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扁鹊辩     
《扁鹊见蔡桓公》是一篇著名的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喻老》篇,也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教材.然而,关于扁鹊其人,却打了一两千年的笔墨官司,至今聚讼纷纭, 仍未定论.这桩公案的焦点是,扁鹊是战国时人还是春秋时人?目前的《辞源》、《辞海》都认为是战国人.中学语文课本的注解里也采用了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中小学的课本是“公用”的,按当地的法规,课本必须一届一届传承,直到不能用为止。即使某些内容过时了,也只能多几张修订的“活页”,而“活页”也要届届相传。学生放假时,都必须将课本交还学校。教科书不是用过后就消失的东西,只要爱惜,多用两三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备课、教学中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注释,要补充说明字、词的“本义”,概括义,联系句子上下文更好地理解其具体义.如《隆中对》:“躬耕陇亩”的“躬”,课本注为“亲自”,就应说明“躬”的本义是“身体”由此而引申为“自身”、“亲自”.再如陈毅同志《赣南游击词》有一句“贼子引狼输禹鼎”,课本注“禹鼎”为“指代中国”,学生还是无法理解,应该交代语源,说明“禹鼎”为什么能指代中国.这样学生就能知其所以然了.课本注不确、不当之处,要加以纠正、补充、说明.如杨朔《荔枝蜜》:“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来飞去,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沸沸扬扬”,课本注为:“活动纷繁,非  相似文献   

4.
阅读,尤其是文本的阅读,历来被看作是语文教学的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向来被忽略,甚至在不少公开课教学中,有时候根本就没有“组织学生阅读数学课本”这一环节。以至于,早读时间,学生往往捧起的不是数学课本,因为数学课本中可读的文字确实有限。  相似文献   

5.
现行全日制初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注解已作了不少改进,对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导和帮助是很大的.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现就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谈点看法,作为今后编写工作的参考.在第五册课本里《捕蛇者说》中有这么一句话:“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后一个分句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差异较大,恰恰书上没有注解,学生就不容易理解,更不容易翻译通顺.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翻译到这个样子:“我这差役的不幸,不如恢复我的赋税的不幸的严重啊.”问题出现后我才告诉学生应该根据古今汉语的不同表达习惯调整语序,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采用高尔基《海燕之歌》作为教材已经有二十余年了,关于这首诗的教学指导读物也汗牛充栋,早为中学语文教师所熟悉。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一些问题,如课本译文、教授内容、教学方法等等还有在一些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本文准备就课本译文的改进,作品的介绍,课文分析的范围,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授课中应注意的地方等问题,谈谈个人看法。希望展开讨论,以利于改进这一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浸润书香     
那是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面对刚发下来的崭新的《语文》和《算术》课本,我爱不释手。一页一页地揭开来翻阅,忽觉有一种香气溢进了鼻孔。我就对同学说:“哎呀,书页有香味呢。”同桌就将鼻孔贴近书页长长地吸着气嗅起来,其他同学也纷纷效仿,尔后是一片感叹声。老师看着大惊小怪的我们,笑着说:“这叫书香。是书的油墨味。”于是“书香”这个字眼从此扎根于我的心底。我把课本用牛皮纸包好,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课本里编进了逻辑知识课文.这对于指导中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逻辑知识,从而在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说话和写作)时严密精确、运用逻辑知识学好其他各门科学,都很有邦助.但在逻辑教材中有些提法在逻辑上不够严密.这里就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三册的四篇逻辑知识课文中几个提法提出商榷意见.1、“对事物的肯定和否定,就是判断.”(第一册117页)  相似文献   

9.
《夜走灵官峡》选自杜鹏程的短篇小说集《光辉的里程》,编入中学语文课本第二册.这篇课文写“我”(材料队长)夜走灵官峡的所见所闻所遇和所感,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高度负责精神和不畏艰险、顽强劳动的高贵品质.文章构思精巧,在艺术上很有特色.一个标题记得《夜走灵官峡》以前曾选入小学五年级课本.那时的标题叫《工地的雪夜》,比较一般化,并且不够贴切.因为文章既不是着重地写工地的“雪夜”,也不是主要地写雪夜的“工地”,“雪夜”、“工地”仅是一个特定的环境.作者在这方面的描写,  相似文献   

10.
修订本高中语文第四册《阎典史传》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大军围城者二十四万,死者六万七千,巷战死又七千,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城中死者无虑五六万。”其中的“无虑”课本注解为:“无须计虑就可知道,即不会少于。”(见课本366页注⑥)显然这是把  相似文献   

11.
东汉末年的五斗米道教主张鲁,以其雄据巴汉近三十年、实行“义舍”等措施而引人注目.二十年前,史学界曾讨论过张鲁政权的性质,多数人断为农民政权,通行的中国古代史课本也采用这一说法;个别人断为封建政权,影响不大.我们认为有再加探索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项链>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短篇小说之精品,也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诸如主题的深刻性,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小说情节的曲折性,悬念设计的巧妙性等等,无论从哪一个方面均大有文章可做.然而这只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师若想在一个课时内四面出击,讲授这诸多的知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然而,这些知识并非是各自孤立的,毫无联系的,假如,我们能够找到知识的联结点,并以此为突破口,在有限的一个课时内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就有可能做到抓一点以提契全文,理一脉而贯通首尾,收到事半功倍之成效.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有的注释欠准确,有的非常用词语当注却未注,这无疑给中学生学习古文和语文教师讲授古文造成不便.现就有些词语进行辨正,以求对教材有所补正,并给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一点备课资料.  相似文献   

