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祝恺  张陆 《社会福利》2014,(12):48-49
正对于老年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了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者缺一不可,而在物质生活保障相对到位的情况下,机构老年服务对象的精神慰藉更显重要。传统的精神慰藉方法停留在经验层面,需要智能化的技术与方法加以补充与完善,使之更加科学有效。传统精神慰藉方法及缺陷养老机构传统的精神慰藉方法主要有:积极倡导老年服务对象亲友探望,为子女孙辈等亲属的陪伴与倾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诸多问题,国家通过不断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五保供养制度以及大力发展机构养老和慈善事业等以寻求解决之策。但令人遗憾的是,现有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实践侧重关注的是农村老年人的经济需求,往往忽略了其生活照料、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窘境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结构调整、人口流动性增强以及传统价值观念和代际关系的嬗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老年人处于经济扶持短缺、生活照料匮乏、精神慰藉缺失的窘境。为了应对愈发严重的农村养老问题,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至2010年10月,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已扩大到23%。研究表明,只有帮助老年人增强自我养老能力,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才能保证新的养老机制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也是帮助农村老年人走出生活窘境的现实选择。基于此,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应因地制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土地保障功能焕发新的活力;发展村改社区,以居家为核心,以社区为支撑,创新居家养老模式;依托高职教育,培养生活、心理、保障等不同专业的老年护理工作专门人才,既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又保证农村老年人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4.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特别是为那些孤寡老人、特困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人提供服务。吉安市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62万人,  相似文献   

5.
老年妇女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她们安享晚年的重要因素是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而这些资源需要社会支持系统来提供,社会支持系统的强弱直接影响老年妇女的生存质量。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昆明市10所养老机构和18个社区中的785位老年人进行深度访谈,分析了昆明市老年妇女社会支持系统。研究表明:昆明市老年妇女的社会支持需求广泛、经济供养渠道多样、生活照料功能弱化、精神需求强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老年妇女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她们安享晚年的重要因素是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而这些资源需要社会支持系统来提供,社会支持系统的强弱直接影响老年妇女的生存质量。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昆明市10所养老机构和18个社区中的785位老年人进行深度访谈,分析了昆明市老年妇女社会支持系统。研究表明:昆明市老年妇女的社会支持需求广泛、经济供养渠道多样、生活照料功能弱化、精神需求强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建国 《社会福利》2011,(12):60-60
2011年11月29日,湖北省民政厅在钟祥市召开全省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座谈会。为了探索研究农村养老服务工作,湖北省民政厅决定开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试点。在鄂州、仙桃、潜江、枝江、钟祥5市的25个村先行试点,每个试点村建立1个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成立养老服务互助协会,配置服务设施设备,探索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新模式,着力解决农村老年人日间生活照料、情感交流、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方菲 《社会》2001,(5):31-32
家庭是人们情感的归属和生活的港湾。受传统文化的的影响 ,中国人十分依赖和重视家庭。家庭对于大多数老年人说 ,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场所 ,而且是精神慰藉的主要源泉。在当前社会条件下 ,老年人的需求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供养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老年人所需要的孝顺 ,不仅仅是物质上自觉奉养老人 ,而且也是在精神上能关心和尊重老人。在一定程度上 ,精神慰藉比物质供养更能体现孝的内涵、真谛 ,更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是老年人晚年生活中极其重要的需求。影响家庭养老精神慰藉的因素有许多 ,本文从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狄邦成 《社会福利》2010,(12):62-62
一是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建立城乡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全区各社区均已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启动70岁以上独居困难家庭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从低保户和低保边缘家庭中招聘了247名服务人员,为410名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对代际关系的影响--从老年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勤  吕繁  伍小兰 《浙江学刊》2006,(2):202-208
在艾滋病对家庭影响的研究中,老年人很少受到关注.事实上,成年子女一旦感染了艾滋病,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如经济贫困、健康损害、精神压力、失去晚年保障等.艾滋病使家庭代际支持链断裂,代际支持方向逆转,隔代关系重构.另一方面,老年父母在艾滋病子女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不仅向艾滋病子女提供照料,而且给予精神慰藉,还担负起抚养艾滋病孤儿的责任.然而他们在抗击艾滋病的战役中潜在的作用和贡献尚未得到社会的了解、重视和支持.家庭对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机遇具有决定性意义,加大对老年人家庭的投入,不仅将有利于老年一代,而且也将有利于他们所照料的一代.  相似文献   

