进而从几个方面阐述对现行非讼程序的完善,以期能为民事诉讼法的修订提供一个基本方向,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两个责任"预防腐败功能的实现与法治密不可分,其具有政党内部自律性与外部权威性;适用类似法律责任的"过错推定""牵连责任"追责原则;以"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为主要追责方式。"两个责任"要实现预防腐败功能不仅需要职权规范化、程序正当化、权责一致化等法治思维与法治逻辑指引,也需要具体制度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法家学说是一种古典形态的政治思想体系,法治思想是其政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与法治分属不同场域,并非以任何一端覆盖另外一端的关系。法治不及以及法治脆弱之处,便是政治活跃的地方;法治主常,政治主变。法家学说明确区分了以"君"的"术""势"为核心的政治与以"法"为核心的法治,两者是并行不悖的关系。法家并不寻求以法治完全约束君权,但始终强调君权不得干预法治之公正落实。政治之隐蔽与诡诈,同时伴随着法治之公正与光明,构成人类政治的黑白两面,缺一不可。这不是某种伦理立场或道德倾向所能改变的,这是人类政治的宿命。法家企图通过新君主来缔造法治理想国的理论设想,无法实现。他们的悲剧命运带有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为维护公益,有必要纳入公益诉讼。可从现有规则规则出发,通过扩大解释"法律上利害关系"以容纳公益诉论讼,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其事实上受到实际影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由人民法院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从而最终构建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