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保险利益是保险法立法和保险理论的核心问题,不仅涉及到保险金额,还决定或影响保险合同的效力、履行、解除、终止及保险人补偿义务的履行。我国《保险法》第十一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  相似文献   

2.
刘群彦 《决策探索》2008,(14):62-62
保险利益是保险法立法和保险理论的核心问题,不仅涉及到保险金额,还决定或影响保险合同的效力、履行、解除、终止及保险人补偿义务的履行.我国《保险法》第十一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保险法〉第13条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成立.保险合同的成立仅表明缔约过程的结果,此时合同务款对当事人并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而依法成立的保险合同,即保险合同有效,才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约束力.  相似文献   

4.
和英 《决策与信息》2009,(6):185-186
本文从保险受益人在人身保险制度中的定位入手,分析了人生保险制度中保险合同涉及的不同主体--投保人、保险人、被保险人及保险受益人的主要利益之所在及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从利益衡平的视角分析了保险受益人资格确认的内在价值根据.最后论述了确定保险受益人资格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逆向选择严重影响着保险市场的交易效率,至今没有得到圆满彻底的解决.在旧车市场上试用期对旧车质量具有甄别功能的提示下,分别就投保人为两种和两种以上风险类型加以讨论,建立了相应的带低赔期的保险契约模型.首次提出可以用低赔期来甄别投保人的风险类型.带低赔期的保险合同是指投保人在签约初的一定时长内,如果投保人发生风险,则保险公司予以较低赔偿;如果顺利渡过该时长,则一直到保险期末,保险公司通过给付事后补偿金的方式提供一个较高效用的完全保险合同.在低赔期一样条件下,由于高风险的投保人接受该保险合同时获得较低赔偿的概率较大,顺利渡过低赔期从而获得一个较高效用的完全保险合同的概率较小,失去了效仿低风险类型投保人的积极性,最终退出这类交易合同.以一个算例说明确实存在带低赔期的保险合同是传统部分保险合同帕累托改进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如实告知是投保人应尽的重要义务,一旦违反,投保人将承担不利后果。如实告知,是保险业诚信原则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指投保人在订立合同前应当将有关保险标的重要事项对保险人进行真实的告知。笔者通过案例,解析投保人告知的五种特殊情形。投保人是否需要主动回答保险人未询问的事项?案例一:2001年3月李某(53岁,个体餐饮老板)向某寿险公司提出购买30万元的长寿保险,保险公司经体检发现,李某患有高血压、左心室肥大疾病,于是  相似文献   

7.
预约保险合同在大宗散货进口运输中运用得非常普遍,但我国现行的法律对预约保险合同制度规定得并不完善,仅有《海商法》对预约保险合同作了粗略的规定。《海商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被保险人在一定期间分批装运或者接受货物的,可以与保险人订立预约保险合同。预约保险合同应当由保险人签发预约保险单证加以确认"。由于我国《海商法》未就适保标的、保险险别、适用保险条款、投保手续、保险费和赔款的支付方法等给出一个明确的规定,因此在预约保险合同的双方就合同理解产生争议的时候就缺乏法律解决的依据。本文浅析了几种较为突出的歧义性问题,并以业务实际操作的角度,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保险代理公司是专门从事保险产品销售的中介机构,是联系投保人和保险人的桥梁和纽带,是成熟、完善的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保险市场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三个主体共同发展的保险中介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9.
保险代理公司是专门从事保险产品销售的中介机构,是联系投保人和保险人的桥梁和纽带,是成熟、完善的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保险市场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三个主体共同发展的保险中介市场格局。其中,保险代理人的快速发展,对完善保险市场机制、提高运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扩大保险业务规模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保险(insurance)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承包商在签订国际工程项目承包合同之前,要认真调查研究,以期达到降低项目成本,促进项目管理,加快项目进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李敏 《经营管理者》2014,(24):187-188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发展十分迅速,是我国财险业务中的第一大险种,与此同时,车险赔付率也处于较高水平,严重影响财险公司的盈利能力。本文将机动车辆保险纳入哈顿矩阵模型,按照车险事故在碰撞前、碰撞时、碰撞后三个阶段对影响机动车辆保险市场效益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从投保人、保险人、保险中介人、交警、汽车制造商、汽车修理商、政府等6个方面提出提高我国车险市场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宁宇 《决策与信息》2009,(4):192-192
保险人说明义务的理论基础并非最大诚信原则的要求。对保险人说明义务的内涵、性质研究可以得知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人说明义务的法理基础;而对保险合同基本特征及合同法一般原则的研究可以得知契约自由原则是保险人说明义务的另一个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邓侃 《决策与信息》2010,(1):189-189
关于人身保险合同生效的认定,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以投保人支付保险费或保险人签发保险单作为合同成立的标准均存在一些缺陷。人身保险合同的生效关系着保险责任的承担,因而对人身保险合同生效的认定显得颇为重要。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免责条款的明确说明义务为保险人的一项法定义务,因保险法未规定保险人明确说明的方式,故实践中保险合同当事人对保险人是否已尽该义务争议较大,本文试图从保险人明确说明的对象即免责条款出发,谈谈保险人如何尽明确说明义务。  相似文献   