11.
人们对实践概念内涵的理解通常是来自传统哲学教科书的定义,哲学史上各派哲学家对实践的解释仅限于道德领域和认识论领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对实践概念的内涵作一全新、整体的理解,把实践概念内涵和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把实践理解为人类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总体性活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枯竭包括物理意义和经济意义两种方式.在判定资源枯竭的类型以后,应在政策上区别对待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资源型城市,着力解决接续产业的选择与发展问题.应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科学地判定并实施不同的转型策略,发展不同的接续产业.  相似文献   

13.
明朝治理边疆思想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凡 《学习与探索》2006,(3):165-168
明朝的治理边疆思想既有对以往封建王朝治边思想的继承,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取代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之后,边疆局势与其他王朝有许多不同之处,治理边疆理念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明朝统治者不仅从“天命论”的角度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而且提出“华夷一家”的理论,这是对元朝“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标志着民族融合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层次,中华整体观念已深入人心,同时也为清朝的治理边疆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居民消费信贷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住房贷款是居民中长期消费性信贷的主要内容.贷款利率水平、通胀率水平、房价水平与中长期居民消费性贷款水平进行的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分析表明:信贷利率是影响消费性信贷的主要因素,而通货膨胀率上升刺激消费信贷的作用仅仅是相对较为明显,房产价格尽管对消费性信贷具有相关性,但是这种影响是微乎其微的;银行贷款利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消费性信贷增长之间的影响存在着较为复杂的互动关系.实施"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合理发展消费信贷;完善住房公积金、建立住宅储蓄银行制度等内容有助于提升宏观信贷调整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的政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土地冲突,一是在城郊和沿海发达地区围绕土地征收而发生的土地冲突,二是一般农业型地区农民为农地权益归属而发生的冲突.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冲突,也服从完全不同的两种土地政治学.而就一般农业型地区农民之间的冲突而言,在取消农业税前后也有很大的差异.只有深入了解农村土地冲突的不同类型及不同时期的划分,了解农民土地权利意识的变迁,才能真正理解围绕农村土地冲突的群体性事件的不同性质.  相似文献   

16.
从应用统计和比较方法的角度来看,明清两代实录对东北历史记载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修纂主体和观察视角的不同,《明实录》和《清实录》对东北历史的记录和反映出现了从远视到近观,从模糊到清晰,从笼统到具体的差异和转换。贯穿起来看,东北历史及其地位在明清两代的《实录》里,呈现出从边缘到中心的演变过程,原先朝贡的边夷成了中原的统治者,本来缺乏记载的明朝边缘转而成为清朝发祥的中心终获大书特书。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政府的管理规则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完善的政府管理规则系统是政府管理自身的基本工具之一.中国政府管理的规则系统包括正式规则系统和非正式规则系统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与政府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党内法规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领导力量,虽然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主要在法律和行政系统规则规定的框架内运行,但中国共产党的规则对政府尤其是政府中的党员领导干部起着约束作用.非正式规则可分为与正式规则相客和与正式规则相悖两种:与正式规则相悖的规则又称"潜规则",它是非正式规则系统中产生负面作用的一方;有些非正式规则也能发挥正面作用,如有时能提高执政效率,弥补正式规则的不足等.当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正式规则应该作为政府管理的主要行为规范,以保证公共行政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但非正式规则也在无形之中发挥着引导和制约的作用.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把那些符合公众利益的有积极作用的非正式规则上升为正式规则,并且限制非正式规则负面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法的本质是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对法的本质的界定,又必须从人性、一般性、渐进性三个方面来进行。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认为,法是阶级意志与国家意志的统一,它体现了法本质中最为核心的内容。然而,意志本身必须受到制约,这包括两个方面:理性是制约法的意志性的内在因素,而物质生活条件则是制约法的意志性的外在因素,由此来保证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组织生活在根本上具有价值性质,对组织生活的管理是一种价值实践过程.价值冲突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它内在于各种价值相互作用的整体运动的过程之中.管理价值冲突的原则是一种正义原则,针对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实质关系.正义地管理组织生活的各种价值冲突,是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所有的价值冲突都存在着对组织整体发展的一般关系,都涉及所有价值主体的共同本质要求,因而存在着管理所有价值冲突的普遍正义原则.价值冲突的性质类型不尽相同,这决定了管理它们的具体正义原则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企业年金热的背后,存在着若干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存在明显的将企业年金简单化、短期化和技术化的误区。国外企业年金发展中值得认真吸取的一个教训是,一些国家明显低估了企业年金计划的复杂性和职工的高度敏感性。即便是在规范的市场环境和习惯于遵循规则与法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