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98学术窗     
《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当代学者研究》余三定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22.5万字。该书前有王富仁教授撰写的长篇序言材于研究者的研究》。全书分为三编:上编“学者研究”,包括一篇综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学术一瞥》)、四篇关于哲学学者研究的论文和六篇关于文学学者研究的论无中编“学者风采撷录”;下编“学术书评”。王富仁“序言”指出,著者“把自己这部著作定名为《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我认为是很好地抓住了中国新时期以来的学术文化发展的特征的”。《阐释修辞论》童山东、吴利权著,首都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2.
如果我们回想一下90年代最初的几年,中国文坛可以说是“新”旗帜林立:新写实、新现实、新乡土、新体验、新市民、新状态……。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把这个时期称为“中国文学的标新年代”。也就在这个标新年代,深圳《特区文学》(1994年第1期)打出了“新都市文学”...  相似文献   

3.
反寓言/新状态:后新时期文学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寓言/新状态:后新时期文学新趋势张颐武一“后新时期”文化近五年的发展已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文化新空间之中。目前的讨论已由对“后新时期”作为一种概括与描述的合理性的争论转向了对“后新时期”本身的内涵与意义的探讨。“后新时期”作为一种文化代码的阐释力量业已...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国内文艺理论和批评界积极关注文坛现实,呈现出活跃之势.在文坛颇具实力和影响的《文艺争鸣》和《钟山》两家刊物,联合推出了“新状态文学”,推动创作,组织研讨,引起了人们的热烈关注.《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文化报》、《文摘报》等十余家报刊对此作了报道.“新状态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其现实的必然性.时值90年代中期,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和深入改革,中国文化的深刻转型已日益显露出不同以往的“新状态”,中国文坛和文学发展在经历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困惑和调整之后,也以一种新的姿态显示着重新获取的信心和活力.一大批长篇新作的问世和规模广泛的新散文创作热潮,表明着文学对90年代新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状态的极大敏感,在创作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出现了不同于80年代文学的一种整体性的新趋势.“新状态文学”即是对时下文坛出现的新创作趋势的一种把握和描述的企图,它旗帜鲜明地宣布了告别80年代文学,倡导文学直面90年代新的生活,鼓励探  相似文献   

5.
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尹鸿一新时期的中国文化是以思想解放运动为标志的。思想上的启蒙主义,美学上的现实主义成为中国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两面文化旗帜。从“伤痕文学”到后来的“寻根文学”,从谢晋的电影《芙蓉镇》到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相似文献   

6.
由著名学者、作家李陀主编的“当代大众文化批评丛书”之一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的《隐形书写—— 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是一本研究我国 90年代文化的最新理论著作。它以宏阔的理论视界,面对 90年代中国社会的巨大转型,针对当代大众文化的现状和未来走向,为我们描述、阐释了全球一体化景观中我国文化发展的地形图。可以说,这本书既是对转型期中国文化现状的全景透视,同时,也为逐渐建立适应现代中国实际的文化理论研究和方法寻找到一条新的路径。 应该说,以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作为文化研究的对象,这本…  相似文献   

