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另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歌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他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开元、天宝的四十多年,即所谓盛唐时期。这是唐帝国空前繁荣强盛却又潜伏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时代。这一时代特点结合他的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使他的诗篇表现出了与杜甫诗歌中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迥然不同的浪漫主义风格,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2.
诗歌一词在贾希利叶时期的阿拉伯语中有知道的意思,诗人指的是熟悉跟他们生活有关的事物,如宗教的系谱,各部落的光荣与耻辱的历史的人。诗歌和诗人在当时的阿拉伯社会近乎于现代意义的纪录和记录者(书记官)。所以说贾希利叶诗歌是对当时社会生活面貌的凝炼,分析这些诗作可以了解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人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3.
约翰?济慈是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灿烂的星》是他为爱人范妮?布劳恩写的一首表达爱意的十四行诗。本文以文体学理论为基础,对济慈的《灿烂的星》这首诗从音韵、修辞和意象方面进行分析,加深读者对作者和作品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欣赏济慈带给我们的诗歌盛宴。  相似文献   

4.
被称为钢琴诗人的肖邦,其创作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他将自己的民族的情感贯穿于创作生活,使波兰民族的高昂激情和热烈情怀强烈地流淌出来.尤其是在祖国沦陷的时刻用音乐呐喊用音乐抗争,波兰民族不屈不挠的性格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威斯敏斯特桥》以都市景象为题材的一个作品,华兹华斯却能从中领略到其中无与伦比的美,这与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分不开的,华兹华斯认为所有诗歌佳作应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产生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赵大陆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他笔下的人物、景色无不体现出对生活的熟悉与热爱。  相似文献   

7.
郑珍是清代末年的生活在贵州的一位诗人,他的九百余首诗歌已被很多学者锁所研究,认为其诗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这是与郑珍不流于时弊的创作主张所分不开的。他的诗论主要强调诗歌创作不能模拟抄袭,要不断加强自我心性和道德修养的锤炼,在此基础上再抒写自己真性情,率性作诗,这样创作出来的诗歌才是具有“清净”境界的诗歌。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诗人李白登上黄鹤楼,看到楼壁上崔颢的许《黄鹤楼》时,据说李白很是欣赏,或许是他同诗人崔颢达到高度共鸣的缘故,高傲的李白认为有了这样完美的诗句,自己再写也是多余,也就放弃了写诗的念头。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李白在诗歌方面造诣较深,不愿再浪费过多的笔墨,更不愿去生产文化“垃圾”,李白的这种精神真是可嘉,我每每想起这个典故时,从心里更加钦佩李白伟大的人格风范。 如果一个不精于诗歌研究的人,一个诗歌的门外人士,他大概会在崔颢的诗旁,题上自己撰写的诗歌。这主要的原因是他对于诗歌的“无知”,写完诗后他或…  相似文献   

9.
许多著名音乐家创作的作品都与当时所处的社会时期有着必然的联系,巴赫所处时期的德国是巴洛克风格占主导统治的时期,因此他的音乐创作具有典型的巴洛克特点。巴赫以在音乐的异化—宗教音乐中遵循着他的生活,开创了独特的风格,创作了世人无以伦比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杰出的作家,以短篇小说见长,他被称为“俄国散文界中的普希金”和“黄昏歌手”。其作品短小精悍意义深远,其文章充满人道主义色彩,作家反对道德说教,以客观性为原则冷静地表达和叙述所处时代发生的一切。《套中人》《醋栗》《论爱情》是契诃夫后期创作的作品,被称为小三部曲。其中《醋栗》这篇文章展现了契诃夫的微观创作技巧,深刻地剖析当时时代的弊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是当时社会环境下的缩影。  相似文献   

11.
苏轼因诗构陷被贬黄州,但他并不因此而放弃诗的创作,这与他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的信念、伟大独立人格分不开,更是因为,他已将诗歌的创作视为生命的一部分。黄州时期,苏轼诗大致可分为咏物诗、反映其穷窘生活诗作、戏作诗歌、佛禅诗等几类,而这些诗歌对有宋一代的诗歌有着深远影响。其在黄时期的处世方式和态度,更是对现今人们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变异是人们认识语言和运用语言的一种创造性的突破。语言的变异是英语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段,它赋予诗歌一种不平常的气氛,增强了诗歌的独特魅力。本文结合英语诗歌实例,从词汇、拼写、语法等方面对语言变异在英语诗歌中的表现及其表达效果进行了探讨,从语言变异的角度欣赏英语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南宋初期的诗坛上,江西诗派影响了大批非江西诗派的诗人。张孝祥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江西诗派“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和“活法”等诗法理论的影响,其诗歌中常常借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或沿用前人诗意,并将其充分融合在自己的诗作中。这些诗法理论运用到他的诗歌创作之后,达到了推陈出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乡愁诗是我国千年以来就流传的文学创作形式,近现代台湾诗人将这种创作形式发扬光大,寄托对祖国大陆无限的思念和爱恋。余光中是台湾最著名的乡愁诗人之一,本文通过对余光中本人成长经历、诗歌意象运用、诗歌内容的时空跨度、诗歌所表达的对祖国山川地理、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热爱进行了简要分析,试析余光中乡愁诗中血浓于水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5.
大师的评语     
路要靠自己走,即便是“大师”的建议和提醒,也不要盲从。法国伟大的音乐家柏辽兹,早年生活贫困。他的音乐当时不被人们接受和理解。直到《幻想交响曲》被李斯特等音乐大家认定是藏在浪漫主义标题后面的古典杰作之后,他的音乐才被完全认可。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诗坛上,舒婷被视为朦胧派的代表诗人,她的诗歌以其女性独特的情绪体验感受外部世界,在自我内心的深入关照中,将其独特的感受、真挚的情感化为充满诗意的句子,在平凡的事物中赋予独特的诗意,使其诗歌在单纯的形式中有丰富的情感,在简捷的表述中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形成其诗歌典丽柔美的风格。其代表作《致橡树》就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美国现代诗人卡明斯的一首短诗中的语言变异和标点符号来分析肯明斯在诗歌中所运用的语言技巧,讨论了诗人采用这些手法的用意和效果,并且强调文体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语言、意境和象征意义几个方面简单分析了一下华兹华斯的《黄水仙》。主要是表述了自然和这首诗的关系。自然在华兹华斯的诗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提炼诗歌思想内容,方法多多。现在比较流行的是记住古代诗歌所体现的思想内容的分类,再根据自己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去揣摩它属于哪一类,进而展开叙述。很多教科书都是这样阐述的。在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是很奏效的,但它先入为主的弊端也容易使自己的提炼“走眼”,出现偏差,以至于答题时“一棋不慎,满盘皆输”。其实每一首诗,不管如何晦涩难懂,诗人总会在诗中有所暗示。巧妙抓住这些暗示,或许是你开启诗歌思想内容破解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20.
"语言游戏"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核心和基础,"生活形式"其落脚点和归宿,它们有着深厚的后现代意味,对于当代社会哲学更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其对社会均衡、社会演进以及对整个社会哲学的视角的意义来阐释其对社会哲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