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云亮,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却在父亲身患绝症,面临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毅然献出自己60%的肝脏,使父亲重新获得了第二次生命……56岁的赵贵金被确诊为肝癌,医生悄悄的向赵云亮透露了其父的病情。大夫的话犹如晴天霹雳一般,但他仍在父亲  相似文献   

2.
夸口父亲     
父亲干了大半辈子长途汽车司机,自认为行万里路,见多识广,逢人便侃侃而谈,口若悬河。好像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老家的乡亲们都很崇拜他,有事纷纷来找他,他总是一拍胸脯夸下海口:这事好办,我想办法。一次,从乡下老家来了一对年轻人,说要到县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可来县城的途中,发现在村里开好的介绍信忘在了家中,返回去又太远,于是就找父亲帮忙。父亲二话没说,一拍胸脯:这事好办!母亲白了父亲一眼,知道他又在说大话。可不一会儿工夫,父亲不仅帮他们办妥了结婚登记手续,还免  相似文献   

3.
经不住我的苦苦劝说,父亲终于答应从乡下老家搬来和我们同住了。我和妻子都有一份收入不高但相对稳定的工作,因此不需要父亲操心。父亲老了,难免有些自卑,生怕年轻人会嫌弃他。为了避免父亲产生这样的想法,我和妻子对父亲悉心照料,从不让他做半点事。  相似文献   

4.
《新天地》2012,(10):23
当下,很多年轻人喜欢在网上晒自己父亲的老照片或创作漫画和段子,分享和父亲间的趣事,各尽其能地表达着对父亲的敬意。从1岁的"小米豆",到30岁的"大萌子",北京女孩赵萌萌的身边,总有父亲的陪伴,她的母亲则用相机记录了父女俩的30年  相似文献   

5.
邓全生 《老友》2013,(11):44-44
称呼父亲为“果树迷”,是因为父亲对果树特别着迷,栽种的果树品种多、果实个头大、果实味道甜。我偶尔回家乡,村子里的同辈们见到我就会说:“还是你父亲有本事,凡是赶集就有水果卖。”长辈们更是夸我父亲比年轻人还能干,笑说我父母都不用我们兄妹赡养了。  相似文献   

6.
白岩松 《社区》2014,(35):23-23
有很多年轻人会问我,说现在社会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回礼,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吗?  相似文献   

7.
朱国勇 《可乐》2010,(10):13-13
1862年的一天,在伦敦市郊,一个叫威廉的年轻人沮丧地走在一条小路上。他的目的地是肯特郡当村。他的父亲——大名鼎鼎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就住在那里。他是达尔文的长子。在最无助的时候,他想听听父亲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进入职场后,我们都忙于做“加法”:加官进爵、增加收入、提高影响力……可进入“后职业时代”后,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做“减法”了。一位美国30多岁的年轻人,父亲是一位珠宝商人,去世前留下10多亿美元的珠宝,父亲临终时告诉他:珠宝生意利润非常高,希望儿子继续经营下去。儿子遵照父亲的意见努力经营,十年过去了,他成了40多岁的商人,然而父亲留下的资产却只剩下1亿多美元。  相似文献   

9.
“秦苏梅是一个好女儿”,长治公路分局的老干部都这样称赞她。苏梅70余岁的父亲童少年时代就加入儿童团、农会,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兵打仗,南征北战,多次立功受奖,是党的老干部。苏梅从小生长在革命家庭,受父亲革命思想的熏陶,深知中国革命来之不易,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年轻人必须尊重关心老干部,自己或要加倍孝敬老父亲。  相似文献   

10.
那年春节     
18岁那年,因为没考上大学,我只好进了父亲所在单位的知青社,成了一名待业青年。那里全是与我同龄的年轻人。大家虽然都名落孙山,但,青春作伴,每个人都很乐观,都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我们的工作是为厂里提供电视  相似文献   

