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代性的哲学观念是指在近现代哲学中形成的成为整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现代性的思想基础的哲学精神和哲学意识。现代性最根本的哲学精神是理性意识 ,理性意识的目标和根本功能是达到合理性。近现代哲学在理性意识的指引下形成了三大现代性的哲学观念 :主体性观念、主体间性观念和历史性观念。在三者中 ,主体中心理性和主体间理性只有在历史理性的参与下才能达到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论现代人本主义主体性思潮兴起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思潮在我国出现,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思想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西方主体性思潮的的影响使主体性的实现程度空前提高,使人们的主体意识不断加强。这对于我们更新观念和思想,重新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将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应该说开始于一场真理标准的讨论,也就是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首先以哲学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这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因为哲学是一种时代精神,而且,每种哲学又是属于各个不同民族的,因而哲学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时代精神,再进一步说,每一个民族就是各个不同文化与历史及其现实环境的主体,因而哲学代表着一个民族文化的时代精神。同时,哲学又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在自己的历史时代和文化的现实世界里所觉悟的根本的生活观念。所以,每一种哲学观念的变革实质上都根源于人们所觉悟的生活观念,也…  相似文献   

4.
人的本质、人的世界与哲学的力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劳动以对象意识和主体意识的诞生为前提,以内在的精神活动即思想为前提,劳动是外在化和客观化了的思想。思想本身就是劳动,是决定其他劳动的劳动,人是一种思想着的动物。哲学是思想的最高的、最彻底的和最纯粹的形态,思想规定了人的特殊存在方式,而哲学则规定了思想的存在方式。哲学活动的目标是要超越一切确定性、有限性而走向终极,追溯终极原因和认定终极意义,这决定了劳动的范围和劳动的目的。哲学还要反思自身和自我批判,其所具有的内在否定性,人因而能够突破种种限制而超越既定世界,不断创造出崭新的未来和理想天地。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最高"解释",这种解释塑造了改造世界的主体——人,奠定了人的内在世界,人内在的观念内涵决定了人外在地对世界的改造。文化世界是根据观念建立起来的,因观念的变化而提升和变化,哲学便是改变观念的活动,是改变个体心灵的活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哲学的力量是本源性的力量,人的日常行为和日常所思由其所派生。人的力量和意志来自于内在的思想,来自于内在的哲学认识和哲学信仰。  相似文献   

5.
在后工业化时代,尤其是网络盛行的时代,人们的主体意识空前增强。追求独立的人格已经成为人们的主流意识。这种从传统精英型社会向平民化社会的转变现象,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哲学观念的转变。可以这样讲,传统的精英哲学造就了以精英为主导的社会分工模式,平民化哲学造就了现代民本社会。这一切的转变都是每一个社会个体自我人格的强调,这些独立的个体最终汇聚成一个平民化的社会意识,这便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意识的哲学解析。  相似文献   

6.
中性思维、和谐社会与哲学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呼唤哲学的创新,这恐怕也是我国新时期以哲学创新话题一再被重新提及的根本原因。而哲学创新首先是哲学观念的创新,哲学理论的突出特点,就是要以自身理论和观念的不断变革,去反映社会历史和时代的变化,并推动社会历史和时代的进步。回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哲学,我们看到哲学观念的创新引领着哲学思考的深化,它使哲学研究一改过去远离人的生活实践的僵化思维定式,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与进展。今天,在21世纪的开端,中国又面临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党中央提出了建构和谐社会的发展决策,强调这种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是社…  相似文献   

