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刘海霞 《社科纵横》2007,22(8):22-23
裕固族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裕固族民歌作为本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民间音乐形式,应有效地加以传承和保护。本文从客观角度上分析了裕固族民歌的发展现状及传承。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识,并表现在他们的语言、风俗习惯、音乐、绘画、民间传说及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中。每一种独特的民俗现象,便是这个民族的一面镜子,我们从中可以窥见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鲜明特色。裕固族特有的几种仪礼及其赞辞,就是这个民族特有的民俗现象之一。裕固族有许多喜庆的仪式,在这些仪式上有一个内容,就是由来客或能说会道的民间歌手根据仪式内容即席诵说祝福语,可将其称为赞辞。赞辞主要分为人生仪礼赞辞、生活仪式赞辞和其他一些仪式上的赞辞几种。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世界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时代,民族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基本构成已经成为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的意义。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该地区的民族文化,不断探索和创新和该地区民族特点的多元文化民族教育模式,使民族教育和现代教育相结合,推动西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民族教育之"根"须植于民族文化之"土壤"中,要充分包容各民族文化优秀部分和文化特性,塑造具有多元品格和充分包容品格的文化精神。为此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在课程构建中秉承多元文化、本土化等多重理念,多元文化课程应具有多源于整合互补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4.
裕固族伦理道德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裕固族是生活居住在我国甘肃祁连山和河西走廊中西部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伦理道德传统。(一)婚姻家庭伦理观念。建立在婚姻关系基础上的个体家庭是组成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细胞。婚姻关系的稳定,家庭成员的和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裕固族实...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 ,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进入新世纪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国民素质教育以及国情教育等途径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段珂 《社科纵横》2014,(6):176-178
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是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知识建构的奠基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民族文化教育必须将民族与本土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方向性、学校教育的高效性、幼儿自我教育的可能性构成了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宋丽 《社科纵横》2006,21(12):134-134
京剧作为我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也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审美情趣的精髓,京剧丰富的内容和精美的艺术形式,使其具有教育人、陶冶人和愉悦人的作用。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是对广大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对青年民族文化艺术的教育和熏陶,对于传承中国京剧艺术,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作为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他们对于京剧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京剧的将来,影响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光大,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学记》中教育思想的现代转换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宇 《学术交流》2005,(11):184-187
《学记》记载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制度,是我国古代教育经典文献。《学记》高度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强调教育事业的发展事关国家社稷的兴衰存亡,其所阐述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对当代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其中,关于尊师重教的阐释,凸显了民族文化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以时代的眼光审视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0.
祁恒珺 《社科纵横》2005,20(1):108-109
经济振兴 ,关键在于教育 ,在21世纪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裕固族地区发挥自然优势,大力发展教育,提供合格人才,以教育发展带动经济发展 ,从而攀升经济发展的高峰。  相似文献   

11.
所谓民族教育,就是指民族的教育事业,按照国家指定的相关教育政策,依照民族的需要对本民族进行教育的活动,是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民族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高中藏语文教学在发展民族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文化教育发达基础上的,但单纯的文化教育,是难以支撑政治文明大厦的,从目前我们看到的教育理论和政策对策来看,实际上在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教育的理论框架和政策安排中,把农牧民教育等同于文化知识教育,对现代政治文明视野中的农牧民教育内涵把握不够。从现代政治发展的视角看,农牧民教育要达到的目的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因此,在教育意识上,应该是文化教育、政策教育、技术教育、法制教育四位一体。改进教育手段,提高教育水平,促进西北民族地区的文化转型、政治参与和依法治理。  相似文献   

13.
裕固族的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状况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如何有效保护民俗文化的角度出发,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查阅各种相关文献资料,深入分析探寻裕固族民俗文化特色及其形成历史条件和地域特点,针对裕固族民俗文化的特色及其面临的各种不利因素,阐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裕固族民俗文化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4.
《论语》和《萨迦格言》是汉藏两个民族各自经典的教育著作,通过研究这两部著作教育思想中之间存在的一些异同可以了解到我国文化宝库的丰富性和民族文化间长期的磨合和交流,逐渐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特点。从而也可见证两个民族间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5.
白津生 《社科纵横》2011,26(2):97-100
民族自治地方教育的发展是各民族发展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族平等的重要内容。中国经过多年探究已建立起体现着文化多样和共同繁荣精神的民族区域教育自治制度。然而,随着法治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教育自治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调研成果出发,揭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自治中存在的教育公平等问题,运用法哲学、法社会学、法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法学分析,借鉴其他多民族国家处理相关问题的模式,提出解决问题的立法及政策建议,以实现教育公平、国家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调发展、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6.
论全球文化与民族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必定推动文化全球化的到来。全球文化是在全球范围内流传广泛和深远的、先进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观念。全球文化不是同质和一元文化 ,而是由各民族的先进文化所组成的多元的和异质文化。文化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的文化扩张 ,从而 ,全球文化和民族文化会发生冲突。要建立全球文化新秩序 ,西方发达国家必须以平等的方式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 ,同时 ,发展中国家必须不断创新本民族文化 ,把本民族文化融入全球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7.
试论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院校的成立,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是党和国家开辟的从根本上解决 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 技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建国50年来,各民族学院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 和经济建设人才,为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 了突出贡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对民族院校带来了发展 机遇与严峻挑战。因此,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8.
1.边际人的跨文化经验所谓边际人(marginal man),是指生活在两种民族文化边缘的、因此也称文化边际人。他们往往是一种民族文化中受了教育,内化或社会化了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等,随后又来到了另一种民族文化中,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又接受了后一种文化的某些价值、规范和生活方式等。他们一身具有了两种(或多种)文化经验美国芝加哥学派的著名社会学家帕克(R.Park)在对美国移民的研究中总结了边际人这样一种文化现  相似文献   

19.
藏族是中华民族中一个重要的民族构成,藏族的语言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标志。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从小抓起,所以加强小学藏语文教育是责无旁贷的事情。本文将就小学藏语文教育实践中得出的感悟,即小学藏语文教育实践中的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的地方进行讨论和陈述,并就小学藏语文教育提出个人建议,希望有助于小学藏语文教育的发展,从而有助于藏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学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面临以下挑战:大学生民族意识增强、影响因素更加复杂、信息渠道更加多样和通畅、大学生的分析判断独立性增强、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教育、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民族观教育、宗教观教育、日常性的民族团结教育。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策略:以爱国主义、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和三个离不开为指导思想;健全和完善民族团结教育机构和工作机制;强化两课教学在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评估考核机制;宣传和落实民族政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