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初唐之际,骆宾王扩大歌行题材、完善歌体语言形式、创新歌行结构方式、引入个性化抒情模式,使歌行一体发生质的变化,对歌行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以骆宾王歌行的字法、句式技巧,章法结构安排,抒情个性三方面为切入点,着重解析其长篇代表作《帝京篇》和《畴昔篇》,通过将骆宾王的歌行与卢照邻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七言歌行创作及其抒情艺术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骆宾王能够在虚浮纤弱的初唐文坛有所突破,创作出颇具“骨气”的诗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创作中对《楚辞》的自觉接受。对《楚辞》的接受,不仅增强了骆宾王诗歌的情感力量,也丰富了其诗歌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3.
骆宾王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4月7日至10日在骆宾王家乡浙江省义乌市举行,这次由浙江古代文学学会和义乌市文联共同举办的学术研讨会,收到研究专著2本,论文14篇,从哲学、文艺学、民族学、伦理学、民俗学、中外文化交流等角度,对骆宾王这位被杜甫称为“不废江河万古流”的诗人,进行了深入的探研,提出了许多新颖深刻的见解。这次研讨会是建国以后第一次也是学术水平最高的一次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4.
骆宾王生卒年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宾王,婺州义乌人。他在初唐诗坛上享有盛誉,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合称为初唐四杰。 关于骆宾王的生卒年,《旧唐书》和《新唐书》以及《唐才子传》等书均未记载。现行的说法则以存疑的方式写做:骆宾王,六四○(?)———六八四(?)。这是源于闻一多先生的《唐诗大系》和《四杰》两篇著作。闻一多在《四杰》一文中认为,骆、卢与王、杨之间“有着一  相似文献   

5.
‘四杰’能在创作上有所革新,与他们进 步的文学观的指导是分不开的。但是历来的 “四杰”研究者。更多地注重于他们的创作, 相比之下,对他们的文学理论的探讨,就显 得很不够。在少数谈到‘四杰”文学观的地 方,也往往只提王、杨、卢三人,而忽略骆宾王。如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就是如此。这固然由于骆宾王专论诗文的作品较少,并且多为零星的片言只语,同时也是我们的研究在中小诗人这一领域不够深入的表现。事实上,骆宾王的文学思想是很有时代特色的。  相似文献   

6.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身世经历富有传奇色彩,在武则天当政时曾参加徐敬业扬州起事,兵败后不知所归。其诗文多散失,可供研究的生平资料也甚缺乏,虽经历代学者努力,探踪寻迹,征引钩沉,然见仁见智,很多看法未获一致,即使某些公认的“定论”,也有重新审视的必要。兹就宾王仕履中为研究者普遍认可的两个问题,略陈管见。一、骆宾王未任过东台详正学士首先提出骆宾王曾任东台详正学士之职的是清人陈熙晋。陈在《续补唐书骆侍御传》中直书:“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又在对骆诗《咏怀古意上裴侍郎》及《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的笺…  相似文献   

7.
论骆宾王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骆宾王诗王增斌初唐四杰的排列次序,依照传统习惯,为“王、杨、卢、骆”。但实际上无论年齿,还是诗歌成就,骆宾王都应该居于四杰之首。他的诗歌,举凡抒情言志、叙事写实、边塞征戍、咏物写景、记游览古、叙别述离、赠寄送答等都有所表现。在艺术上也颇有创造性。本...  相似文献   

8.
1981年第2期《人文杂志》发表杨恩成同志的《骆宾王生卒年考辨》一文,很有说服力;但文中讲,“咸亨初,他随薛仁贵从军西域,滞留近三年。咸亨中,又由西域入蜀。”在史实上恐有出入。 《旧唐书》、《新唐书》的薛仁贵传载显庆二年和三年,薛是作为程名振的副手经略辽东,接着又作为铁勒道行军总管郑仁泰的副手“击九姓突厥于天山”。很明显薛就是这时去西域的。因而骆宾王跟薛仁贵从军到西域,极可能是公元659  相似文献   

9.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中一位感情丰富的诗人。保存在《骆临海集》中的优秀诗作,通过精美结构和华丽词采,把诗人跳动的感情脉搏,不同的心灵感应,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他的歌行名作,尤其富于感情色彩。《帝京篇》早在唐代就被推为“绝唱”(《旧唐书·文苑传》)。“借汉家之故事,喻身世于本朝”。基本上是自我“抒情”之作。《畴昔篇》是骆宾王因事系狱,“出狱”后对“生平行迹”(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所作的自我回顾。不只明代高棅、胡应麟有“富丽”“赡”“极”之誉,已故文学史家郑振铎还赞为比《帝京篇》更弘伟,“是这时代中最伟大的一篇巨作”(《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在  相似文献   

10.
王勃与宋之间交游考初唐四杰中的骆宾王、杨炯都曾与宋之间过从,且有诗篇传世。四杰中的王勃亦曾与之间交游,《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一王勃《夏日宴宋宅观画障序》云:"宋五官芝庭袭誉,盛文史于三冬......"文中"宋五官"即来之问,有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等诗为证,陆以《冷庐杂识》云:"俗称人为官,系以姓与行,初唐人文往往有之,如王勃序云:'张二官松驾乘闲,桂筵追赏。'又云:'宋五官芝庭袭誉,盛文史于三冬......'"王勃于何时何地赴宋宅家宴?《旧书》本传云:"久之,补虢州参军。"《新传》亦云:"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