7.
方法论更新与当代文学批评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永健 《晋阳学刊》2009,(2):108-112
文学批评环境的恶化以及批评者自身能力的弱化,都使当代文学批评陷入新的一轮危机。所谓的“纯文学”、“文学性”等批评标准,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新生态,不再具有理论说服力和阐释的有效性。一方面,“纯文学”文学作品或文学姿态不再受宠,以“纯文学”、“文学性”批评标准所经典化了的“经典”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解构;另一方面,通俗文学、民间写作、打工文学、80后新性情写作、欲望叙事和身体写作。却有被重新“经典化”的可能。如何有效地阐释当代的文学新现实,强化批评的能力,这成为当代文学批评者和文学理论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当代文学批评,必须更新论述方法,放弃狭隘的“文学性”批评标准。采用“文化人类学”视野、“理解接受”理论、“交流对话”理论、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情本体论”观察视角来对待和阐释当代文学文化新生态。或许能给当代文学批评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中国现代历史时期三大文化派别对中国现代化的探讨集中于现代化的文化取向,解答了文化范式的现代转型问题①,那么,这一历史时期关于“现代化”问题和工业化道路的讨论,则把对中国现代化的探讨从文化取向拓展到经济取向,从而促进了现代化观念的确立和工业化道路的认定。一、“现代化”的讨论:促进了现代化观念的确立在中国,“现代化”一词是在二十年代出现的。柳克述所著《新土耳其)一书就把“现代化”与“西方化”并提,其指义亦较显明。胡适在为1929年(中国基督教年鉴)(英文版)所写(文化的冲突)一文中提出“接受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一个世纪的文学理论叙述和阐释常江虹由黄曼君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出版的《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洋洋洒洒,约百万言,撰述内容从“戊戌维新”(1895)一直到社会主义新时期(1990),打破了通常的近、现、当代的界限,实际上差不多是二十...  相似文献   

10.
成书于1979年的《剑桥中国史》第三册隋唐篇(上)之绪论中,道出唐朝“这个复杂的时期”,对无论中国学者、日本学者、西方学者都自有其吸引力;而尤称重陈寅恪对“解释这时期政治及制度史有重大贡献”。本文遂拟就通过探讨陈氏对唐代兵制之研究,见其研究方法及成就。1937年,陈寅恪发表《府兵制前期史料试释》(此文后收入1946年出版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兵制”章),1957年,陈氏发表《论唐代之蕃将与府兵》,其中论点,颇引起学者不同的讨论:王树椒、杜洽、岑仲勉、谷霁光、贺昌群、章群等诸家均有不同意见。不同意见的讨论,更…  相似文献   

11.
刘小新:90年代至今,你出版了四部学术著作,即《冲突的文学》、《文学的维度》、《隐蔽的成规》、《双重视域》。这些著作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理论联系?每一部著作的思想重点又在哪里?南帆:80年代后期,我开始构思《冲突的文学》──尽管这部著作90年代初期才出版。那个时候,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这些概念已经风行;另一方面,“寻根文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这些命题又明显地喻示了另一种文化意向。这种状况让我察觉到,深刻的文化冲突正在展开。《冲突的文学》选择了20个问题,分别从“生存现实”、“…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化诗学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理论取向:一者以美国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为宗,以求做到“洋为中用”;一者植根于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学理论发展,致力于中西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整合与会通。后者的基本观念包括语言与文化的双向拓展、审美与人文的深层建构、内部与外部的视角贯通、自我与他者的交往对话等。其具体研究包括文学文本研究、文学文化语境研究、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3.
肇始于新中国成立的十七年文学对女性文学研究者来说是一个相对独异的时期,它一方面担负着某种“无性化”的指责,另一方面则以众多的革命女性形象塑造继承了“五四”启蒙主义传统,使一种“新社会意识”真正走向广大农村。基于以上考虑,本文试图在“革命”文化的背景上来考察“五四”启蒙主义与十七年文学中女性启蒙的关系,因为当革命话语抑制了知识分子的启蒙信念时,反而使性别问题更见突出。一女性成为革命作家的叙述中心并不是从十七年文学开始的,它在40年代的战争文学里已经有了明确的表露。钱理群在《“流亡者文学”的心理指归…  相似文献   