14.
峻青的《瑞雪图》是一篇优秀的散文,它开头的七小节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在这七小节中,作者用一支艺术的彩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斑烂,欢腾活跃的“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画图.”这七小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2小节为第一部分.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天气的骤变.十一月十七日气象台发布了强大的冷空气即将南下的消息,第二天下午,从辽远的西北利亚地带袭来的寒流就侵入了胶东半岛.这说明了这次寒流来势之猛、速度之  相似文献   

15.
要想提高初中毕业生的语文水平,必须采取一套针对性很强的教学方法,做到师生密切配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孙子兵法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要在初中最后一年里,让学生学有所得,就必须以初中语文大纲为依据,以课本内容为教材,编写一套切实可行的教案.这套教案,不能依照教学参考书的内容,一成不变地写下去,要有的放矢.“的”在哪里?“的”就是学生的“底”.这是教学的第一步:摸底.有了这个底,心中就有了一本账.根据我25年在农村中  相似文献   

16.
描写汉末一出家庭婚姻悲剧的《孔雀东南飞》,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现又重新选入五年制中学语文课本。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誉为“长诗之圣”,但其中一些词义的诠释,至今尚有争论,对新编五年制中学语文课本(以下简称“课本”)有关此诗的一些注释,笔者也有些不成熟的看法。现择其要者,略陈如下,以就正方家。“时人伤之,为诗云尔。”不少注本把“为诗云尔”解作“句末的语气助词”,课本注释亦如此训。“云尔”,确实可作句末的语气助词。王引之《经传释词》:“云尔、云乎,皆语已词也。”王氏所说的“语已词”,即句末的语气助词。这种用法如《论语·述而》:“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其中的“云尔”可译作“而已”、“罢了”等。  相似文献   

17.
“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这是黑格尔的一句名言。这个命题虽然是为他所宣扬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主张服务的 ,但在强调形象对于美和美感的重要性这一点来说 ,无疑是合理的 ,是正确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过 :“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重要地位。”因为世界是无数矛盾的统一体 ,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 ,而矛盾着的双方 ,无不表现为具体形象。离开了这些具体形象 ,就无所谓美 ,也谈不上什么美感。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美 ,重要的就在于它成功地反映或表现了生活中的具体形象 ,语文课本里的许多文章 ,就描述了不同时代、不同方面的众多的具…  相似文献   

18.
这次从北京到延安,到榆林,一路看到陕北的风光,陕北的地貌,就考虑这么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会在这里诞生马文瑞这样的人物,为什么会出现《群山—马文瑞与西北革命》这样的作品.我以为,这是陕北特定地域文化、革命传统和陕北特有的群众基础所决定的.刘志丹、谢子长、马文瑞等领导的西北革命,大家是都知道的.关于刘志丹的故事,在上小学时的课本里就有,也就知道刘志丹这个人物,到现在,印象还很深.西北老一辈革命的那么一种精神和事迹,反映到文学中来,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你对老一辈革命家的业绩本来就不感兴趣,或者一点感情也没有,抱着这种心理和态度,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作品的.如果你仅仅是对老一辈革命家非常崇敬,但是你没有陕北地域文化的熏陶,对西北人民不了解,不知道这里的风俗习惯,也是写不出来的.再就是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否则,也是写不出来的.培元同志能有这样的作品问世,我以为就是具备了这三个条件.他对马文瑞等老一辈革命家非常崇敬,并有继承他们革命志向的心态;他生长在这块土地上,对地域文化和那段历史非常了解;他有艺术灵感、有艺术细胞.我在《光明日报》时发过他的几篇散文,写的很不错,艺术感觉很好.他本人也比较勤奋,这就创作出了这样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学语文界都在争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根治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病疾。这是令语文界同仁渴求已久的幸事。可是就笔者自力所及,所谈多在教学观念、模式、方法技巧上思考、实践,尽管这些确很有必要,但是我以为均未能触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客观因素——教材这个根本。课本加剧本,剧本是一剧之本,课本则是教、学的根本。任何一位高明的教师总不能脱离手中的课本在课堂上去不着边际的讲课,任何~名聪睿的学生也总要有所依傍才能增益智能。有了文质兼美且又适合高中学生学有所得的文章,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课本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选用了一些文质兼优的浅显文言文,这是使学生了解、学习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目前的语文课本对所选用的古文有些疑难词句、语段注释欠详,或者注释不十分贴切,还有的课文对涉及到的古代典章制度、习俗礼教以及文字通假等今人不易理解或难以把握的地方又避而未注.这样就使得—些初中语文教师在备课时感到有些困难,给刚刚接触文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