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东固会师的原因主要是为安置伤兵计,为我有党有群众的休息地计,为救援井冈山计,东固的地理条件和毛泽东对东固山早有所闻,也是重要原因。东固会师的意义在于直接促进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使东固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奠基石;为毛泽东提出建立全国苏维埃政权奠定了思想基础;促进了全国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权——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在吉安成立;促进了红六军、红二十军的诞生,东固成为红六军、红二十军的发祥地;使东固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是红军战略战术原则形成的基地;促进了我军的经济文化建设,成就辉煌;使东固革命根据地成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接力站;使东固经验影响到湘赣等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2.
东固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以及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中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长期以来,关于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终止时限问题,关于东固革命根据地发展过程的阶段划分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观点的争鸣和探讨。应在梳理不同学术观点及其立论依据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史料佐证和学界研究成果,对东固革命根据地的起止时限和阶段划分问题作出分析和研讨。  相似文献   

3.
东固革命根据地几乎是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时建立的我党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但由于诸多原因对东固革命根据地了解的人并不多。东固革命根据地党组织的建立、发展与演变的诸多事情更是鲜为人知。本文在搜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对东固革命根据地党组织的建立、发展与演变做了详细的梳理,以期为世人所了解。  相似文献   

4.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在土地革命时期创建的全国三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监利县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周老嘴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首府。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时候,回顾这段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历程,激励革命老区人民,发扬长征精神,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从剅口暴动到洪湖游击队的组建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著名的“八七”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首先在革命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举行秋收暴动。会后,湖北省委根据中央制…  相似文献   

5.
1927年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次会议,对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去向作出了原则性的决策。土地革命前期,毛泽东在从事中国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将八七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进行了具体化: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土地改革政策;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党的思想路线;规定了红军的建军思想和作战原则;阐明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毛泽东提出的这些主张,解决了八七会议所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对八七会议做出了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与八七会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社会各阶级尤其是农民问题的深入调查和研究,以及对武装斗争等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初步思考,为八七会议确定正确的总方针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发言积极,见解独到,对会议总方针的确定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会后,毛泽东坚定、灵活和创造性地贯彻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开辟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7.
试论两河口会议与红军北上战略方针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中国革命形势依然存在,并有迅速发展的良好前景。中共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正确分析形势和制定统一红军发展的战略方针。两河口会议否定了张国焘的南下主张,确定两军共同北上,在川陕甘创建根据地,为中央确定的北上方针的实施乃至后来与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长征途中会理会议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中央在会理会议上排除了怀疑中央正确领导、反对机动作战的错误思想的干扰,坚持了遵义会议精神,确定了红军北上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巩固了遵义会议之后确立的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会理会议也给张闻天和彭德怀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在会理会议上排除了怀疑中央正确领导、反对机动作战的错误思想的干扰,坚持了遵义会议精神,确定了红军北上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巩固了遵义会议之后确立的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会理会议也给张闻天和彭德怀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八七会议是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她坚决地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撤销了陈独秀在党中央的领导职务 ,总结了经验教训 ,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会议决定在广大区域内发动和组织农民实行秋收暴动 ,把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直接联系起来的各项方针政策是非常及时 ,非常正确的 ,她给党和人民指明了正确的革命斗争前进的方向 ,她重新鼓舞继续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相似文献   

11.
有关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研究成果和论著非常之多,并且肯定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但是,就完成和实现这一转折的扎西会议重要作用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本文通过历史事实的考察和毛泽东本人有关文字的分析,认为扎西会议的历史地位,应当得到更加充分的肯定和足够的凸现。  相似文献   

12.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反个人崇拜引起毛泽东的警觉,反冒进事件进一步加深了毛泽东对于反个人崇拜的担心和反感。1958年初,毛泽东公开提倡所谓"正确的个人崇拜",党内高层开始合力为个人崇拜造势。但彭德怀在个人崇拜问题上坚持不跟风。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将批评的矛头直指毛泽东本人,给个人崇拜泼了冷水。毛彭冲突由此引发。庐山会议对彭德怀的批判,直接导致个人崇拜进一步升温,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3.
1959年的庐山会议,从7月2日至8月16日,历时45天。会议的前半段气氛比较轻松,可后来却突然来了一个大转弯,从前期的纠“左”变成后期的反右,发生了完全转向,最终造成了一场政治悲剧,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反倾向问题上的一次重大曲折。这次转向,是由对历史纷扰的不同认识等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给中国共产党的事业造成了很大影响,也给今后党的建设工作带来了一些深刻教训和启发。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党史学界对于东固革命根据地历史地位的评价存在着见仁见智的争鸣和探讨。通过对不同学术观点及其立论依据的汇集、梳理,从东固革命根据地及其斗争经验对赣西南革命斗争的影响、对毛泽东思想升华的启迪、对中央苏区形成发展的贡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等多维视角,对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问题进行论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实行“党内合作”是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惟一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和党的力量的壮大,为中国民主革命打下了基础。实行“党内合作”形式不是造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和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古田会议精神的核心是思想建党,围绕这个核心,必须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抓住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党内的本质矛盾,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针,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并使思想建设制度化。这些经验对于当前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意义、作用的认识,对于探索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方式方法都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中国黎明的前夜,面对取得革命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深刻阐述了怎样执政、为谁执政的问题。“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能不能长久执政、能不能为人民执好政”的历史性课题作出的科学回答。历史实践证明,坚持“两个务必”是我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思想保证,是我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是我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盐铁会议不是一次关于政策的论争,汉武帝时期的政策不存在一个前后的分期问题。盐铁会议从本质上讲,是专权的霍光通过开会的形式利用儒生对桑弘羊施以打击的政治运动。之后,霍党势力就取代功勋赫赫声名极高的桑弘羊控制了西汉帝国的财政大权。在这次政治运动中,儒生积极地参与了对桑弘羊的打击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