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篇目制定是编修志书的基础,是搜集资料的向导、整理资料的提纲、分工编写的依据、总纂合成的纲领。因此,志书编修者必须重视篇目设计。制定的篇目要符合志书的要求、充分体现志书的地方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2.
地方艺文志主要著录本地区之著作,对研究地方历史文化和查考地方文献,对于全面查清全国古代文献资源,意义和作用极大。本文便是在编写《江苏艺文志·扬州卷》基础上撰写而成。文章主要介绍了清代扬州经学家朱泽}云、王懋竑、汪中、王念孙、王引之、任大椿、焦循、阮元、刘宝楠、刘恭冕、刘文淇、成孺(蓉镜)、刘师培等,及他们对经书、经学史研究的著述。文章所列众多的著述篇目,显示了清代扬州经学家的学术成就和在清代学术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生活活动中,为了相互交往,上传下达,记录事务,机关工作人员总要制订和使用许多文件。由于工作的持续进行和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自然要把日后可查考的文件,有意识地留存下来,这就形成了档案。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象、声音及其它各种方式和载体的文件。因此,档案是我们机关工作的查考凭据。档案作为历史的真凭实证,其凭证作用是它不同于和优于其它各种资料的作用最基本的特点。档案对当前各项活动、各项工作所起的独特作用是其它东西代替不了的。历史的和现实…  相似文献   

4.
论文的英文篇目是学报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从《保山学院学报》论文篇目英文译校存在的瑕疵出发,提出对译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建设一支英语专业的译校队伍和实施英文译校三审制度等策略。  相似文献   

5.
纪传体成为《史记》求真的重要途径。从篇目的设置、篇目的内部组织以至篇目之间的编次,都能发现司马迁求真的思想。他清楚事实之真和观念之真的区别,并主张二者相符。道德对于人生、历史的作用,是司马迁求真的重要内容。从《史记》纪传体来看,他既强调失德对命运的危害,又否定道德能为人生带来正面的回报。他认为,上古至三代的政权转移取决于帝王的道德臧否,而春秋战国时期道德对政权转移不起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太平广记》五百卷,分九十二个大类,近七千个篇目.各种不同版本的《广记》,其篇目的多寡、篇目在各卷的分布时有出入.同一版本的不同印本,其篇目的多寡也有可能不同.同卷题名相同的篇目,其文字也时有不同.总而言之,篇目的情况很复杂,离开《广记》的具体版本,篇目的情况便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书院建筑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查考大量相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古代书院类型、功能、组成要素、建筑布 局和环境特色作出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浅议工具书的特点工具书是指将若干个具有完整独立概念的信息按特定的符号系统或知识体系编排,专供查阅的二次或三次文献。工具书具有五大特点,即查考性、易检性、概括性、权威性和稳定性。(一)查考性查考性是说工具书是专为读者解疑释难、查检咨询而编撰的,这也是工...  相似文献   

9.
曾几何时,诗被我们遗弃在荒漠里,无人问津。教材中选录的诗歌很少,据统计,原教材一二年级共选阅读篇目110余篇,而儿童诗仅占阅读总篇目的15%;教师对诗歌教学更是敬畏有加,“诗难教啊!”一度成为老师们的共识,更不敢涉足诗歌写作教学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最早的留日学生刊物《开智录》流传极少,以至中外各大图书馆藏报目录均无收录。近年来出版的《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搜罗己相当完备,但《开智录》亦无一期著录。因此,学者在介绍《开智录》时,只能根据收录在《清议报全编》中的《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等两篇文章,加以论列。两文观点确是与众不同,可惜作者及发表日期均无从查考。最近,我们在国内看到了六期《开智录》,从现有资料看,应是它的大部分了。沉睡了八十多年的刊物,终于让学术工作者窥见了它的状貌!  相似文献   

11.
查考唐代职官的工具书,有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劳格等《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赵钺等《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这些书为查考唐代中央机关的官员和各地节度使提供了不少方便。但一直缺乏一部查考任职情况更为复杂、任职人数更为众多的州郡地方行政长官——刺史的工具书。而刺史的任职情况正是广大唐代文史研  相似文献   

12.
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教学档案是一个学校各类档案的中心,它是在教学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和利用价值,是经过收集,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包括多种载体形式)。对教学档案进行合理收集,整理和利用,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教学档案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聊斋志异》全书,连附录计算在内,一共有496篇。对这496篇故事,我们以卷为单位,以人物形象的性别为依据,进行了分类统计。统计结果显示,以男性形象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的篇目有284篇,占到了总数的59%;以女性形象为主要描写对象的篇目则只有44篇,占总篇数的9%;男性女性同样作为主人公描写的篇目有155篇,占32%。基于这样的统计数据,基于女性学视角的介入,我们对小说中男性形象篇目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使人们对生存在男权文化重压下女性的生活生存境况也有了更深的感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欲济沧海有云帆──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简评郑军健中国通俗小说虽滥觞于宋元,但长期以来被视为“俗学小道”,不登大雅之堂,尽管明清盛行,蔚为大观,然正史艺文、经籍志对其出版流传情况均未加以著录,使后世查考研究通俗小说甚为困难。清末民国初,小说在社会...  相似文献   

15.
关于独孤及的生平研究已经相对完整,而独孤及在“安史之乱”中的出行研究阙如,通过对《全唐诗·补编》和《昆陵集》诸篇目中的分析考证,独孤及“安史之乱”中入蜀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16.
春秋纬的篇目以《后汉书.樊英传》中李贤注列举的13篇和有宋均注的《春秋命历序》、《春秋内事》共十五篇为基本篇目。后世在对春秋纬辑佚时由于学术观点以及所见佚文的不同导致春秋纬篇目逐渐增多,今天能见到佚文的春秋纬大致有24篇。在对春秋纬进行研究时,我们应当以前15篇春秋纬的佚文为主要的资料来源,其余作为春秋杂纬以备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行哲学教科书中,说不可知论宣传世界无法认识是荒谬的。笔者查考原著认为:休谟提出,一般人顺从自然本能误认为自己对某物的感觉即是某物,实际上感知本身并非某物;康德"自在之物"不可知是说离开认识主体,客体不可知。认识主体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是近代哲学不可知论首先发现研究的。它与可知论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8.
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赋二十五篇",但未列出具体篇名。由于年代久远、文献记载有限,而且屈原作品在流传过程中有着极为复杂的情况,所以二十五篇之篇目迄今尚未论定。有几个争议较多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篇目的确定:《九歌》的篇数问题;《远游》的作者问题;《大招》和《招魂》的作者问题。在综合文献考证和前辈学者论述的基础上,本文对"屈原赋二十五篇"篇目做了初步考订。  相似文献   

19.
廉颇负荆请罪时年龄初考谢庚生,蔡良俊我们在看戏剧《将相和》和某些书籍插图时,常有这样的感觉:负荆请罪时的廉颇是员白发老将。实际上,当时的廉颇离老还很远,可以说才步入盛年。因古籍记载简略,我们无从查考他那时的准确年龄,但如细心研究他的一生行事,再联系有...  相似文献   

20.
对高校教学档案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教学档案是一个学校各类档案的中心,它是在教学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和利用价值,是经过收集、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包括多种载体形式)。对教学档案要进行合理收集、整理和利用,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教学档案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