15.
程振源 《中国管理科学》2007,15(Z1):305-309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通过保险契约的设计来抑制保险欺诈行为.创新点在于将保险欺诈的范式由极端情形推广至一般情形.研究发现,保险人通过提高索赔调查的完全性和向被保险人提供过度保险等途径可遏制被保险人的保险欺诈活动.因此,一方面保险人应努力提高调查的技术手段与调查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现有保险理论和保险实务有必要放弃保险的补偿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于2009年10月1日实施的新《保险法》中增加了“不可抗辩条款”,这是本次修改的重大成就之一,增强了《保险法》对于投保人、被保险人的保护。新《保险法》适时引入的禁止抗辩制度,完善了《保险法》的法律规则体系,能够督促保险人善意履行合同,并加强管理保险代理人,促进了保险业的规范发展,增强保险公司的信誉,进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不可抗辩条款起源于14世纪海上保险的现代保险业,最初广泛运用于海上保险的法律之一当属"保证制度"。随着保险业的逐步发展,保证制度又从水险扩展到了人寿保险。虽说保证制度确定了保险合同的最大诚信原则,可以帮助保险人识别风险,阻止投保人的弄虚作假行为。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对其概念的准确阐述及其广泛的应用成为必然。本文从不可抗辩条款的起源谈起,对其的概念的把握入手,并探析其在现实应用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保险代理人是保险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然产物。上世纪90年代,友邦保险公司将保险代理制度引入中国内地市场,推动保险代理人队伍迅速发展。根据《保险法》第117条规定,保险代理人是指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佣金,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机构或者个人。本文所称的保险代理人主要是指个人代理人。我国保险代理人管理模式尚不成熟,亟需探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有效的规避影响保险市场交易效率的逆向选择问题,本文分投保人风险类型为两种和多种情形建立了带奖惩金的两期保险契约模型,首次提出可以用奖励金和惩罚金有效甄别投保人的风险类型。该模型根据投保人第一个保险期内的索赔情况在第二个保险期对其进行奖励或惩罚,高风险类型的投保人如果选择为低风险类型投保人设计的保险契约,则其在第二阶段受到惩罚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得到奖励的概率,即风险越高的投保人越害怕惩罚金,因此所建模型满足斯彭斯-莫里斯分离条件。带奖惩金的两期保险契约模型中保险公司的期望利润仍然为0,并不会给投保人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却能够实现对传统部分保险契约简单重复两次的严格帕累托改进。最后采用一个算例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保险合同的有效订立是保险合同关系产生的前提。本文拟就保险利益原则与保险合同有效成立问题进行解析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