11.
《新天地》2015,(1):30-31
近日,一条父母写给女儿的“请假条”在年轻人的朋友圈里转发,数千网友边读边笑,但“笑着笑着眼眶就湿了”,要么潸然泪下,要么掩卷而泣,这是一个怎样的“请假条”呢——微博节选父亲对女儿的诉说“真不该怪你不给家里来电话”女儿,我们要告诉你一个重大决定,今年过年,我们要请假——我和你妈不跟你过年了!以前是你跟我们请假不回家,这一次,我们老两口也来造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父亲张敏,于2000年1月10日不幸病逝,永远离开了我们。然而,无论岁月多么久远,无论世间多么沧桑,父亲的音容笑貌在我的眼中永远清晰明亮,父亲的谆谆教诲永远沁我心田,父亲留下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我们儿孙立业做人的宝贵遗产。父亲的眼泪从我记事起,我只知父亲流过两次眼泪,一次是在悼念毛主席的追悼大会上。还有一次是父亲去部队看我,回来后掉了眼泪。那时候,我所在的部队施工烧窑背砖坯,我拼命干活锻炼自己,生了病也不去看,饿得吃9个窝头都不知道饱,从驻地走到砖场2公里路竟将军服湿透。父亲来看我时,指导员田财英同志把我从砖窑里叫出来…  相似文献   

13.
老歌 《老友》2008,(10):39-41
2007年5月的一天,浙江省金华市中院庄严的刑事审判大厅里,一名因犯抢劫罪的年轻人低头听到审判长对他宣判12年有期徒刑后,他把目光扫向来自大别山革命老区安徽金寨县贫瘠农村、正在旁听席上掩面哭泣的父母。他看到老泪纵横的父亲正向他  相似文献   

14.
我是2004年接触到的《山西老年》,原因就是父亲偶然的一次得病,再加上父亲的年纪已越来越大,从日常生活和诸多事情上都需要我的照顾,父亲便和我住到了一起。我的父亲是1945年参加工作的离休干部,现年83岁。他离休后《山西老年》给了他又一次青春活力,成了他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5.
永远的父亲     
艾晓明 《社区》2005,(24):54-54
离家的时间定在4点,两点却来了朋友,待把朋友送走,已经到了出发时间。惊觉还没有和父亲道别,回到家里提行李,父亲却先下了楼。于是我和儿子拿起背包行囊便走。小阿姨说,爷爷两点钟就起来了,一直坐在那里。15年了,父亲就这样一次次送走我们。父亲身边已经没有了和他牵手的母亲,父亲已经步履不稳、白天也合眼睡眠;醒来时上个厕所,又蜷缩不动了。我好怕父亲想到我心里想到的,而我心里想到的父亲一定想得到。我们离家越来越远,我从未流泪离家,但是这次……父亲曾经是教师、身体很强健。20多年前,我从农村回城上大学,父亲送我到长途汽车站。父亲…  相似文献   

16.
九月 《北京纪事》2011,(10):13-16
在北京西城区一所普通的民居里,任弼时的长女、80岁老人任远志过着宁静的生活。2011年8月22日,她回忆起与父亲生活的时光,几次眼眶湿热。从15岁那年第一次见到父亲,任远志仅仅在父亲身边生活了4年零3个月!而那段珍贵的记忆,成为她广生中永久的财富。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在澡堂洗澡时看到一对父子,父亲很年轻,儿子也只有三四岁的样子。为了给儿子洗澡,父亲把儿子摁在澡盆里一阵手忙脚乱,天真活泼的儿子还时不时朝父亲身上泼着水。  相似文献   

18.
一次,葛优与冯小刚导演一同外出办事,路遇一个年轻人围着他俩走了好几圈,弄得冯小刚都有些不耐烦了。后来这个年轻人面向葛优试探性地问:“葛优?”葛优客气地点点头。这时,年轻人慌忙摸遍所有口袋,终于找出一张折叠过的白纸:“不好意思,只有这张纸。”葛优却笑呵呵地开玩笑:“没事,不是欠条就行。”年轻人如愿离开了。  相似文献   

19.
国人自古就有严父慈母之说,而父亲更是笃信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印象中,自小到大,感觉世间没有比之更严厉的父亲了。记得儿时有一次,我犯错被父亲追了足有一  相似文献   

20.
扫地歌     
我说的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位老和尚的,他早已离开尘世,然而在他生活过的那座小城里,人们至今还经常谈论着他的故事。 他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扫地,一天到晚扫地,扫地,再扫地。 天蒙蒙亮的时候,他就开始在那里扫地了。从寺内扫到寺外,扫到大街上,扫出城门,一直扫出离城十几里,也许几十里以外。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小城的年轻人,从小就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年轻人的父亲从小也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那些做了爷爷的,从小也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