14.
从1989年开始,京沪一些中青年评论家就指出,随着文学的历史转变成为不可阻遏的趋势,“前新时期”的神话已经讲完了,“后新时期”的文学阶段已经开始。就作品来比较,这两个阶段的文学发展有着相当明显的区别。从审美品格上看,“前新”文学是一种呐喊、控诉、抗争的文学,形成了创作上的“喷井现象”和接受上的轰动效应。《我应该怎么办》、《乔厂长上任记》、《人啊人》……这类题目,足以使作者和读者一齐兴奋;而“后新”文学则变得冷静、冷峻乃至冷漠起来:《一地鸡毛》的琐碎、烦厌,《懒得离婚》、《不谈爱情》的疲沓、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5.
吴宓(1894-1978),陕西经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和文化名人。在比较文学领域,他被认为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开创者①。他写于1919年的论文(红楼梦)新辩》,“从比较中探讨《红楼梦》的精神与价值,为红学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在吴先生之前,中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曾用西方小说理论和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从事过任何一部作品的评论。”②吴富一生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和沟通中西文明,所以他对文学在其.中的作用,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吴宓论述文学的功用,主要见于《文学与人生没《吴宓诗及其诗话》二书和论文《(红楼梦晰谈》中。笔者据此对吴…  相似文献   

16.
西方文学语言学阐释虽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进入中国,但由于学界长期囿于理论的单一接受阐释,缺乏方法论意义上的吸收转化,因而至今并未见到真正的本土化阐释形态。文章提出以文学语言学阐释的原理形态为出发点,运用华裔学者傅伟勋提出的“创造的诠释学”与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格义”阐释法,通过对中西文学语言学阐释各自所包含的“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必谓”五层次文本意涵进行“共现”“分梳”“比堪”“融通”四步骤的“格义”阐释,由此形成一种“新格义”阐释法。此种阐释法,应该就是西方文学语言学阐释实现本土化阐释的真正方法形态。  相似文献   

17.
《东岳论丛》2016,(12):116-122
《中国新文学大系》作为“整理、保存、评价”五四文学的重要选本,推进了现代乡土小说经典化以及乡土批评与研究。继1920年代周作人、茅盾等引进、界说“地方色”“乡土艺术”等概念后,《大系》最终确立了作为类型研究的“乡土文学”这一理论术语,也呈现出鲁迅与茅盾对此的认识差异。《大系》对乡土小说文本的遴选、《导言》的批评推介以及《史料卷》对乡土小说家的评价,成为以后现代文学史叙事和相关研究的重要依凭。从《大系》可以看出编选者审美观与文学史观的异同,其中某些遮蔽、局限或偏见恰恰体现出“五四”一代在1930年代新的文化权力场中,借助经典遴选对新文学正统地位以及知识分子文化身份的重新确认。  相似文献   

18.
刘中望  钟晴 《云梦学刊》2012,33(5):155-156
近年来,我们在《中国文学研究》、《湖南大学学报》、《求索》等刊物,不断读到罗维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匪类叙事的研究论文。2009年5月,以“百年文学之‘匪’色想象”为题,罗维获湖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2011年3月,以所撰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经过较大修改,她又推出新著《百年文学:匪类叙事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细读该著,我们认为,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选题重要,角度新颖。英国历史学家韦尔斯认为,“大部分中国人的灵魂里,斗争着一个儒家、一个道家、一个土匪”,中国著名学者陈平原强调.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无法绕开“大侠精神”。  相似文献   

19.
“意识流”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坛的译介具有由“新”而“深”的流变倾向.五四时期有意误读的译介倾向在于建构“意识流”的“新”形象,特别是对其哲学与心理学基础的译介呈现出科学主义的表征.进入30年代,“意识流”的译介呈现出误读与理解的双向加深趋势,这既是中国文坛现实主义压制现代主义发展的表现,同时也体现了一批具有世界主义眼光的现代知识分子对异质性文学实验的追求.40年代的“意识流”译介则呈现出向文学自身回归的倾向,其作为一种“异质性现代主义文学先锋”的形象也得以建构.这一先锋形象的建立体现了中国现代学者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文化的深入认识,而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繁荣也与此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0.
超越文化论战——反思90年代文化的新视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越文化论战——反思90年代文化的新视点张颐武一无论人们对90年代以来的文化进程持有何种看法,但在经过了近八年的历程之后,已没有人对90年代与80年代文化的巨大差异持否定的态度。“后新时期”①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学/文化研究的概念,业已在它出现近六年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