7.
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异同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主体意识已是哲学研究的热点。但是,不少论者都用自我意识的概念来界说主体意识,把主体意识简单等同于自我意识。我认为,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不能直接划等号。认识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区别和联系,这对于科学地界定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各自的含义以及将主体意识的研究引向深入都是很有意义的。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在产生的时间上有先后之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我的反省意识,是人对自身的属性、个性、状态,活动以及自身与外界关系的意识,即以自身为对象的意识。主体意识则是人自立为主体并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观念表现。从时间的序列看,自我意识先予主体意、识而产生,主体意识则是后起的,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升华而成的。简言之,主体意识并不是任何现实的人(包括那些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有的。个体意识和人类意识的发展史都充分佐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意识主体是近代哲学的基本范式。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活动逐渐从这一范式中突围出来 ,使得对近代意识主体原则的批判成了现代西方哲学的主题。而马克思则是对近代意识哲学范式进行思想突围的先驱。可以说 ,正是马克思把意识主体归结为由劳动的异化决定的意识的异化 ,通过揭示意识的感性本质和社会本质消解了近代的纯粹意识和自我意识 ,实现了哲学范式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9.
1949年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科学理性向历史理性的转化。这一转化经过了三个逻辑环节:第一个逻辑环节是学术结构的变化。在这个环节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根据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建构了一个融认识功能、价值功能和社会功能于一体的学术结构,从而创造了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哲学理念;第二个逻辑环节是解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在这个环节上,通过对认识的主体性、价值哲学、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理论框架,通过对理论与实践、哲学与现实关系的批判性反思,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破除了单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式的研究体系,创造了开放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格局;第三个逻辑环节是历史理性的建构。在这个环节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现代性批判,建构了以当代文化为内核的历史理性,从而表明,中国的理性已经超越了那种以物质技术为基础的狭隘的、单向度的科学主义的近代哲学观念,形成了以现代文化发展为基础的开放的、多元化的文化哲学的现代哲学观念。这种开放的、多元化的文化哲学的现代哲学观念,就是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10.
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是一个牵涉到对这一哲学之基本性质及当代意义有以理解的重要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对这一问题的解说在很大程度上被局限于近代形而上学的框架之内。论文力图表明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关于主体性问题之论域的开展,不仅以对黑格尔观念论的“翻转”为前提,而且以瓦解近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为前提;这一基本建制的核心是“意识的内在性”,在此内在性中意识的存在特性通过主体性被规定。马克思哲学唯经由“对象性的活动”以洞穿意识的内在性,方始开启出主体性问题的全新境域———在这一境域中,才有可能来谈论“不是主体”的“主体性”,亦即完全不从属于意识之内在性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苏格拉底哲学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古希腊民族精神的转变相应,促进了古希腊文化与哲学的变革。在礼俗上,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城邦伦理转变为个人道德;在宗教上,主体意识使神谕转变为理性神;在哲学上,苏格拉底哲学主体意识是对希腊自然哲学和智者哲学主体意识的扬弃。苏格拉底理性主体意识处于希腊精神哲学的上升时期,是柏拉图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理论准备。苏格拉底哲学主体意识直接开启了希腊哲学的繁荣时代,其哲学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希腊的文化和哲学都达到了繁荣。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主体性哲学的兴起,有其历史和现实的根源.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我国主体性哲学长期缺失;二是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主体性哲学的兴起.主体性哲学的研究有四个方面,这也是主体性哲学的四个发展趋向:一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等在主体性问题上观点的研究;二是对西方哲学中主体性观点的研究;三是对中国哲学中主体性观点的研究;四是对主体自身的研究.这四个发展趋势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从哲学角度探讨张爱玲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文字世界,其生命意识中的时间观念、虚无观念及自主的选择意识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所在,对这三重因素内在关系的揭示将有助于深化对张爱玲的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论毛泽东哲学研究的主题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一种哲学研究的发展阶段是以其研究主题的变换为依据的,毛泽东哲学的研究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也正面临着一个新的主题的到来。本文首先评述了毛泽东逝世以来毛泽东哲学研究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指出其贯串的主题即是:在恢复和重新确立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哲学。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入,毛泽东哲学的研究显示出另一个主题,即毛泽东哲学研究正不断地从中国走向世界.本文较为深人地分析了毛泽东哲学研究这一主题变换的根据和意义,最后详尽地阐述了毛泽东哲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起点的原则;并提出走中西哲学比较、融合之路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是至为密切地与批判“主体哲学”的进程联系在一起的。所谓主体哲学,意指以“我思”或“自我意识”为基本建制的全部哲学,亦即现代形而上学。对主体哲学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批判始于马克思,这一批判洞穿了作为现代形而上学之基本建制的意识的内在性,从而在瓦解这一“主体性立足点”的同时使现代形而上学本身趋于终结。而马克思在主体哲学批判中获得表述的语言概念,不仅有力地揭示了始终被“我思”这样一种主体性遮蔽起来的意识的存在特性,而且积极地开启了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存在秩序和存在领域。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主体哲学批判切近地预示了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相似文献   

16.
休谟是一位有着现代哲学意味的传统哲学家。本文系统而概括地论证了休谟的经验心理学,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研究了经验心理学的历史演化,从观念联想、信念和习惯这三条基本原则出发侧重分析了休谟哲学的核心概念,还从强化经验、抑制理性、拒斥实体和依附主体这四个方面具体探讨了休谟哲学对传统哲学的全面超越和对现代哲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许多变化,也使当代青年在甘思想 行为等方面的时代特征表露得更鲜明、更突出。他们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浓厚的主体意识;具有务实 求实的精神和广泛的社会需求。他们总是观念变异最快的群体。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论观念与大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观念转变和观念更新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纪念恩格斯诞辰 180周年之际 ,有必要结合当今经济和科学发展的前沿 ,重新学习和阐发观念的哲学渊源和科学的物质基础———大脑的作用和脑科学的发展 ,以此应对各种唯心主义、非科学和伪科学的挑战。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必须树立唯物主义的哲学意识和崇尚科学的科技意识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了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观念的显著变化,人们的心态由封闭、保守、依赖型逐步向开放、进取、自主型转变,与市场观念相关联的竞争意识、时间观念、效益观念逐步增加,个体意识觉醒,自主观念增强。随着自我意识的强化,群体观念、集体主义相对弱化,社会主义社会倡导的主体价值观受到了市场经济运行中广泛发生影响的对人们行为起驱动作用的利益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如何使我们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既能适应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他领导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首先是建立在他对人的问题的深切关注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的。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现实命运,呼唤人的主体意识和现代观念,坚持人民本位论,注重人民素质的提高,构成了邓小平人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认清这一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邓小平理论的实质和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